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476篇
  国内免费   790篇
安全科学   382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250篇
综合类   2143篇
基础理论   338篇
污染及防治   202篇
评价与监测   246篇
社会与环境   187篇
灾害及防治   11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2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羰基硫(COS)在土壤中的吸收与转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静态法研究了羰基硫(COS)在草坪土壤中的吸收与转化过程.土壤对COS的吸收速率与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土壤吸收COS的最适宜温度为25℃,含水量为13%.在此条件下,大气COS的估算交换通量为184pmol·g-1(DW)·h-1或598pmol·m-2·s-1.采用GCFID,FPD和IC对土壤吸收COS可能的转化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O2和SO2-4为主要反应产物,其中约50%的COS最终转化为水溶性硫酸盐,约50%的COS可能转化为其它非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可能主要为FeS).  相似文献   
992.
SPE-LC-MS法检测杭州地区饮用水水源及自来水中的双酚A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 质谱法 (SPE LC MS)对杭州钱塘江流域及杭州地区自来水厂水样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 .在 1 0个采样点均检测出双酚A ,浓度范围在 0 33— 2 5 0 9ng·l- 1 .  相似文献   
99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具有较大环境风险的复合性危机事件,评估总结应对疫情的环境应急管理政策实践进展,识别我国在面对重大疫情时环境应急管理存在的短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应急措施的进展分析,总结了重大疫情下环境应急管理的经验与不足,建议要健全针对重大疫情的环境应急响应机制,加强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循环采动过程中煤层不同方向渗透特征的演化规律问题,以平顶山十二矿己15煤层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应力-渗流-解吸煤体变形试验装置,开展了循环围压加载下煤样不同方向渗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轴压、围压和平均孔隙压力下,试样平行层理面方向的渗透率大于垂直层理,平行层理面内的渗透率相差不大。在围压恒定的情况下,通过试样的流量随着渗透压差的增大而增大,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描述;围压增加,导致裂隙闭合,渗透率减小,当循环围压大于煤屈服强度和抗压强度时,裂隙扩展,渗透率增加;循环围压加载可以改变煤样原有不同方向渗透率大小顺序,渗透率与原初始渗透率比值随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5.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文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为研究澴河上游汛期降雨、径流的一致性,基于澴河花园水文站及流域内6个雨量站1963~2013年汛期实测资料,以全汛期、最大1日、3日、7日为时间尺度,首先通过Pettitt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对降雨、径流序列进行趋势与突变检验;其次采用不均匀系数和重心模型对降雨时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基于日流量历时曲线分析不同相对历时流量的变化规律;最后分析降雨径流关系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澴河上游流域汛期降雨存在不显著下降趋势,各历时降雨空间分布未发生显著变化,降雨重心基本分布在广水站和草店站之间。花园站汛期平均流量呈减小趋势,最大1日、3日、7日平均流量显著减小;高流量下降趋势和低流量上升趋势均较明显,高、低流量相对于中流量的离差均为减小趋势。汛期径流系数呈下降趋势,降雨、径流深多年平均下降率分别为11.6、20.8 mm/10 a;径流系数与降雨量呈分段线性关系,约在汛期降雨为565 mm处出现转折。  相似文献   
996.
升金湖湿地时空演变对越冬鹤类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升金湖湿地是我国主要的鹤类越冬栖息地之一。研究升金湖湿地时空变化对越冬鹤类种群动态的影响在湿地生态环境改善、鹤类种群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1986~2015年升金湖湿地白头鹤(Grus monach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灰鹤(Grus grus)及白枕鹤(Grus vipio)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分别进行了曲线拟合;结合升金湖湿地1986~2015年间8期遥感影像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并探讨了湿地时空变化与越冬鹤类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86~2015年间,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草地、水田、滩涂及其他用地的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而林地、旱地、水域及芦苇沼泽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态势;4种鹤类的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曲线拟合中白鹤和白枕鹤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方程拟合度较高;芦苇沼泽地及水域面积变化与越冬鹤类种群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草地、滩涂及水田的面积与鹤类种群数量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其他景观面积变化间接对鹤类种群数量产生影响。 关键词: 时空变化;鹤类;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升金湖  相似文献   
997.
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识和探讨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对于引导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超效率DEA模型、重心模型、泰尔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系统研究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105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化格局、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明显上升态势,其地理重心总体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在空间上,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均出现“中心-外围”空间分异格局;长江经济带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泰尔指数表明地区差异显著,且东、中、西部地区出现“组内趋同而组间趋异”特点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布的决定力最高;不同区域的主导因素存在显著差异,从东部、中部到西部,主导因素呈现出由区域自身条件及内在动力向外部要素转变的特征。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地区差异;形成机理;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998.
为准确预测爆破振动的衰减规律,控制爆破振动的影响,分析了现有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爆破振动预测经验公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岩体累计损伤对爆破振动效应的影响,经过无量纲分析,建立了岩体累计损伤下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多元非线性数学模型;根据实际工程的监测数据,用1stOpt 软件进行了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元非线性回归公式预测精度高于传统的预测公式,能为同类露天爆破工程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study, m-xylene biodegradation was examined in bacteria-water mixed solution and biotrickling filter (BTF) systems amended with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 80. The mixed bacteri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of a coking plant through a multisubstrate acclimatization process.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is revealed that Rhodanobacter sp.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among the mixed bacteria. In the bacteria-water mixed solution, the bacterial dens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ween 80 concentration. Hence, Tween 80 could be utilized as substrate by the mixed bacteria. Tween 80, with concentrations of 50–100 mg L?1, could enhanc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m-xylene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m-xylene. However, further increasing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ween 80 would decrease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m-xylene. At concentrations exceeding 100 mg L?1, Tween 80 was preferentially degraded by the mixed bacteria over m-xylene. In BTF systems, when the m-xylene inlet concentration was 1200 mg m?3 and the empty bed residence time was 20 sec,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nd elimination capacity of BTF1 with Tween 80 addition were at most 20% and 24% higher than those of BTF2 without Tween 80 addition. Overall,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bacteria and surfactant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 highly effective strategy for m-xylene waste gas treatment.

Implications: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ixed bacteria and surfactant was demonstrated to be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the highly efficient removal of m-xylene. Surfactant can activate mixed bacteria to degrade m-xylene by increasing its bioavailability. Besides, surfactant can be utilized as carbon source by the mixed bacteria so that the growth of mixed bacteria can be promoted.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both technologies will become more common in future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中国2015年环境统计重点调查工业企业的逐台工业锅炉数据,分析了中国重点调查工业企业工业锅炉的现状、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及治理水平等。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在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物产生排放量上,燃煤工业锅炉占85%以上;燃煤工业锅炉规模越小,其烟粉尘排放强度越大;超过一半以上工业锅炉烟粉尘直排,烟粉尘去除率虚高;工业锅炉相对集中在东北、华北少数几个大省及热力、化工等少数几个重污染行业。对工业锅炉污染治理提出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