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960篇 |
免费 | 770篇 |
国内免费 | 490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10篇 |
废物处理 | 1571篇 |
环保管理 | 4320篇 |
综合类 | 9859篇 |
基础理论 | 7667篇 |
环境理论 | 18篇 |
污染及防治 | 9786篇 |
评价与监测 | 1749篇 |
社会与环境 | 1430篇 |
灾害及防治 | 7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23篇 |
2022年 | 731篇 |
2021年 | 659篇 |
2020年 | 511篇 |
2019年 | 567篇 |
2018年 | 805篇 |
2017年 | 888篇 |
2016年 | 1152篇 |
2015年 | 1182篇 |
2014年 | 1465篇 |
2013年 | 2891篇 |
2012年 | 1662篇 |
2011年 | 2070篇 |
2010年 | 1559篇 |
2009年 | 1569篇 |
2008年 | 1798篇 |
2007年 | 1607篇 |
2006年 | 1504篇 |
2005年 | 1143篇 |
2004年 | 1089篇 |
2003年 | 1083篇 |
2002年 | 989篇 |
2001年 | 1078篇 |
2000年 | 903篇 |
1999年 | 744篇 |
1998年 | 636篇 |
1997年 | 580篇 |
1996年 | 580篇 |
1995年 | 577篇 |
1994年 | 516篇 |
1993年 | 429篇 |
1992年 | 407篇 |
1991年 | 352篇 |
1990年 | 349篇 |
1989年 | 327篇 |
1988年 | 264篇 |
1987年 | 230篇 |
1986年 | 217篇 |
1985年 | 215篇 |
1984年 | 244篇 |
1983年 | 232篇 |
1982年 | 244篇 |
1981年 | 221篇 |
1980年 | 165篇 |
1979年 | 166篇 |
1978年 | 157篇 |
1977年 | 133篇 |
1975年 | 125篇 |
1974年 | 120篇 |
1972年 | 1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越来越突出,环境管理转型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关注。所谓环境管理转型,是指环境管理思维、策略和方式的转变,是以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综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对于环境管理战略进行的多角度探讨。通过综述发现,国外学者主要注重环境管理理论研究,如环境管理的模型研究和不同环境管理战略的研究,且国外学者在研究不同环境管理战略时,研究对象多为微观层面的企业组织;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从国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管理战略如何完成转型,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是环境管理战略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行的重要基础,在环境管理战略研究领域,本文认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环境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统筹、微观方面的变革,也需要从中观层面来推进,所以中观层面的环境管理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环境管理的转型不仅需要法律手段的支撑、经济手段的配置,也需要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所以关于公民环保意识层面的研究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293.
294.
采用浙江大学空心圆柱扭剪仪对重塑黄土试样进行了3种复杂应力路径下的试验,研究了主应力轴旋转条件下偏应力比η对重塑黄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偏应力比下重塑黄土的强度差异较大,η=0.133时归一化强度最小,而η=0.433时强度最大,偏应力比η从0.133到0.5时归一化强度呈现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规律。主应力轴旋转对重塑黄土的各应变增量均有影响,并且对中间主应变增量的影响最大,其中大主应变和小主应变在ε-q平面内对称开展,且总体表现出Δεz0,Δεθ0的趋势,中间主应变整体呈现Δεr0的发展趋势,当应力主轴旋转目标角度α45°时,中间主应变呈现出不同的开展形式,重塑黄土在应力主轴旋转下向异性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95.
Yanni Ma Jay D. Hmielowski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Nature and Culture》2019,13(1):71-86
Scholars continue to search for solutions to shift climate change skeptics’ views on climate science and policy. However,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ertain audiences are resistant to change regard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To explore this issue further, we examine the presence of reactance among different audiences in response to simple, yet prominently used, climate change messag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emphasizing the scientific consensus of climate change produces reactance, but only among people who question the existence of climate change. Moreover, adding political identification to the model as an additional moderating variable shows the increases in reactance occur among Republicans who question the existence of climate change. Finally, our results show that reactance to climate change messaging may lead to backfiring effects on important outcomes tied to climate change such as risk perceptions, climate change beliefs, and support for mitig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296.
Kaitlin T. Raimi Alexander Maki David Dana Michael P. Vandenbergh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 Journal of Nature and Culture》2019,13(3):300-319
The growing recognition that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lone will be inadequate has led scientists and policymakers to discuss climate geoengineering. An experiment with a US sample found, contrary to previous research, that reading about geoengineering did not reduce conservatives’ skepticism about the existence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Moreover, depending on how it is framed, geoengineering can reduce support for mitigation among both conservatives and non-conservatives. When geoengineering is framed as a major solution, people worry less about climate change, leading to reduced mitigation support. When framed as disastrous, people perceived geoengineering as riskier, also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mitigation support. A more moderate framing of geoengineering as a partial solution is less susceptible to moral hazard effects. Overall, results suggest that geoengineering will not lessen political polarization over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and could undercut support for mitigation efforts. Instead, framing geoengineering as a small piece to solving a big puzzle seems to be the best strategy to weaken this potential moral hazard. 相似文献
297.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 -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Lake Erhai were investigated from May 2010 to April 2011. A total of 124 species belonging to 8 phyla and... 相似文献
298.
分别用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改性膨润土,试验了制备有机膨润土的适宜条件及其对吸附苯酚性能的影响。上述两种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苯酚很快能达到平衡。pH值为3─9时,有机膨润土处理苯酚的效果基本一致;pH>11时,有较高的去除率。CPC-膨润土或CTMAB-膨润土对苯酚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103.5mg/g和75.0mg/g。有机膨润土处理苯酚的效果比原土提高8倍以上。 相似文献
299.
C/N和pH值对高温好氧反硝化菌产N2O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50℃高温、好氧条件下能进行高效好氧反硝化的菌株TAD1为研究对象,在不同C/N和pH值培养条件下,对其24 h的反硝化效率和反硝化过程中N2O的逸出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N和pH值对菌株TAD1的反硝化效率和N2O产生量有明显影响.菌株TAD1最适宜的C/N为9,pH值为7,此时反硝化效率达到99.12%,N2O产生量仅为3.35×10-2 mg/L,N2 O转化率为0.045%,反硝化产物以氮气为主。另外,菌株TAD1不适宜在酸性条件下生长,pH值为6时反硝化效率为83.18%,N2O产生量为13.88×10-2 mg/L,是pH值为7时的4.14倍,是pH值为8时的5.07倍。 相似文献
300.
通过国内外土石坝管涌溃坝模型试验发现,管涌通道断面在溃坝过程中呈现城门洞形,并不断发展扩大直至坝顶发生坍塌。而目前常用的管涌溃坝过程数学模型大多假设管涌通道为圆形或矩形,与实际情况不符。基于土石坝管涌破坏机理,提出一个土石坝管涌溃坝过程数学模型,模型假设初始管涌通道断面为底部正方形顶部半圆形的城门洞形,采用基于水流剪应力的冲蚀公式模拟冲蚀过程管涌通道两侧边向外的发展,采用普罗托季亚科诺夫压力拱理论模拟管涌通道顶拱的发展;通过比较管涌通道上部坝体的重力与管涌通道两侧土体的抗剪强度判断管涌通道的垮塌,分别选择孔流和堰流公式模拟管涌通道坍塌前后的溃口流量;当管涌通道坍塌后,假设坍塌的土体立刻被溃坝水流带走,随后发生漫顶破坏,使用极限平衡法模拟漫顶溃坝过程中的溃口边坡稳定性。模型采用按时间步长迭代的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溃口的水土耦合过程,选择国内外25个具有实测资料的土石坝管涌溃坝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比对峰值流量、溃口最终宽度及溃坝历时等参数发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可满足工程需求,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