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0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1104篇
安全科学   518篇
废物处理   85篇
环保管理   298篇
综合类   2902篇
基础理论   560篇
污染及防治   351篇
评价与监测   207篇
社会与环境   202篇
灾害及防治   17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891.
很多著名高校宿舍楼由于设计较早,消防措施存在缺陷.随着楼内用电器增多,室内装饰材料改变,火灾危险性增加.以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武汉大学樱园宿舍为例,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开发的大涡模拟软件FDS,对高校老宿舍楼火灾危险性进行研究.根据建筑布局,对3个典型火灾场景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发生火灾时的燃烧速度、温度、烟气分布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发生火灾时最高温可达1 000℃以上,威胁到建筑结构稳定性;不同区域发生火灾时烟气扩散途径有较大区别,其中1区、2区发生火灾时楼内人员须立即疏散,3区发生火灾时其他区域人员无需立即疏散.  相似文献   
892.
原油储罐扬沸火灾由池火灾发展而成,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事故.准确预测扬沸事故发生的时间,是扬沸机理研究中的难题之一.现有扬沸时间计算的通用模型由于没有考虑油品的粘性作用,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把扬沸火灾简化为无内热源的非稳态传热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热分析,进而推导出扬沸事故时间计算模型.设定了6组不同尺寸和不同充装水平的原油储罐池火灾,利用推导模型计算出了相应的扬沸事故发生时间.将计算结果与通用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该模型的准确性由于通用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误差较小,较为合理.研究结果对于扬沸火灾事故下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的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3.
为了评估火灾爆炸事故中相邻储罐由于多米诺效应而引发二次事故的风险,提出了基于热辐射、冲击波超压以及碎片冲击等三种物理效应共同作用下的事故多米诺效应耦合分析模型.模型采用概率组合方法计算事故影响区域内目标对象发生二次事故的最可能组合及概率.研究表明,火灾爆炸事故多米诺效应的产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平面布局、防火间距是影响二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计算设施失效概率的过程中,考虑了热辐射、爆炸冲击波以及碎片冲击三种物理效应的耦合作用效果,采用影响系数法对二次事故的可能单元组合加以研究.最后,以一储罐区蒸气云爆炸事故为例对可能发生的二次事故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相邻储罐二次事故的单元组合及概率.  相似文献   
894.
对影响玻璃熔窑SCR烟气脱硝设计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烟气条件(烟气量和NOx初始浓度)、还原剂、催化剂、SCR反应器布置方式及催化剂吹灰方式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指出在对玻璃熔窑进行SCR烟气脱硝设计时应根据燃料情况、烟气条件、生产工艺、环保法规及污染物减排要求等合理进行选择,以确保玻璃熔窑SCR烟气脱硝系统安全运行及工程投资、运行费用的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95.
以重庆市秀山锰矿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对秀山矸石、尾矿、矿区土壤的采样分析,测试了土壤中Mn、Cr、Ni、As共4种重金属的含量,并使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潜在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n污染的程度较严重,且污染区域较多,受到Cr污染的大多为轻污染,有的地方表现为重污染;受到As、Ni污染的一般都是轻污染,也有地方表现为重污染。锰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矸石和锰渣的堆存对秀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解决好矸石堆和锰渣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896.
针对目前许多废钻井液固化剂产品达不到降低污染物浓度的要求,而效果较好的产品价格昂贵,处理成本高,难以推广使用的问题,选取了9种固化剂进行固化实验,通过针入度测定仪、固化效果比对,参考相应市场价格,筛选出经济效益较高的固化剂,为同行业开展固化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97.
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在多工序、多尘源情况下的呼吸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运用Fluent软件对井下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风流分布、粉尘运移、呼吸带高度范围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测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采煤机械设备的影响使得工作面空间体积发生突变,造成采煤机附近局部风速增大,并且在采煤机下风侧附近产生3 m/s的湍流.湍流使得运移到此处的粉尘发生扩散,致使湍流下风侧呼吸带粉尘质量浓度剧烈升高十几倍.根据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采煤机下风侧10~20 m是粉尘防治的重要区域;而在采煤机下风侧30 m以后的范围,巷道中心部位呼吸带高度粉尘受风流影响漂浮在空中而不易沉降,导致粉尘质量浓度居高不下,此范围也是重点防尘区域.  相似文献   
898.
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执行的有效性,改善系统的安全状况,开展基于安全信息的安全执行及其失效机制研究。首先,对安全执行的基础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其定义及一般过程;其次,从安全信息出发,结合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对安全执行机制进行研究;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安全执行失效机制,并构建模型,明确安全执行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安全信息能厘清安全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及重点,对于未来系统中人群的安全执行力的提升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99.
悬浮泥沙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4种分别取自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悬浮泥沙样品对苯酚、邻氯酚和2,4-二氯酚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12 h内可以达到对酚类化合物的吸附平衡,对苯酚的吸附量小,且不同样品间无显著差别,样品对酚类化合物吸附量随着酚类化合物氯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大,与样品粒径分布、比表面积、有机物含量有关.在酚类化合物初始浓度<2.0 mg/L时,样品对酚类化合物的等温吸附可以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来表征,计算得到吸附常数Koc分别为622~1 410、3 287~3 707、6 444~8 787.挥发酚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限定浓度为0.5 mg/L以下,此浓度下水体中悬浮泥沙能够有效吸附挥发酚,但高盐度不利于酚类化合物的吸附.  相似文献   
900.
广州市秋季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与化学形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冯茜丹  党志  黄伟林 《环境科学》2008,29(3):569-575
采用消解法和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广州市秋季PM2.5样品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和化学形态,对广州市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生物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市PM2.5和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其中PM2.5日浓度高达0.083 3~0.190 0 mg·m-3,为1997年美国EPA相应标准的1.3~2.9倍.PM2.5中Cd、Pb、Zn、Cu和Mo的富集因子K>10,是典型的污染元素;而Ni、Mn、Co和Fe的K值为1~10,除部分来自人为活动外,主要还是自然作用来源.化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超过80%的Al和Fe分布在有机质、氧化物与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而大部分Zn、Pb、Cd 和Cu分布在可溶态、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生物有效性系数(K)分析结果说明,PM2.5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相对强弱顺序为:Cd>Zn>Pb>Cu>Mn>Mo>Co>Ni>Fe>Al.其中Cd、Zn和Pb的K>0.8,为生物可利用性元素;Cu、Mn、Mo、Co和Ni的K值在0.5左右,为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Fe和Al的K<0.2,为生物不可利用性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