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9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1354篇
安全科学   697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3307篇
基础理论   539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192篇
社会与环境   267篇
灾害及防治   19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74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81.
为了解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缓解轮纹病菌伤害植物的机理,用0.3 mmol L-1的SA预先处理梨叶片,3 d后接种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接种4 d后开始测定各种指标,随后每隔3 d测定1次,共5次.结果表明,经0.3 mmol L-1 SA处理后,梨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分别比对照组(CK1)提高了30.65%、25.36%、28.55%、21.11%、35.67%和26.45%.电镜观察表明,感染轮纹病菌的梨叶片,Ca2+较多分布在细胞膜内侧、细胞质及一些细胞器(叶绿体)上.经SA处理后感染轮纹病菌的梨病叶,Ca2+较多分布在细胞壁外侧及细胞间隙中,与正常梨叶片Ca2+的分布情况相似.表明较低浓度的SA可缓解轮纹病菌对梨叶片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982.
识别区域氮磷流失综合风险分布状况并对氮磷流失进行综合调控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但传统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氮或磷流失风险的单独评估和调控,以密云水库沿湖集约化农区东庄小流域为例,应用氮指数、磷指数及氮磷综合指数法,对区域氮磷流失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氮、磷流失风险总体上较小,80%以上的区域均处于氮、磷流失的无风险或低风险区,但氮、磷流失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氮流失的高度风险区集中在山地中土壤侵蚀指数较大的果园;而磷流失的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农业用地。氮磷综合风险指数显示,93.1%的区域处于无风险和低风险区,中度以上风险区占总面积的6.9%,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有着较高的肥料施用、地势陡峭且处在河流沿岸的农业用地或山地中。单独考虑氮指数或磷指数都难以反映区域氮磷流失的综合风险状况,容易忽略磷指数高氮指数低、氮指数高和磷指数低以及氮、磷风险在中等的区域。因此,在氮、磷流失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氮磷流失风险的综合评价,可为氮磷流失的综合调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83.
汞的毒性、环境行为、生物有效性不仅跟其浓度有关,还决定于其化学形态,因此汞的形态分析在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样品前处理几乎是汞形态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而色谱和光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离检测方法。文章对近十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酸/碱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单滴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等,以及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与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的联用技术在汞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今后应重点研究建立高效、简便的前处理方法,发展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速度的分离检测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对汞的形态进行分析监测。  相似文献   
984.
研究了水雾对软包装修材料壁面火蔓延的抑制作用,分析了水雾扑灭聚氨酯软质海绵的关键因素,并以软包装修中经常采用的2cm厚的聚氨酯软质海绵为材料,用实验的方法测试了聚氨脂软质海绵竖直壁面燃烧时水平及竖直方向的火蔓延速率,以及水雾灭火所需的最小水施加率.  相似文献   
985.
为有效预防飞行事故的发生,针对飞行事故率具有随机波动性和趋势性的特点,采用模糊均生函数(FMGF)和最优子集回归(OSR)建立飞行事故率预测模型。该方法把FMGF延拓序列作为预测因子加入OSR方程,将FMGF分析和因子筛选相结合作OSR,进而对飞行事故率进行预测。通过对美国空军1988—2004年的飞行事故率进行拟合预测,结果表明:将FMGF模型和OSR模型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刻画飞行事故率的随机波动特性,并且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也较小。  相似文献   
986.
为了有效处理化纤厂棉浆黑液,研究了超声-生物法联合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样品初始pH值、超声功率对棉浆黑液COD去除的影响,然后在适宜条件下对棉浆黑液进行超声预处理,处理后的黑液利用白腐真菌糙皮侧耳菌株B1降解.结果表明,超声预处理棉浆黑液的最佳条件为:棉浆黑液稀释10倍.频率20 kHz,功率225...  相似文献   
987.
为保证大口径未爆弹销毁作业中人员的安全,从理论上研究了未爆弹销毁安全距离。根据破片的理论初速、破片杀伤判据、杀伤破片的飞散距离,得到防破片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根据冲击波理论,得到防冲击波安全距离的计算公式;根据防破片安全距离和防冲击波安全距离,从理论上确定未爆弹销毁时的警戒安全距离和防护掩体设置距离。以某大口径未爆弹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确定了其相应的警戒安全距离和防护掩体设置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该未爆弹销毁时警戒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破片,与GJB5120—2002的结果进行比较,认为GJB5120—2002的结果过于保守。  相似文献   
988.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云南楚雄雨露砷矿区采矿、冶炼废弃地生长的16种优势植物的生长状态及其对应根区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该矿区植物长势良好,未出现受害症状.土壤磷氮含量充足,As含量远远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3级标准中的旱地As含量标准值,高达133倍.16种植物的地上部重金属含量As最高,并且在总As平均质量比高达5 318 mg/kg的土壤环境条件下,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体内As质量比可达2 327 mg/kg,小酸模(Rumex acetosella L.)、辣子草(Galinsoga parviflora Cav.)、鬼针草(Bidens pilosa L.)等7种植物对Cd,以及牛口刺(Cirsium shansiense Petrak.)对Zn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均大于1.0,其中地石榴对Cd的富集系数高达7.99.上述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均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性,具有进一步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989.
土壤和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土壤和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在天津、山东济南和浙江杭州进行土壤和辣椒中吡唑醚菌酯残留状况和消解动态规律研究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0.05~1 mg/kg的添加水平下,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4.59%~92.08%,变异系数为2.44% ~ 6.81%;在0.03~1 mg/kg的添加水平下,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75% ~89.74%,变异系数为5.03% ~6.25%;辣椒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小检出量均为1.3×10-10g,其中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最低检出质量比为0.005mg/kg,土壤中为0.003 mg/kg.田间残留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辣椒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在土壤和辣椒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5~5.4 d和2.9 ~ 4.7 d.按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在辣椒上各喷施18.7%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3~4次,2次施药间隔为10 d,距最后1次施药5d时,吡唑醚菌酯在辣椒中的最高残留量为0.28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规定的辣椒中吡唑醚菌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5mg/kg).  相似文献   
990.
外源微生物对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外源微生物N80(Serratia marcecens)对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土壤pH值、接菌量、农药初始质量比等因素对N80降解烟嘧磺隆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小白菜、甜菜、菠菜为供试作物,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处理污染土壤,液相色谱仪(UVD)测定土壤中烟嘧磺降残留量.结果表明:1)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菌株N80可以促进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第30d时,最高降解率可达79.7%;2)N80降解污染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最适宜条件为25℃,pH=7.0,接种量108 cfu/g,初始质量比10mg/kg.研究表明,向污染土壤中接种一定量的外源微生物菌株N80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减轻烟嘧磺隆对敏感作物的药害,达到了预期的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