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97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71.
采用静态强制通风好氧堆肥模式对城市剩余污泥进行堆肥降解,并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堆肥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了质量分数为0.015%鼠李糖脂溶液堆制处理和空白对照堆制处理的堆温变化都明显呈现出中温期0~5 d、高温期6~12 d和降温期13~28 d 3个阶段。实验组比空白组的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堆体的含水率高。鼠李糖脂的添加,使实验组的微生物数量高于空白组。添加鼠李糖脂的堆体和空白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GI)在堆肥结束时分别为53.70%和50.80%,说明鼠李糖脂促进了堆肥的腐熟,但由于相对浓缩效应,堆肥产品的重金属含量略高于空白堆体。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介入促进了堆肥中木质纤维素的初步降解。研究表明,添加鼠李糖脂能够改善堆肥处理的微环境,促进有机质降解和堆肥的腐熟。  相似文献   
172.
超声破解是污泥溶胞-隐性生长处理的一种重要前处理手段,破解效果受到超声条件及污泥性质的影响。以厌氧污泥破解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的增加值和污泥溶出破解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不同性质的厌氧污泥超声破解实验,探讨不同的污泥性质对厌氧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为厌氧污泥的下一步隐性生长处理提供良好条件。控制在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声能密度1.2 W/mL,超声辐照时间20 min的条件下进行破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的初始温度、pH值和污泥浓度等参数对厌氧污泥破解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3.
采用聚乙二醇活化原材料百合杆,分别在300%和600℃对活化后百合杆进行炭化,制得炭化百合杆,用于吸附废水中的苯酚。实验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质初始浓度对苯酚吸附的影响,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等温式分别对该吸附过程进行描述,并结合实验数据对比了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炭化百合杆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计算了热力学参数(△G、△H和△s),说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碳化百合杆对苯酚具有良好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74.
175.
腐熟污泥对废水中Cd(Ⅱ)与Zn(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腐熟污泥作为一种重金属吸附剂,考察其对水中重金属锌和镉的吸附过程.实验数据的拟合采用了Pseudo-first Order-和Pseudo-second Order 2种动力学模型以及Langmuir和Freundlich 2种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腐熟污泥对锌与镉的吸附过程符合Pseudo-second ...  相似文献   
176.
水泥、粉煤灰及DTCR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泥、粉煤灰及有机硫稳定剂DTCR固化/稳定化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底泥,考察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及重金属浸出毒性,确定了底泥固化/稳定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仅用水泥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底泥,固化体抗压强度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上升,重金属浸出浓度则下降,当水泥∶干底泥质量比为0.6∶1.0时,固化体7 d抗压强度能达到0.99 MPa的标准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泥∶粉煤灰∶干底泥质量比为0.54∶0.06∶1.0时,重金属浸出浓度有所上升,但7 d及28 d抗压强度仍能分别达到1.2 MPa和2.8 MPa;加入DTCR后,当水泥∶粉煤灰∶DTCR∶干底泥质量比为0.54∶0.06∶0.012∶1.0时,固化体7 d及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1.1 MPa和2.1 MPa,醋酸缓冲溶液法浸出的Cd、Pb、Zn和Cu浓度分别为0.102、0.189、0.180和0.032 mg/L。  相似文献   
177.
采用AOT为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长度正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稀释法制备了AOT/柴油/正构醇/水微乳体系。考察了醇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r)和正构醇的碳链长度对柴油微乳体系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微乳体系的电导率(δ)、界面张力(γ)及运动粘度(μ)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正丁醇时,微乳体系会出现渗滤现象。采用其他醇时,微乳体系的最大增溶水量(W0)随碳链长度增加而减小,随r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增溶水量(W)增加,δ增大直至达到稳定,γ减小,μ增大;随醇碳链长度增大,δ减小,γ、μ增大;随r增大,δ增大,γ、μ减小。采用正戊醇(r=0.4)时,微乳体系的W0最大,γ、μ均较小,柴油微乳液体系的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78.
应用CFD软件Fluent对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SMBR)内气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重点考查曝气系统的改变对气液两相流态的影响,并结合PIV实验验证模拟结果,从而为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膜污染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模拟结果表明,SMBR内曝气强化了气液两相紊动,膜表面液相速度沿反应器高度增加且形成循环流动,有利于膜面污染物的脱落;反应器内气含率分布不均匀,出现死区,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经实验验证,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9.
针对在"低钠焙烧水浸提取偏钒酸钠-离子交换树脂提纯-氯化铵沉钒"生产钒工艺下产生的废水的高盐度,可生化性差,使用传统的方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等特点,提出了"混凝-砂滤-活性炭过滤-微滤-反渗透"集成技术处理钒冶炼废水。考察了混凝沉淀的最佳条件,同时重点探讨了操作压力、运行时间和pH等操作参数对膜运行效果的影响。反渗透出水的COD为20.7 mg/L,Cl-为176 mg/L,电导率为387μS/cm,除盐率达到99.4%,总铬、六价铬和总钒等重金属的去除率都达到99%以上,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该出水能回用于大部分生产工序;浓缩液也能回用于成球工艺和烟气处理工序,实现了钒冶炼废水的零排放。具有比较可观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0.
为有效去除污水中的铜离子并实现资源有效的利用,以啤酒酵母和柑橘皮为原料制备海藻酸钙固定啤酒酵母菌小球(SCA)、海藻酸钙固定柑橘皮小球(OPCA)及海藻酸钙固定柑橘皮及啤酒酵母菌复合小球(OPSCA),研究了其对铜离子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3种吸附剂对铜离子吸附的最佳pH值为5.0,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OPSCAOPCASCA。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被内扩散步骤和外扩散步骤共同控制。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较好地模拟3种吸附剂的吸附数据,SCA、OPCA及OPSCA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49、40.80和61.69 mg/g。3种吸附剂可利用0.1 mol/L的盐酸解吸再生,可循环使用3次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