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4篇
  免费   1077篇
  国内免费   2790篇
安全科学   1180篇
废物处理   176篇
环保管理   582篇
综合类   5962篇
基础理论   1182篇
污染及防治   858篇
评价与监测   512篇
社会与环境   564篇
灾害及防治   27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603篇
  2019年   452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455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684篇
  2011年   728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505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人工甜味剂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蔗糖取代物,由于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但是大多数人工甜味剂在人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就随尿液和粪便直接排到生活污水中.近年,几种典型的甜味剂在水体中广泛被检出且浓度较高,同时研究发现部分甜味剂难以降解,因此人工甜味剂已被视为新型有机污染物而得到关注.本文就人工甜味剂在水处理设施中的行为及其在环境来源和分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水处理设施和水环境中甜味剂的污染特征规律,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2.
以土壤为基质,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m)为植被,通过模拟间歇性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不同质量浓度的奶牛场污水试验,研究黑麦草对高质量浓度畜牧场污水中氮的吸收转化效果.结果表明,黑麦草在间歇性进水的污水质量浓度高达TN(816.8±125.1) mg·L~(-1),NH_4~+-N(443.6±97.9) mg·L~(-1),NO_3~--N(141.5±51.7) mg·L~(-1)都能较好的适应,生长良好.在不同浓度处理的净化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为8d的条件下,NH_4~+-N的去除率为75.9%~88.3%;NO_3~--N的去除率平均为69.3%;TN的去除率74.5%~83.1%.该试验黑麦草对污水中氮的吸收转化在系统对氮净化中的贡献率平均为20.03%.  相似文献   
233.
新疆伊犁喀什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9年1月至7月伊犁喀什河流域的水化学测试数据,采用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模型等方法,分析喀什河流域的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对其物质来源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喀什河流域地表水呈弱碱性(7.77≤pH≤8.16),TDS介于184.8-588.12 mg.L-1之间,其浓度均值(243.48 mg.L-1)低于世界半干旱区地表水TDS的均值(370 mg·L-1),同时低于干旱区地表水TDS的均值(440 mg·L-1),但高于世界河流的均值(115 mg·L-1);阳离子以Ca2+为主,HCO3-为其主要阴离子,两者分别占其相应离子总量的82.8%和82.6%;研究区主要离子浓度总体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主要原因是高海拔流域冰雪融水占比高;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和HCO3-Ca型为主;地表水主要离子受岩石风化作用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主要离子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HCO3-、Mg2+、Ca2+与SO42-主要来自白云岩等碳酸岩盐的风化溶解,Na+与K+主要来自长石类硅酸盐岩的风化溶解,人类活动对离子组分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234.
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产排污系数测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取太湖流域典型地区9户农户(高、中、低收入水平各3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及入户调查的方法对农户生活污水各类污染物产排污系数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收入水平对农户总生活污水中TN、NH4+-N、TP产污系数无显著影响,但对污水量、COD产污系数及总生活污水中各类污染物排污系数影响显著,均表现为高收入农户中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厕所污水对污水污染总负荷贡献率极高,COD占67%以上,TN、NH4+-N、TP占84%以上,因此,厕所污水的利用与处理率是影响污染物排污系数的主导因素,而农业收入水平及化粪池类型则对这2种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35.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环境的污染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胡洪营  王超  郭美婷 《生态环境》2005,14(6):947-952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有关有毒污染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学物质和农药上。近5年多来,国外已经开始关注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对环境的污染,但在我国还没有引起重视。国外的研究表明,合成麝香物质、显影剂、抗生素、雌激素、消炎止痛药、杀菌消毒剂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但是其质量浓度通常非常低,多数情况下在ng/L~μg/L水平。粪便施肥和污水排放是PPCPs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在常见的PPCPs中,抗生素和消炎止痛药在环境中检测出的频率最高,在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污泥、土壤等环境介质中,PPCPs在地表水中检测出的频率最高。目前关于PPC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水平的调查,有关PPCP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生态与健康风险以及PPCPs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36.
果皮、菜叶混合垃圾的蚯蚓堆制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果皮、菜叶混合垃圾中,加入不同比例木屑调节C/N比值和含水量后,接种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进行室内堆制处理,研究适宜含水量、接种密度和温度条件下蚯蚓的生长和繁殖特性以及堆制产物的化学性状。结果表明:蚯蚓堆制处理明显加速有机质矿化,促进有机物料降解,提高堆制产物全N量,降低堆制产物有机C含量和C/N比值。加入木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但是,0~30d时25%和40%木屑堆制处理中赤子爱胜蚓生长良好,繁殖较旺盛。相关分析表明,接种蚯蚓并加入25%~40%木屑对促进果皮、菜叶垃圾降解以及提高和改善其化学性状是有效可行的,有利于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相似文献   
237.
毒理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韻  侯凌燕  胡洪营  李莉 《生态环境》2010,19(9):2232-2239
毒理基因组学是利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来进行毒理学研究的新兴学科。它能够快速全面地检测出化合物和生物体相互作用后的全基因组表达的变化,再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化合物的毒性进行定性分析。它可以为传统毒理学检测筛选更多的生物学标志物,解释有毒物质的致毒机理,降低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但是,毒理基因组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实验设计不统一,分析理论不完善,检测费用太昂贵等。其中最主要的理论问题在于,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毒理基因组学最大的优势是可对毒性进行较全面的分类和预测,但是已有的研究仍然集中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和致毒机理的解释上,而没有充分利用全基因组变化的信息,因为理论上除了实验误差引入的基因表达变化以外的变化都是化合物和生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些问题,新发现的microRNA毒理基因组和动态基因表达图谱的研究可能是一个潜在方向。总体来说,目前毒理基因组学只能作为风险评价的参考,但是它最终将为风险评价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准确预测,提高风险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38.
Hydrophobic acid organic matter (HpoA) extracted from treated effluent has been known to improve the rejection of steroid hormone estrone by reverse osmosis (RO) and nanofiltration (NF) membranes.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solution chemistry (solution pH and ionic strength) on the estrone rejection by NF membrane with the presence of HpoA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Crossflow nanofiltration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presence of Hpo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strone rejection at all pH and ionic strength levels investigated. It is consistently shown that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HpoA on estrone rejection at neutral and alkaline pH is attributed to the binding of estrone by HpoA macromolecules via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phenolic functional groups in feed solutions, which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molecular weight and appearance of negative charge. The membrane exhibited the best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estrone rejection at pH 10.4 (compared to pH 4 and pH 7) as a result of strengthening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between estrone and membrane with the presence of HpoA. At neutral pH level, the ability of HpoA macromolecules to promote estrone rejection became stronger with increasing ionic strength due to their more extended conformation, which created more chances fo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one and HpoA. The important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increasing solution pH and salinity can greatly intensify the “enhancement effect” of HpoA. These results can be important for NF application in direct/indirect potable water reuse.  相似文献   
239.
采用多步连续-湿法-化学方法,分离提纯了于2010年7月和12月在厦门近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获得3类高分子有机质,即腐殖酸(HA)、干酪根和碳黑(KB)和碳黑(BC)。以扫描电镜(SEM)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观察沉积物原样及高分子有机质的形貌特征,结合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厦门近海沉积物中高分子有机质的来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原样沉积物中存在多种海源物质(如钙质硅藻和圆筛藻/冠盘藻);而在KB样品中同时发现类似于陆地植物的木质碎片以及来自海洋的藻胶鞘,暗示了其来源是海源与陆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表明厦门湾近海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以陆源影响占优势,其比例在58.32%至84.45%之间;δ13C值整体上显示为夏季的贫于冬季的,这与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中陆源C3植被和海源水生植物的繁殖生长有关,同时还有排海污水及化石燃料煤燃烧后或者运煤船只洒落的碎屑的贡献。  相似文献   
240.
Mt. Gongga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was impacted by Hg emissions from industrial activities and coal combustion, and annual means of atmospheric TGM and PHg concentrations at a regional background station were 3.98 ng m−3 and 30.7 pg m−3, respectively. This work presents a mass balance study of Hg in an upland forest in this area. Atmospheric deposition was highly elevated in the study area, with the annual mean THg deposition flux of 92.5 μg m−2 yr−1. Total deposition was dominated by dry deposition (71.8%), and wet deposition accounted for the remaining 28.2%. Forest was a large pool of atmospheric Hg, and nearly 76% of the atmospheric input was stored in forest soil. Volatilization and stream outflow were identified as the two major pathways for THg losses from the forest, which yielded mean output fluxes of 14.0 and 8.6 μg m−2 yr−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