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0篇
  免费   1180篇
  国内免费   2967篇
安全科学   1124篇
废物处理   215篇
环保管理   706篇
综合类   6751篇
基础理论   1482篇
污染及防治   782篇
评价与监测   653篇
社会与环境   660篇
灾害及防治   324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591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553篇
  2014年   605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758篇
  2011年   868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14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654篇
  2006年   575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保护区迅速发展,如何有效持续地管理这些自然保护区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现有管理模式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伦敦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模式现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应采用强制式和完全参与合作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几点管理模式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52.
将GIS技术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探讨区域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在明确红壤资源信息系统研制的目的、任务与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划分系统的模块和确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确定系统的软硬件配置、设计系统界面.建立空间数据库及多种分析与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953.
The main purpose of a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is to facilitate the early consideration of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SEA alternative identification is a core issue within the SEA framework. However, the current methods of SEA alternative formulation and selection are constrained by the limited setting range and lack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Thus, the current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new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extension theory to identify a range of alternatives and screen the best one. Extension planning is applied to formulate a set of alternatives that satisfy the reasonable interests of the stakeholders. Extension priority evaluation is used to assess and optimize the alternatives and present a scientific methodology for the SEA alternative study. Thereafter, the urban traffic plan of Dalian City is used as an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new method. The traffic planning scheme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heme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based on the extension theory,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is approach are examined.  相似文献   
954.
金属冶炼烟气中的砷大都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2010年,国家颁布了《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25467-2010),对于废气中砷的监测,该标准中规定使用《空气和废气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 HJ 540-2009).然而该方法中对于烟气中砷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高氯酸在高温消解过程中易爆炸,比较危险,另外采用在锥形瓶内加热至产生白烟的排酸方式不能有效地排净硝酸,会导致反应无法进行.为此,就该方法中有组织排放废气中砷的前处理部分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55.
土壤中酞酸酯类化合物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结果控制的角度对近10年的土壤中PAEs监测方法进行了探讨,重点比较了索氏萃取柱净化GC/MS、微波萃取柱净化GC、加速溶剂萃取柱净化GC/MS和加速溶剂萃取GPCGC/MS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旨在为中国土壤监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基础支撑,为开展质量控制工作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956.
基于LS-SVR、BP-ANN和MLR模型的PM10浓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PM10和气象监测数据,分别采用LS-SVR、BP-ANN和传统MLR模型预测PM10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较BP-ANN模型、MLR模型,LS-SVR模型能更好地刻画PM10浓度与各气象因素间的非线性相依关系,更准确地预测PM10浓度。  相似文献   
95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水中两种常见的砷形态As(III)、As(V),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系统进行检测鉴定,利用C8色谱柱,探讨了甲醇含量、磷酸二氢钾浓度、四丁基氢氧化铵浓度、p H等测试条件,由此建立了水中砷形态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以1.5 mmol/L磷酸二氢钾、2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5%甲醇作为流动相,调节流动相为p H 5.5,流速为1.4 m L/min,上述两种不同形态的砷可在5.5 min内得以有效分离,As(III)、As(V)检出限分别为0.001、0.01μg/L,定量下限分别为0.005、0.03μg/L。该方法实现了对水中常见的不同形态砷(As(III)、As(V))的同时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在水质分析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8.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收集到的2008-2012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班起降次数,参考《珠江三角洲非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开发》飞机污染物估算方法及排放因子,计算出此期间机场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并与2010-2012年广州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随客运量的增长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与机动车排放相比,飞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故现阶段仍应以机动车作为移动源污染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59.
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对于方法确认的要求,结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特点,提出了新项目方法确认的具体步骤,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指出在方法确认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方法和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全过程试验,尤其不能忽视采样现场实验、空白实验和检出限的测定。建议在精密度与准确度检验过程中,使用高、中、低不同浓度的有证标准样品,实际样品加标回收,比对试验(方法比对、人员比对、实验室间比对),增加分析次数等多种手段,确保新项目开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6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 -SPME)技术萃取水中6种氯苯类化合物,全面分析对目标物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萃取试验的最佳条件。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法(HS -SPME -GC)测定水中6种氯苯类化合物,方法在0.500 ng/L~2.00×10^5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5 ng/L ~2000 ng/L,空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69.8%~121%, RSD为4.8%~18.3%。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水样,平行双样的相对偏差低于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