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20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89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填埋场中铁的生物化学循环对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模拟填埋体系中,以填埋场稳定的垃圾为接种物,通过控制有机物和硝氮负荷,研究了铁的生物化学循环对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内蕴藏着能实现铁的厌氧氧化还原并同步还原硝氮的复合功能菌群.通过改变有机物和硝氮的负荷,可使得填埋场内持续进行着铁的氧化还原循环和同步氮素转化.从氮素转化产物来看,铁的循环体系中氨氮浓度比传统的反硝化体系低4 mmol·L-1.填埋场内铁的生物化学循环过程对于原位脱氮具有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特点,结合实地调研及专家咨询,构建了基于结构熵权-可信性测度理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结构熵权与可信性测度理论的有机结合,为客观评估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性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线性回归模型大多忽视空间数据局部变化特征这一缺陷,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用于评估土地利用对地表水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子流域内两者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规律并阐释了原因.同时,对比了GWR模型与普通最小二乘模型(OLS)的校正R2、Akaike信息准则(AICc)及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验证了GWR模型在预测精度和处理空间自相关过程中是否优于OLS模型.结果表明,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对水质的影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方向或大小的变化.以温瑞塘河流域总氮(TN)与农用地的关系为例,从GWR模型局部回归系数的方向分析,两者关系表现为农村正、城区负的现象,从大小分析,旧城区TN与农用地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高于其它区域;在溶解氧(DO)与人口密度所构建的GWR模型中,两者关系在整个研究区域内均表现为负值,与OLS结果吻合,从回归系数的大小分析,人口密度对DO的作用在郊区及农村更为显著.针对此类关系出现空间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相邻子流域土地利用百分比的改变及水体主要污染源的不同,是导致土地利用对水质作用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最后,对比所构建的80个GWR与OLS模型校正R2、AICc指标,验证了GWR作为一种局部统计模型,其预测精度优于OLS等传统全局模型且更能反映实际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4.
Norfloxacin (NOR), an ionizable antibiotic frequently used in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has aroused public concern due to its persistence, bacterial resistance, and environmental ubiquity. Therefore, we investigated the photolysis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NOR and the impact of a ubiquitous component of natural water —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which has a special photochemical activity and normally acts as a sensitizer or inhibiter in the photolysis of diverse organics; furthermore, scavenging experiments combined with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NOR in water. The results demonstated that NOR underwent direct photolysis and self-sensitized photolysis via hydroxyl radical (·OH) and singlet oxygen (1O2) based on the scavenging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DOM was found to influence the photolysis of different NOR species, and its impact was related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DOM and type of NOR species. Photolysis of cationic NOR was photosensitized by DOM at low concentration, while zwitterionic and anionic NOR were photoinhibited by DOM, where quenching of UOH predominated according to EPR experiments, accompanied by possible participation of excited triplet-state NOR and 1O2. Photo-intermediat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NOR species in solutions with/without DOM indicated that NOR underwent different photodegradation pathways including dechlorination, cleavage of the piperazine side chain and photooxidation, and DOM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distribution but influenced the concentration evolution of photolysis intermediates.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for accurate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emerging ionizable pollutants, the impact of DOM on the environmental photochemical behavior of all dissociated species should not be ignored.  相似文献   
15.
在东江源头区选取了3个典型村庄,对其厨余废水的水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江源头区沿江村庄农户家庭厨余废水中TP、NH 3-N和COD浓度远远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限值,需经进一步处理后排放;夏秋季节,厨余废水中TP、NH 3-N、COD浓度高于春季;村庄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厨余废水水质有一定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庄排放的厨余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较经济水平较低的村庄厨余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低。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水生蔬菜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以广西水生蔬菜和相邻地块陆生蔬菜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比较16种PAHs的污染特征,分析PAHs主要来源,评价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水生蔬菜土壤中5、6环PAHs和7种致癌性PAHs的含量显著地高于陆生蔬菜土壤,2,3环PAHs的含量低于陆生蔬菜土壤,4环PAHs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水生蔬菜和陆生蔬菜土壤中7种致癌性芳烃∑7cPAHs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9. 03%和37. 61%,大部分样点属于重度污染水平;三种水生蔬菜土壤PAHs的污染模式相似,以4,5环PAHs为主,其次为2,3环PAHs,6环PAHs的含量最低。通过同分异构体比值法和主要成分分析法分析,发现土壤PAHs的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水生蔬菜土壤PAHs的苯并(a)芘总毒性当量为174. 59μg/kg,显著高于陆生蔬菜土壤的105. 54μg/kg,二者均低于加拿大土壤质量指标600μg/kg,但潜在的生态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Ma  Huimin  Di  Danyang  Li  Lin  Zhang  Wei  Wang  Jianmei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2022,44(9):2905-2918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 Effective supply of environmental public services (EPS) is important to guarantee the mitigation of residential pollution exposure risk. This study analyzes...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逃生者在疏散标识引导下的火灾疏散效率与逃生认知应对规律,基于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果,采用Anylogic软件,对常规标识与增设标识2种教学楼火灾疏散情境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疏散过程中,增设标识能使各疏散出口的疏散时间相对持平,避免了常规疏散中通道过早闲置的现象;人流在一层教学楼的平均疏散时长缩短了约10%,显著缩短了整栋教学楼的疏散时间。据此火灾标识疏散仿真过程与人的认知反应提出了火灾疏散与标识认知应对规律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2种不同等离子体发生区和不同测量距离对等离子体发生区沿面蓝光中紫外光的波长和相对光强的影响,所测的臭氧发生量大的等离子体发生区的紫外光的相对光强高,测量距离与相对光强呈指数关系,并且等离子体发生区沿面蓝光具有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津主要纳污及入海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津地区永定新河、北排污河和大沽排污河表层水、悬浮物、间隙水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七氯等13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高污染区主要为天津几大化工厂附近河段,而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对大沽排污河中的七氯等有机氯农药的含量有所贡献.样品t检验分析表明,秋季和冬季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来源不存在重大差异.不同介质中有机氯农药的组成特征不同,表层水中主要以溶解性较大的六六六为主,而悬浮物中则以滴滴涕、七氯、环氧七氯和异狄氏剂为主.3条河流中的4种不同HCHs异构体以β-HCH的比例最大,说明河流中的HCHs的存在主要是来自于历史遗留;而DDT/DDE和DDT/∑DDTs的比值高于0.5说明近期存在新的DDT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