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安全科学   318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1131篇
基础理论   165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66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 毫秒
401.
An anaerobic/oxic membrane bioreactor (A/O MBR) was used for treatment of dyeing wastewater from a woolen mill.COD and color of the wastewater were 54-473 mg/L and 40-400 dilution time (DT)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BOD5/COD was less than 0.13. By the A/O MBR process, the average removal of COD, BOD5, color and turbidity was 82%, 96%, 71% and 99%,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COD, BOD5, color and turbidity of effluent was 37 nag/L, 0.8 mg/L, 40 DT and 0.44 NUT respectively. The effluent COD met the local standard of reuse water in Beijing, China. The average COD volume load of the anaerobic biological tank was 0. 0483 kgCOD/(m3·d) and that of the aeration tank of the MBR was 0. 3589 kgCOD/(m3·d). The sludge load of the MBR was 0.19 kgCOD/(kg· MLSS· d) on average and the maximum of that was 0.4 kgCOD/( kg· MLSS· d).The flux of the A/O membrane bioreactor could be remained at larger than 50 L/(h· m2· 0.1MP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O membrane bioreactor has technical feasibility for treatment of woolen mill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402.
Cu2+、Zn2+和Cd2+对蟾蜍蝌蚪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蟾蜍蝌蚪为试验材料,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了重金属铜(Cu)、锌(Zn)和镉(Cd)离子对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Cu2 、Zn2 和Cd2 对蟾蜍蝌蚪的毒性顺序为Cu2 >Cd2 >Zn2 ,48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14、9.224、33.56 mg L-1;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88、8.142、30.76 mg L-1.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 与Zn2 及Zn2 与Cd2 共存时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Cu2 与Cd2 共存时的联合毒性为毒性剧增的协同作用;Cu2 、Zn2 与Cd2 三者联合时的毒性为协同作用.表6参18  相似文献   
403.
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的氧化速率及其形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氧化法制备聚合氯化铁絮凝剂,论述了不同亚铁溶液中氧化水解动力学、氧化过程PH值变化以及不同反应过程对聚合氯化铁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亚铁溶液的氧化速率主要受溶液的含酸量和三价铁离子的水解聚合反应的协同效应的影响,当溶液酸量达到最低点时,亚铁氧化速度也将降至最慢;通过形态分布、稳定性及氧化速度的研究确定了制备聚合氯化铁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04.
高强度连作下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佛山市南海区露天菜地表层土壤,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和全盐量,分析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现状和原因,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36个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在1.070~854.4mg/kg,平均值为194.3mg/kg,有19.9%的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超过300mg/kg,已达到极高水平;全盐质量分数在0.02~2.7g/kg,平均值为1.2g/kg,有12.5%的土壤样本全盐质量分数已超过2.0g/kg的轻度盐化标准。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与全盐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统计检验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准(r=0.5665,n=131,P<0.01)。3)高强度连作露天菜地土壤的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盐分浓度已经接近多年塑料大棚水平。4)综合而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有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灌溉方式、不合理施肥等,而过量施肥及高强度连作可能是引起南海区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05.
根据京郊菜田的分布和土壤养分、土壤环境质量特点选择了监测点,按照各个指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无公害菜田土壤环境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在目前基于J2EE架构开发Web应用的基础上,采用J2EE中的JSP,Servlet,JavaBean以及JDBC技术来构建该平台的基础组件框架,结合MVC结构的方式来构建Web应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根据过去3年的监测结果对于系统进行了初步应用,对各个监测点的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表明该评价系统对菜田环境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06.
Cd和Cu在草甸棕壤-植物系统中行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新  周启星  贾永锋 《生态环境》2005,14(6):838-842
在沈阳生态站开展了重金属迁移积累行为特性的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及作物体内迁移积累变化规律。外源重金属元素Cd、Cu施入土壤后,无论是低剂量还足高剂量处理,水田土壤Cd元素已迁移到45cm的深度,而Cu元素迁移到30cm的深度。早田土壤低剂量和高剂量处理Cd迁移到30cm,而Cu元素只有高剂量处理迁移到30cm的深度。土壤Cd、Cu元素向下层迁移的量微乎其微,重金属元素大多滞留在土壤表层。水稻、玉米吸收的Cd大部分积累在作物体的根和茎叶中,而Cu大部分积累在作物体的根系中,Cd、Cu籽实吸收量占植物体总吸收量的1.16%~3%。水稻、玉米地上部吸收Cd的量〉地卜部吸收Cu的量,在作物体中Cd的迁移能力强于Cu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407.
郑州市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不合理开发资源,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非生态农业生产等原因造成的。应加强管理,科学地综合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开发与保护并重,实施符合环保政策导向和生态保护战略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408.
以MATLAB应用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介绍了黑色金属挤压力智能化计算软件的开发方法,设计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实现冷挤压力的智能化计算以及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计算的挤压力的大小与传统方法比较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409.
通过对几种汽车用钢板的实验研究总结了锥杯值与薄板的顶压值、rm值、 n值、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的对应关系,阐述了锥杯试验方法在汽车深冲钢板成形性评价方面的意义,以及对于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10.
浅析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现场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的现状和特点,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应尽快出台相关标准,使产品市场规范化,保证设备质量;从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两方面考虑工艺和设计;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设备运行的管理和维护。在此基础上,对公路附属设施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