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7篇 |
免费 | 765篇 |
国内免费 | 45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9篇 |
废物处理 | 44篇 |
环保管理 | 116篇 |
综合类 | 1682篇 |
基础理论 | 314篇 |
污染及防治 | 155篇 |
评价与监测 | 149篇 |
社会与环境 | 118篇 |
灾害及防治 | 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55篇 |
2021年 | 168篇 |
2020年 | 177篇 |
2019年 | 122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152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08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118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165篇 |
2010年 | 194篇 |
2009年 | 200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91.
不同沉水植物对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了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 .)、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 .)和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wn L .)3种沉水植物,在温室模拟研究了不同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续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对沉积物NaOH-P有明显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分别吸收和转化了36.9%和33.2%,而金鱼藻对沉积物NaOH-P的影响不显著;各处理随着植物的生长,由于根系的吸收作用,沉积物中Olsell-P发生了从非根际→根际→沉水植物的迁移过程,其中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更为明显.因此,微齿眼子菜和穗花狐尾藻对沉积物磷释放的控制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92.
硫氮比对厌氧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硫氮摩尔比对厌氧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高效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单质硫型厌氧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反应(硫氮摩尔比为5:2)的硫化物和硝酸盐容积去除速率高达4.86 kg·m-3.d-1和0.99 kg·m-3.d-1工艺效能明显高于混合型和硫酸盐型(硫氮摩尔比分别为5:5和5:8).单质硫型厌氧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反应各项出水指标的波动相对较小,但当进水硫化物浓度超过临界值时,工效失稳,其主要原因是pH无法维持在所需范围.在所试的3种进水硫氮摩尔比下,实际反应的硫氮摩尔比有靠拢5:2的趋势.将硫氮摩尔比调控在较高水平(硫氮摩尔比为5:2),可提高同步厌氧生物同步脱氮除硫反应对单质硫和氮气的选择性.对不同硫氮比时反应物之间的电子得失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3.
以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稻壳、花生壳、木屑6种农业废物作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备选材料,通过各物质浸出物质元素分析、含碳量以及脱氮效果、生物附着性能等方面的比较,意在优选出适于推广的反硝化固体碳源.结果表明,6种农业废物的浸出液中均未检测出铜、铅、铬及镉,安全性较好.甘蔗渣浸出液的有机碳含量和释放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材料,木屑浸出液的有机碳含量则相对最低.其中,玉米芯、稻草及稻壳表现出较强的持续供碳能力.以稻草、稻壳和玉米芯为碳源和载体的实验组硝酸盐去除率均达80%以上,而木屑实验组由于碳释放量不足、生物附着性能较差等原因导致脱氮性能较差.试验初步优选出了玉米芯、稻草、稻壳可用做替代传统液体碳源的固体碳源. 相似文献
794.
795.
796.
由于隔震支座的抗拉性能较低,当竖向拉伸变形较大时会对隔震支座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为解决支座抗拉问题,从改进隔震支座橡胶配方的角度,研发了1种新型改性橡胶支座。为测定隔震支座的抗拉性能,考虑了拉应力与拉应变2个方面,提出了1种隔震支座设计拉应力取值的参考方法,对该新型改性橡胶隔震支座进行了拉伸性能试验,结合拉应力取值的参考方法与试验结果得出了该种隔震支座的拉应力设计值为1.855 MPa,改性橡胶隔震支座的抗拉性能相较于普通橡胶隔震支座有所提高,为今后的相关隔震支座抗拉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97.
799.
800.
实验室废液由于受实验室性质和科研课题数量的影响,其排放源分散,废液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因此要对一个城市和一定区域实验室的废液排放量进行准确统计监管非常困难.本文采用分层抽样中的比率估计法SRE对某城市实验室废液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该城市科研实验室废液排放总量为107.8 T,统计误差为10.04 T.实验室间的差异以及调查统计的准确性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该方法用于实验室废液的统计能够反映实际的废液排放情况,适合于环保管理部门用来对实验室废液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