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5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3858篇
安全科学   839篇
废物处理   700篇
环保管理   991篇
综合类   5901篇
基础理论   184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922篇
评价与监测   478篇
社会与环境   410篇
灾害及防治   4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548篇
  2021年   454篇
  2020年   334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523篇
  2016年   478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920篇
  2013年   1184篇
  2012年   1017篇
  2011年   1015篇
  2010年   781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819篇
  2007年   673篇
  2006年   569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环境污染对小麦品种具有决定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污染同小麦病虫害的关联性,为小麦病虫害防治和治理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分析常见小麦病虫害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污染对于小麦病虫害产生的影响,详细研究了环境污染中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光照变化以及风力变化对小麦病虫害的影响,给出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农作物病虫害作用的措施,并总结了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几项建议,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效率,增强小麦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52.
为探索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及吸附类型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动态吸附方式,利用SBAR反应器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存在初期吸附作用,最佳吸附时间为30~45 min,COD去处率60%;通过对失活前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吸附性能测定以及红外光谱分析,探究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类型,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吸附是一个包含生物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53.
铬是海洋水体中的痕量重金属之一,海水的高盐基体对铬的测定有严重的干扰,而且海水中同时存在Cr(Ⅲ)和Cr(Ⅵ),两种不同价态给测定也带来了一定难度。文章从Cr(Ⅲ)的氧化率、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实际样品加标等方面对过氧化氢氧化-阳极溶出伏安法与传统的MIBK萃取-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种方法在测试结果上无显著差异,但是过氧化氢氧化-阳极溶出伏安法具有更高的精密度,更低的检出限,且对Cr(Ⅲ)的回收率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54.
青铜峡铝厂氟污染对广武乡玉米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了青铜峡铝厂东南方向4.5km的广武乡玉米叶,得知含氟量为43.94-166.1mg/kg,对照样品树新林场玉米叶的含氟均值为13.15mg/kg,广武乡的玉米受到了严重的氟污染,农作物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55.
本文采集了湖南省十三个地区未耕种的080cm不同类型土壤样品,分别测定了010cm、2030cm、4050cm、7080cm样品中的234、238U、226Ra、210Pb、210Po含量,研究了土壤中铀系放射性核素分布影响和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从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角度论述了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7.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河下游水中痕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高盐水中痕量镉时,有很大背景吸收和误差。本文采用络合—萃取技术使共存元素与待测元素分离,既消除了基体干扰,又达到了富集作用,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8.
Diesel-powered equipment is known to emit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to the atmosphere. Numerous organic compounds can be adsorbed onto the surfaces of these inhalable particles, among whic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re considered potential occupational carcinogens. Guidelin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various agencies regarding diesel emissions and various 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under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quantify and compare the organic compounds in diesel particulate matter (DPM) with the diesel fuel and engine oil used in a non-road diesel generator. Approximately 90 organic compounds were quantified (with molecular weight ranging from 120 to 350), which include alkanes, PAHs, alkylated PAHs, alkylbenzenes and alkanoic acids. The low sulfur diesel fuel contains 61% alkanes and 7.1% of PAHs. The identifiable portion of the engine oil contains mainly the alkanoic and benzoic acids. The composition of DPM suggests that they may be originated from unburned diesel fuel, engine oil evaporation and combustion generated products. Compared with diesel fuel, DPM contains fewer fractions of alkanes and more PAH compounds, with the shift toward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ones. The enrichment of compounds with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in DPM may be combustion related (pyrogenic).  相似文献   
59.
详细介绍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自动发布系统”的开发背景和开发过程 ,并对系统整体的架构和所用到的技术作了针对性的说明 ,阐明了作者对此类系统的前景和发展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60.
The green alga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 expresses a uniqueascorbate peroxidase, that responds to copper and lead. Attemptswere made to test if this peroxidase could be used to monitor thelevels of copper and lead in natural waters. When S.capricornutum was exposed to a stormwater sample, the specificactivity of the peroxidase in the cell extract was commensuratewith the combined copper and lead contents in the sample. Theperoxidase responses were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96 hr biomasstoxicity assay of S. capricornutum. However, unlike thebiomass toxicity assay, the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not affectedby the anions in the samples. The use of this peroxidase can beused as a marker for testing heavy metal toxicity in the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