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57篇 |
免费 | 2223篇 |
国内免费 | 537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01篇 |
废物处理 | 1059篇 |
环保管理 | 1476篇 |
综合类 | 10204篇 |
基础理论 | 3227篇 |
污染及防治 | 5725篇 |
评价与监测 | 796篇 |
社会与环境 | 645篇 |
灾害及防治 | 7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35篇 |
2023年 | 458篇 |
2022年 | 946篇 |
2021年 | 831篇 |
2020年 | 679篇 |
2019年 | 605篇 |
2018年 | 720篇 |
2017年 | 831篇 |
2016年 | 996篇 |
2015年 | 1156篇 |
2014年 | 1367篇 |
2013年 | 1710篇 |
2012年 | 1484篇 |
2011年 | 1522篇 |
2010年 | 1247篇 |
2009年 | 1231篇 |
2008年 | 1331篇 |
2007年 | 1108篇 |
2006年 | 1088篇 |
2005年 | 708篇 |
2004年 | 540篇 |
2003年 | 596篇 |
2002年 | 529篇 |
2001年 | 388篇 |
2000年 | 468篇 |
1999年 | 409篇 |
1998年 | 321篇 |
1997年 | 353篇 |
1996年 | 317篇 |
1995年 | 250篇 |
1994年 | 191篇 |
1993年 | 153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75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43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含锌废水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不同浓度的锌溶液模拟污水,浸种后用水培法培养小麦,全面观察研究不同浓度的锌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相同浓度的锌溶液对不同品种小麦的影响,初步探讨锌对小麦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0 mg/L及20 mg/L的Zn2 溶液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25 mg/L~160 mg/L的Zn2 溶液随着浓度的增高使得小麦种子的发芽和幼苗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受到押制,同时叶绿素的含量也有所降低;相同浓度的锌溶液对不同品种的小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2.
从城市工业固体废物消纳和废弃采石场作为填埋处置场地的角度出发,对利用废弃采石场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场址条件进行探讨,通过广州市地区实例说明利用废弃采石场选址作为第Ⅰ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址的可用性,这对未来废弃采石场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83.
通过应用火灾模拟软件FDS,建立了某油库稳定燃烧的数学模型,并研究了在风速为8 m/s的实验条件下,油罐发生火灾时,火焰的发展状况,以及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灰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84.
885.
886.
2008年南方低温冰雪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分省灾害评估调查活动,分析了2008年南方低温冰雪灾害的成因,指出是一系列天文、地球物理和大气环流异常因素构成的复杂灾害链所诱发。论述了低温冰雪灾害对南方农业生产的影响,总结了抗灾和补救的对策与措施。反思灾害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应健全预警机制和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加强减灾和应急救援的技术储备,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通过提高公众素质和健全法制实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减灾。 相似文献
887.
888.
通过分析矿山开采过程对矿山区域造成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总结国内外最新的矿山污染控制措施,阐述了矿山生态恢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在综合国内外矿山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两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研究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89.
890.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塔里木河下游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输水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大小并推测河畔植被对输水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输水进行,研究区NDVI与地下水埋深逐渐呈负相关趋势,NDVI增幅随地下水埋深减小逐渐增大;输水前后相同断面NDVI差异极显著,根据输水前后NDVI差值大小确定植被恢复速度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各断面NDVI在输水前没有差异,输水后断面间NDVI差异显著,根据差异大小确定恢复程度顺序为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以大西海子水库周边NDVI为参照,确定经7年8次生态输水英苏、喀尔达依、阿拉干三断面植被恢复度分别为20.2%、18.4%和8.4%。以上研究表明,研究区植被恢复仍然有限,坚持持续输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