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4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1619篇
安全科学   489篇
废物处理   248篇
环保管理   473篇
综合类   3210篇
基础理论   903篇
污染及防治   1340篇
评价与监测   369篇
社会与环境   250篇
灾害及防治   17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473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The impact of petroleum on archaeal community in salinealkali soils was investigated, which will exp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archaeal population involved in the natural attenuation of hydrocarbons in extreme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232.
Laboratory scal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 and P removal under different influent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with simple anaerobic/aerobic operating mod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influent N concentration of 89 mg/L and P concentration of 15 mg/L, when the influent C/N ratio increased from 1.5 to 6.9 (influent C/P ratio from 9 to 41), total N and P removal efficiency improved from 50% and 46% to 78% and 96% respectively. Track studies of N, P and other operating parameters demonstrated that N removal of the SBR was realized through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in the aeration phase and anoxic denitrificaiton in the filling phase, P removal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conventional anaerobic P release and aerobic P taken-up process. Keeping dissolved oxygen (DO)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first two aeration hours as low as 0.1-0.6 mg/L is essential for the simultaneous occurrences of nitrification, denitrification and P-taken up.  相似文献   
233.
参照文献报道的提取方法,利用GC和HPLC对南淝河不同河段沉积物中的四种浓度较高有机污染物(苯酚、氯代苯类、多环芳烃(PAHs)和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浓度高低顺序为多环芳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氯代苯类>苯酚类.与世界各地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进行对比,分析了南淝河各河段沉积物的有...  相似文献   
234.
文章基于臭氧(O3)处理法处理循环冷却水因可以同时达到阻垢脱垢、缓蚀、杀菌等多重功能,其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国内也逐步普及应用的环境下,结合国内外长期的工程实践经验,从节水、节能、减排和公共卫生效益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35.
宁波市区近十年酸雨污染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益华  励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252-253,300
采用2001-2010年宁波市区降水监测数据,对宁波市区的酸雨污染现状及2001年以来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酸雨频率居高不下,且降水酸度并未减弱,宁波市区酸雨的污染类型处于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转变的过渡期。并根据宁波市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36.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实施要点是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要点的内容,提出环境监理实施要点的作用和实施环境监理实施要点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7.
根据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十二五”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调整工作要求,吉林省在辖区内所有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及采样点基础上,完成了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国控监测断面的优化调整工作。在此过程中,如何从国家尺度上,既能充分反映吉林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又能满足国家对地表水环境管理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以吉林省为例,在确定国控监测断面及采样点的布设中.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38.
高温状态下膨润土的物性指标变化是高放核废物深地质处置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高温状态下不同受热时间MX80钠基膨润土的比重、液塑限、自由膨胀率试验,研究了受热时间对膨润土基本物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热重分析(TGA)、X衍射(XDR)、电镜扫描(SEM)试验,从微观角度对上述变化规律进行了合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受热时间的增加,膨润土的比重、液塑限、自由膨胀率在受热15~30天内急剧下降,降幅分别为2.5%、3.1%和28.3%,之后各值变化量很小;高温状态下,膨润土的矿物成分转化、结合水脱附、微观形貌改变是膨润土物性指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彼此影响。  相似文献   
239.
基于快速聚类方法分析常州市区PM2.5的统计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  余益军  徐圃青  李艳萍  夏京  殷磊 《环境科学》2016,37(10):3723-3729
运用统计方法研究常州市区2013~2014年6个国控点六项基本污染物(SO_2、NO_2、CO、O_3、PM_(2.5)和PM_(10))月平均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除O_3外,其它五项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夏季较低冬季较高.颗粒物与风速之间的关系为PM_(2.5)浓度随风速的升高一直降低,PM_(10)随风速的升高浓度先降低后升高.采用快速聚类分析(k-means)并运用SWV和DIV指数对六项基本污染物进行分类,得到4个样本分类.与依据颗粒物化学成分或粒径谱对PM进行源解析方法不同,本研究更多是从PM_(2.5)与其它污染物相关关系以及污染程度等角度按照欧式距离进行分类.不同类中PM_(2.5)来源明显不同,类1中PM_(2.5)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密切相关,类2与O_3密切相关,类3与城市不完全燃烧排放、区域灰霾污染密切相关,类4可以归类于城市"背景"类.快速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常州市区PM_(2.5)有着复杂的来源.  相似文献   
240.
李洁  肖琳 《环境科学》2016,37(10):3850-3857
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去除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氧化石墨烯/季铵盐聚乙烯亚胺(GO/QPEI)纳米复合材料.GO/QPEI在pH为4~10的条件下都具有高效去除M.aeruginosa的能力,其去除能力在2 min内可达96%以上.GO/QPEI对微囊藻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最大吸附量为5.58×1011cells·mg-1.吸附动力学表明GO/QPEI的假二级吸附反应.GO纳米片和QPEI的协同效应是其高效去除微囊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