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1篇
  免费   940篇
  国内免费   5964篇
安全科学   1364篇
废物处理   1130篇
环保管理   1468篇
综合类   10166篇
基础理论   2753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569篇
评价与监测   834篇
社会与环境   641篇
灾害及防治   76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843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536篇
  2018年   683篇
  2017年   801篇
  2016年   780篇
  2015年   976篇
  2014年   1434篇
  2013年   1800篇
  2012年   1533篇
  2011年   1570篇
  2010年   1293篇
  2009年   1275篇
  2008年   1360篇
  2007年   1134篇
  2006年   1130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539篇
  2003年   600篇
  2002年   549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482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96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应用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对超声波-好氧/缺氧污泥消化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SDS细胞裂解法提取不同时期污泥中的基因组DNA,采用通用引物进行V3区域PCR扩增,长约190 bp的PCR产物经DGGE分离后,获得污泥微生物群落的DNA特征指纹图谱,对条带进行切胶测序,使用序列数据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系统发育树.DGGE图谱表明,在反应器运行的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动态演替.5、10、15、20、25 d微生物相似性与0 d相比分别为61.2%、48.2%、46.4%、42.6%、41.7%,总细菌Shannon指数经历了一个从逐渐减少到趋于稳定的过程,这表明超声波改变污泥内部性质,导致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UPGMA聚类分析将DGGE图谱区分为三大族群并对应于不同运行时期.测序结果表明,超声波-好氧/缺氧污泥消化中微生物群落主要为Firmicute、Genuscitrobacter、Bacilli、α-Proteobacteria、β-Proteobacteria.  相似文献   
992.
特种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九 《安全》2007,28(12):42-43
0 引言   近几年,虽然国家通过建章立制,加大措施,努力控制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但特种设备事故仍时有发生.2007年1月13日8时23分,某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压力容器爆炸重大事故,造成7人死亡; 2007年6月11日凌晨2时左右,陕西省某村民在家中进行“瓶对瓶“倒气,由于液化石油气泄漏,遇明火爆燃,造成三间平板房倒塌,3人死亡,1人受伤;2007年7月7日19时45分,江苏省某气体有限公司在充装氧气瓶过程中,气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充装车间部分屋顶被炸翻,爆炸碎片分散在50m半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3.
刘伟龙  赵军  李全明 《安全》2007,28(12):11-12
金属矿山特别是硫化矿山,在开采过程中曾多次发生过矿石自燃火灾事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矿山企业中,有许多硫化矿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硫化矿床自燃发火实验研究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至今还没有出台一套完整成熟的硫化矿床自燃倾向性实验室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994.
李建权 《安全》2007,28(12):16-18
近些年随着通信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通信管线敷设的长度、规模和范围越来越广,但引起的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中断、损坏,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通信管线的应急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对通信管线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机理分析,旨在为应急管理做一些基础工作,了解其危害性,揭示其发生、发展、衍生扩散到平稳、消减整个过程遵循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95.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因子实验和部分因子实验对实验室保藏的产絮凝剂菌种C3的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C3菌产MBFC3的最适培养基为: 蔗糖1.0 g,(NH4)2SO4 0.24 g,FeSO4 0.10 g,KH2PO4 0.40 g,MgSO4 0.01 g,NaCl 0.02 g,蒸馏水100 mL,pH值自然.在此培养条件下,C3菌所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C3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率可达到99.1%.实验中还发现,培养基中(NH4)2SO4和NaCl的用量是影响MBFC3絮凝效果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996.
深埋岛式地铁车站突发事件时人员疏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铁安全性分析中,人员安全疏散是一个关键的考核指标。笔者首先介绍基于规范的人员疏散设计、基于火灾工程学的性能化人员疏散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以某市轨道交通S号线深埋车站为系统原型,通过人员疏散动力学模型对深埋车站的人员疏散过程(1 200人)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突发事件时,深埋站点内人员能否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997.
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内分泌干扰物17β-雌二醇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低压汞灯为光源,采用间歇式光氧化反应器,研究了17β-雌二醇(E2)在纳米TiO2(Degussa P-25)悬浆体系中的光催化降解.考察了溶液pH、E2初始浓度、TiO2光催化剂投加量、UV光强、H2O2、O2对E2光催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E2,E2的光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TiO2投加量为200 mg/L时,在14 W低压汞灯照射下,初始浓度为400 μg/L 的E2在自来水中的光降解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18 min-1,E2的光催化降解速率常数与其初始浓度、TiO2光催化剂的用量、溶液的pH值、UV光强等因素有关;外加H2O2、O2可以影响催化剂的光降解效率.  相似文献   
998.
西藏拉萨市土壤气中氡、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拉萨市及其附近土壤气中的氡、汞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计指数法评价了其环境质量.1?579个测点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气中氡、汞的背景值分别是7?634.9 Bq/m3、41.5 ng/m3,标准偏差分别为2.7 Bq/m3、2.2 ng/m3.土壤气氡环境质量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比较好,在中部从南向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最高达到中度污染;氡的主要污染源是山间盆地沉积物中局部富集的放射性铀元素.从拉萨郊区向市中心,土壤气汞污染程度逐渐增加,最高达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废气中的汞、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汞以及含汞的垃圾和废水.  相似文献   
999.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SPMD辅助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发一种表征土壤中憎水性有机污染物解吸及生物有效性的新方法,建立了半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研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解吸行为的方法,利用SPMD分析了多环芳烃菲、芘和苯并[a]芘在3种不同性质土壤中的辅助解吸行为.结果表明,SPMD是一种很好地表征土壤中憎水性有机污染物解吸及生物有效性的手段. SPMD辅助解吸多环芳烃的效率与土壤有机质及多环芳烃性质有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土壤中菲和芘的SPMD解吸率逐渐升高,对于10 mg/kg染毒水平,当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8.68%降低到0.3%时,2种化合物的解吸率分别由56.45%和48.28%上升到接近100%;但是对于苯并[a]芘,粘土表现出明显的滞留能力,在有机质含量(0.3%)很低、粘土含量(39.05%)较高的3号土壤中,苯并[a]芘的解吸率仅有66.97%.不同多环芳烃SPMD辅助解吸率差别很大,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污染物浓度的提高,菲和芘的解吸差异逐渐缩小,而苯并[a]芘与上述2种多环芳烃的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苯并[a]芘具有高度亲脂性,并且分子较大,造成其容易滞留在粘土的微孔及有机质的致密结构中.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泰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环评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明确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力求把区域经济建设等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