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6篇 |
免费 | 59篇 |
国内免费 | 28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7篇 |
废物处理 | 21篇 |
环保管理 | 58篇 |
综合类 | 454篇 |
基础理论 | 104篇 |
污染及防治 | 150篇 |
评价与监测 | 49篇 |
社会与环境 | 37篇 |
灾害及防治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缪会青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9,9(2):50-51
企业的传统安全管理,是以规章制度、责任制来规范人的行为,并以奖罚手段来实现的,主要从“管”的角度出发,形成了“要我安全”的局面。而现代安全管理要求员工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虽然“要我安全”、“我要安全”和“我会安全”之间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差别却很大。“要我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需要,也是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安全观; 相似文献
134.
135.
镉是一种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危害严重的重金属。土壤镉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重点分析了镉污染土壤中镉的来源,镉对动植物、人体的危害,并提出了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6.
10Be是一种典型的长寿命宇宙成因核素,对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规律、迁移形式和赋存状态等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的研究,是利用沉积物10Be记录进行定年和环境示踪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明确10Be在不同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是研究10Be保存性的基础,而10Be在固相和液相介质中的分配系数Kd则主要反映了10Be在固相和液相中的迁移能力,对研究自然界不同沉积物中10Be的迁移性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沉积物中10Be环境示踪研究的有效性。本文尝试总结了大气成因10Be在海洋、河流沉积物和土壤中的赋存状态,分析了10Be分配系数Kd的分布范围及其主要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土壤中10Be的分布特征、迁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为参考实例,对比分析了目前已有对黄土-古土壤序列中10Be地球化学行为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建议未来应从地球化学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黄土地层序列10Be分布特征、浓度变化规律及可能影响因素的综合研究,为黄土10Be示踪研究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7.
为揭示京杭运河上游桐乡段总磷浓度不能稳定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原因,在桐乡段干流布设24个采样点,入河支流布设18个采样点,开展水质加密监测,研究磷污染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基于水质常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以及各主成分因子中强载荷指标与三维荧光组分的相关性分析,对重点河段磷的主要污染源进行解析;并基于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评价主要磷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京杭运河上游桐乡段干流入境水总磷浓度为0.14~0.20 mg/L,沿程监测点5~7、9和21~24有明显变差趋势,最高浓度达0.40 mg/L;部分入河支流水质较差,总磷浓度达到0.44 mg/L。2)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因子,因子1以氨氮、溶解态磷为主要载荷,与类蛋白质组分显著相关,代表生产生活污染;因子2以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态磷、颗粒态氮为主要载荷,与类腐殖质组分显著相关,代表农业源;因子3以颗粒态磷、颗粒态氮为主要载荷,与浊度显著相关,代表码头污染与底泥源。3)运河上游河段的磷污染主要发生在干流监测点5~7和9,主要为码头污染与底泥源,其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贡献率分别为65.9%和31.8%;监测点21~24主要为农业源,其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贡献率分别为34.0%和32.1%;此外,生产生活污染在丰水期也有较大影响,其对监测点5~7和9、21~24的贡献率分别为42.6%、31.8%。
相似文献138.
139.
Changes of microbial composition during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revealed by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alys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iwen LIN Dan LI Siyu ZENG Miao HE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6,10(3):539-547
This study employed 454-pyrosequencing to investigate microbial and pathogenic communities in two wastewater reclama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A total of 11972 effective 16S rRNA sequences were acquired from these two reclamation systems, and then designated to relevant taxonomic ranks by using RDP classifier. The Chao index and Shannon diversity index showed that the diversitie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decreased along wastewater reclamation processes. Proteobacteria was the most dominant phylum in reclaimed water after disinfection, which accounted for 83% and 88% in two systems, respectively. Human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including Clostridium, Escherichia, Shigella, Pseudomonas and Mycobacterium, were selected and enriched by disinfection processes. The total chlorine and nutrients (TOC, NH3-N and NO3-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microbial and pathogenic communities during reclaimed water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processe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isinfectant-resistant pathogens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reclaimed water, since the increases in relative abundance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after disinfection implicate the potential public health associated with reclaimed water. 相似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