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5篇
  免费   1974篇
  国内免费   3995篇
安全科学   2024篇
废物处理   235篇
环保管理   1041篇
综合类   9928篇
基础理论   1968篇
污染及防治   639篇
评价与监测   855篇
社会与环境   925篇
灾害及防治   579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857篇
  2021年   845篇
  2020年   1065篇
  2019年   650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664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992篇
  2012年   1156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1099篇
  2009年   968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983篇
  2006年   939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锂离子电池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对其热性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对锂离子电池放电条件下的热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采集表面温度、电压、热释放速率等参数后对比发现,在可逆热与不可逆热的作用下,电池放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升温。此外,放电处理将导致电池出现更为明显的升温情况,更早发生热失控。最后,经过放电处理的锂电池在外加热源作用进而发生失控的实验过程中有着更剧烈的热失控行为,并最终释放较少的热量。  相似文献   
992.
采用正弦波变化振荡的辐射热流,对热厚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热解和着火过程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数值模拟,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结果表明,表面温度和深度温度随着时间而增加,温度由于周期性的辐射而发生振荡,而振荡幅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衰减;表面温度与深度温度振荡存在时间延迟;着火时间随着热流振荡周期的增大而减小,主要由于平均热流密度随着周期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993.
与生活垃圾协同焚烧是污泥处置中最有前景的处置方式,但其对焚烧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尚未明确。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炉开展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市政污泥的试验,研究掺烧5%、10%和15%的市政污泥时焚烧烟气中酸性气体、烟尘、重金属和二噁英等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单独焚烧生活垃圾的对照组相比,在各掺烧比例下,烟气中SO_2、HCl、NO_x及烟尘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均未超过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限值;Cu、Hg排放质量浓度明显下降,Cr、Cd波动下降,Pb在高掺烧比时仍远低于限值,Ni增长幅度小于15%;二噁英总量升高,但仍符合标准限值。因此,在掺烧比例不超过15%的情况下,焚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仍在安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3种污泥预处理方法(表面活性剂处理、碱处理、Fenton处理)对污泥过滤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种预处理方法,使污泥过滤脱水性能最佳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投加质量比为50 mg/g,NaOH质量比为150 mg/g,Fenton试剂Fe~(2+)与H_2O_2的投加比n(Fe~(2+))∶n(H_2O_2)为1.5。3种预处理方法对污泥均有一定破解作用,其中由于Fenton反应的强氧化性,污泥破解率最大,污泥粒径减小了近50%,释放的溶解性COD(SCOD)最高(786.88 mg/L)。Fenton处理后的污泥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TB-EPS)及TB-EPS中蛋白质和多聚糖的量减少得最多。此外,还分析了3种预处理方法脱水效率与速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5.
高黏度污泥螺带螺杆搅拌混合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处理过程通常需要加入添加剂,而高黏度污泥流动性差,搅拌混合是一个难点。选用螺带螺杆搅拌器加添加剂搅拌高黏度污泥,用Solid Works软件几何建模后,将模型导入Gambit划分网格,结合Fluent软件选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分别对双螺带螺杆搅拌器与单螺带螺杆搅拌器下的污泥与添加剂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比了两种搅拌桨的混合时间、体积分数流场分布及混合效率,分析了不同加料区域的影响,并将搅拌功率模拟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螺带螺杆搅拌器适用于高黏度污泥的搅拌且双螺带螺杆搅拌器混合时间更短,体积分数流场更快趋于稳定且混合效率更高;最佳加料区域为搅拌槽的中部。  相似文献   
996.
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概念与发展背景.指出环境信息化要实现从“数字环保”到“智慧环保”的跨越,物联网技术是实现跨越的基础.提出,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的覆盖全国的环保领域物联网平台,实现由“数字环保”向“智慧环保”的转化,将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程.“十二五”期间,从总量减排四项约束性指标和固废、危废监管等重点领...  相似文献   
997.
高密度电法在原位修复土壤过程中的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ERT)对上海市某有机污染场地土壤污染原地修复进行研究,通过持续监测药剂注入前后电阻率的改变来推断药剂和污染物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药剂扩散的影响半径介于2 m~4 m之间;其影响深度根据注药点和土壤渗透性差异而有所不同,在16 m处注药的影响深度大于监测深度20 m,ERT技术在监控原位注入修复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8.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older drivers’ driving patterns during a customized on-road driving task were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real-world driving patterns.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eight participants (male: 68.80%; mean age?=?81.52 years, SD?=?3.37 years, range?=?76.00–96.00 years) completed a customized on-road driving task that commenced from their home and was conducted in their own vehicle. Participants’ real-world driving patterns for the preceding 4-month period were also collected via an in-car recording device (ICRD) that was installed in each participant’s vehicle.

Results: During the 4-month period prior to completing the on-road driving task, participants’ median real-world driving trip distance was 2.66?km (interquartile range [IQR]?=?1.14–5.79?km) and their median on-road driving task trip distance was 4.41?km (IQR?=?2.83–6.35?km). Most participants’ on-road driving task trip distances were classified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real-world driving trip distances (95.2%, n?=?198).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st older drivers were able to devise a driving route that was representative of their real-world driving trip distance. Future research will examine whether additional aspects of the on-road driving task (e.g., average speed, proportion of trips in different speed zones) are representative of participants’ real-world driving patterns.  相似文献   
999.
走滑断层是埋地管道常见的地质灾害威胁,断层作用下管道会发生较大的拉压应变而失效。为得到X80管道的设计应变,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走滑断层作用下管道的应变响应数值计算模型,模型使用壳单元模拟管道,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土壤约束,采用西二线实际工程的管道应变影响参数范围,计算了管道的设计应变;为预测管道的设计应变值,基于以上参数化分析得到的4 817组设计应变结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管道设计应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预测准确性良好,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为断层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应变设计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究单轴应力作用下煤氧化和传热特性,利用自制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对炉体内长焰煤煤样进行程序升温。结合程序升温过程中煤临界温度Tc和Tg,对其进行阶段划分:阶段1为30℃~Tc;阶段2为Tc~Tg。计算了不同单轴应力下2个阶段煤表观活化能和平均耗氧速率。根据能量守恒得出程序升温过程煤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进一步分析煤导热系数与单轴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阶段1单轴应力为4 MPa时为临界轴压,煤表观活化能最大,平均耗氧速率最小;阶段2煤表观活化能和平均耗氧速率随单轴应力增大均呈抛物线变化,单轴应力为2.7 MPa时为临界轴压,煤表观活化能最大,平均耗氧速率最小;阶段1和2煤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均先减小后增大,并且煤导热系数随单轴应力增大呈三次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