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47篇
安全科学   12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748篇
基础理论   143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38篇
社会与环境   85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水系重要的节点和多源污染的重要聚集处.基于国家水专项北运河项目的“源-流-汇”全过程污染防控思路,沙河水库课题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水生态功能为目标,统筹“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水动力”,识别和诊断其主要问题,研发与集成面向沙河水库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与水生态修复关键技术;通过水位调控和工程示范,形成了适于非常规水源补给的城市河道型水库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综合集成技术,支撑了沙河水库水环境质量改善及水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建设,促进了沙河水库水质改善和水生态功能提升,并支撑“北京市昌平区沙河湿地公园”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  相似文献   
812.
我国SO2排放总量控制方法探索与初步评估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我国SO3排放总量的控制方法以及大气网络输送理论在总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大气SO2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结果做了初步评估,给出了我国2010年SO2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甘肃、新疆、青海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除外)。  相似文献   
813.
Al13形态在混凝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铝的水解形态转化角度考察了铝盐在高碱度和高有机物浓度水体中的混凝行为.结果表明,铝盐的混凝效能是与混凝过程中的Al13含量成正比.高投药量时氯化铝(AlCl3)既可以有效调节水体pH值又能在混凝过程中原位水解产生较多的Al13形态,因而混凝效能要高于聚合氯化铝(PACl).在铝盐混凝中,调节pH值到6~7之间可以控制铝形态分布从而达到提高混凝效能和减少残留铝的目的.在调节pH值强化混凝的方法中使用传统铝盐的效果要好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814.
为研究生物炭添加(B0:0 t·hm-2、 B20:20 t·hm-2、 B40:40 t·hm-2)和地膜覆盖(FM:覆膜、 NM:不覆膜)对菜地N2O排放的影响,以西南大学农场内辣椒-萝卜轮作菜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为期1 a的田间原位观测.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NMB0(CK)和FMB0、 NMB20和FMB20、 NMB40和FMB40.结果表明,FM显著提高辣椒季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P<0.05),而对萝卜季土壤环境因子均无显著影响.与NM相比,辣椒季FM分别对B0、 B20和B40处理下的N2O排放提高了52.87%、 52.97%和52.49%(P<0.05),但萝卜季FM对N2O排放无显著影响.生物炭对辣椒和萝卜季土壤环境因子均无显著影响.萝卜季生物炭添加减少了28.76%~67.88%的N2O排放(P<0.01),辣椒季生物炭添加对N2O排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15.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处理受污染的水库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高锰酸钾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受污染水库水效能.进行生产性试验对比了投加高锰酸钾前后处理水浊度、颗粒物、CODMn及藻类的去除效果,并对高锰酸钾强化除污染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钾使得澄清池平均出水浊度由4.490NTU降低至3.995NTU;出厂水平均浊度由0.670NTU降低至0.463NTU;颗粒物去除率由71.72%提高至83.86%;澄清池出水平均CODM。由3.21mg/L降低至2.86mg/L;出厂水平均CODM。由2.99mg/L降低至2.62mg/L;藻类总数去除率由36.49%提高至71.27%.且藻类种属也相应减少。高锰酸钾能有效地强化受污染水库水中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能,显著地提高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816.
潮汐循环对水体理化特征的短期影响是潮汐河口各种理化参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崇明东旺沙堤外低潮滩和东海农场低潮滩采样及环境因子分析,发现崇明东滩各环境因子之间(除浊度外)相关性较好,均呈宽 "U"型变化;东海农场各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较差,变化不一致,且盐度、电导率变化与崇明东滩变化相反;受潮汐循环影响,崇明东滩涨潮初期各形态氮有明显释放过程,而东海农场的近底层水体在涨潮初期NH4 -N急剧下降,NOX--N缓慢下降;无论是在崇明东滩还是在东海农场,营养盐浓度受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整个潮汐循环过程中总无机氮(TIN)与盐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这与整个长江口近岸水体的营养盐负荷相一致,长江上游淡水带来的高负荷营养盐流经河口进入海洋.  相似文献   
817.
以Mn(Ⅱ)与Pd(Ⅱ)为催化剂的吸收净化溶液对黄磷尾气中的PH3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研究。考察了混合气中02浓度、温度、入口PH3浓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变化与磷化氢净化效率曲线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中较佳的氧含量为5%;在20℃至75℃范围内,低温对催化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入口浓度和低气速均有利于对PH3的净化;吸收液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PH3产生的PO4^3-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818.
以Ce-BDC为原料,在空气和N2的氛围中煅烧形成的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使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 对其微观形貌结构、元素组成、官能团特征、晶型结构分别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吸附拟合实验考察了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性能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2种衍生碳。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 Langmuir等温线模型。Ce-BDC-400(A)和Ce-BDC-400(N)对氟离子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且对氟的吸附过程是放热反应。Ce-BDC-400(A)和Ce-BDC-400(N) 对氟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0.6 mg·g−1和155.1 mg·g−1。Ce-BDC-400(A)和Ce-BDC-400(N)在宽 pH (3~10)范围内具有优良而稳定的除氟性能,并在实际水体处理中显示出优异的除氟性能。  相似文献   
819.
基于复配胶团的强化超滤处理含镉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胶团强化超滤法(MEUF)水处理中,为减少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降低渗透液二次污染,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23)单醚(brij35)、辛基酚聚氧乙烯(9)醚(Tritonx-100)与SDS分别复配,考察了复配情况下表面活性剂胶团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对2种复配胶团的强化超滤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EUF处理含镉废水时,brij35、Tritonx-100均对体系具有良好的复配效应.从对Cd2+的截留率看,当复配摩尔比<0.5时,brij35的复配效应优于Tritonx-100;当复配比>0.5时,两者的复配效应接近.从降低渗透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和保持较高的渗透通量、较小的膜污染阻力3方面考虑,采用Tritonx-100复配优于brij35.  相似文献   
820.
Intact sediment cores and wet/dried surficial sediments sampled from the two sublakes in Taihu Lake, Meiliang Bay and Wuli Lake, were incubated in the laboratory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resuspension on internal phosphorus loading by simulating different resuspension events.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SRP) release from undisturbed core sediment sampled in the Meiliang Bay and Wuli Lake in July 1998 was 1.53 mg/m2 and 2.24 mg/m2 within 4 days, respectively. However during one hour 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resuspension, SRP increased by 0.041 mg/L and 0.077 mg/L in the above cores, which indicate that a typical resuspension event in the lake would be accompanied by the release of 10.77 mgSRP/m2 and 23.1 mgSRP/m2, respectively. The internal phosphorus loading induced by resuspension is estimated to be 8-10 times greater than the release from undisturbed sediment. SRP release from the dried sediments during simulation of resuspension wa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disturbing intensity. Only when the wind strength gets to certain level, the influence of wind speed on phosphorus release appears significant, indicating that an exchangeable P pool, capable of altering equilibrium conditions in the lake areas, is built up under strongly wind-exposed resuspension ev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