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7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20篇
综合类   661篇
基础理论   453篇
污染及防治   107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10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6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1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北固山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典型湿地类型之一,沿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其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威胁。然而,目前有关湿地重金属污染的吸附尤其竞争吸附的研究还少见报道。该文以北固山芦苇湿地为对象,采用平衡法对Cu2 、Cr(VI)在湿地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旨在服务于湿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与生物学效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土壤吸附Cu2 、Cr(VI)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二者的表观最大吸附量(xm)分别为36.10g·kg-1和178.57g·kg-1(初始液质量浓度c0<500g·m-3),平均吸附率分别达到99.82%±0.35%和93.17%±1.14%。(2)无论单一吸附或竞争吸附体系,当c0(Cu2 )>250g·m-3时,平衡液Cu2 质量浓度快速升高。(3)c0相等的Cu2 、Cr(VI)竞争吸附体系中,平衡液中Cu2 质量浓度升高,Cr(VI)质量浓度下降;但xm的变化表现为Cu2 增加了2.7倍,Cr(VI)降低了2.4倍。(4)Cu2 、Cr(VI)的竞争吸附体系中,随Cr(VI)初始液质量浓度的变化(c0(Cu2 )恒定),Cr(VI)的xm下降至其单一吸附时的6%;而随Cu2 初始液质量浓度的变化(c0(Cr(VI))恒定),Cu2 的xm仅为其单一吸附时的1/3。  相似文献   
992.
实验采用营养液培养法,设置2,50,100,500和1000μmol&#183;L^-1浓度ZnSO4处理,比较C4植物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和玉米(Zea mays.L)幼苗对Zn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甜高粱对重金属Zn胁迫的敏感性强于玉米,随着Zn处理浓度加大,前者幼苗苗高、根长、单株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的下降幅度及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幅度皆大于后者,玉米对Zn胁迫的耐受性强于甜高粱。在处理浓度达到500μmol&#183;L^-1之前,甜高粱和玉米体内吸收的Zn随处理浓度加大显著递增,达500μmol&#183;L^-1之后,玉米根系积累的Zn不再明显增加。在处理浓度达到和高于100μmol&#183;L^-1时,甜高粱由根系向地上部转运的Zn显著高于玉米。甜高粱和玉米对zn胁迫的敏感性差异可能缘于它们的吸收和转运差异。  相似文献   
993.
砖红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生长在两种不同母质的砖红壤上的作物的P营养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以及土壤有效P与Fe、Al、Mn等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玄武岩砖红壤的全P含量虽比浅海沉积物砖红壤高,但其有效P含量却不如后者高,生长在后种土壤上的香蕉、辣椒、桉树的P含量也高于生长在前种土壤上;玄武岩砖红壤的活性Fe、Al、Mn含量显著高于浅海沉积物砖红壤;同一种母质的土壤其有效P含量随土壤活性Si和交换性Ca、Mg的提高而增加;土壤中活性Fe、Al、Mn含量越高,土壤对磷的固定越强,土壤有效P含量越低。同时,植物体内Fe、Al、Mn含量的增加也抑制了植物对磷的吸收,使植株中P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94.
小麦籽粒中镉对锌的拮抗作用与有机肥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不同的镉、锌复合污染水平对小麦籽粒锌吸收的影响及有机肥的调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中外源Zn浓度的提高,小麦籽粒Zn含量显著增加;Cd和Zn复合污染的土壤上,小麦籽粒对Zn的吸收累积除受到土壤中外源Zn水平的影响外,还受到外源Cd的影响,高浓度Cd(100 mgkg-1)减少了Zn在小麦籽粒中的累积,说明Cd对小麦吸收Zn有拮抗效应;施用有机肥显著降低了1000 mgkg-1Zn污染土壤上小麦籽粒Zn含量及1000 mgkg-1Zn与100 mgkg-1Cd复合污染土壤上小麦籽粒Zn含量,而显著增加了500 mgkg-1Zn与Cd复合污染土壤上小麦籽粒Zn含量。因此,有机肥对Cd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上小麦籽粒Zn含量的影响与外源Cd、Zn的浓度组合有关。  相似文献   
995.
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因素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捷  熊必永  张杰 《生态环境》2004,13(4):506-507,511
采用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研究了两个关键因子--化学需氧量与磷的比值和污泥负荷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及其控制.结果表明,原污水中化学需氧量与磷的比值越高,厌氧放磷越多,越有利于除磷;厌氧放磷与厌氧吸收碳源呈正相关;并且,进水化学需氧量与磷的比值的变化对整个系统碳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试验发现,厌氧条件下聚磷菌贮存碳源的多寡并不完全依赖于高能磷酸键水解提供的能量,原污水中化学需氧量越多,越有利于厌氧碳源的贮存.若要达到好的除磷效果,系统的污泥负荷必须控制在0.21~0.5 kg/(kg·d)之间,且污泥负荷越高,除磷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996.
放牧对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甘柴滩夏季牧场集体长期混合(藏系绵羊、牦牛)放牧的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地为对象,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和氯仿熏蒸法对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和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金露梅灌丛和丛间草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较少,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放牧压力梯度的增加,金露梅灌丛和丛间草地,0~25 cm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数量呈降低趋势,其降低程度与放牧压力梯度呈直线正相关.与无放牧金露梅灌丛相比0~25 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最大降幅分别为49.64%、37.76%和46.64%;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碳量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变化为0.85%~0.43%,微生物氮占土壤全氮的0.90%~1.11%,微生物量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较低;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线形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和土壤水分呈显著线形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绿色荧光蛋白分子标记在环境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分子标记是现有遗传标记中最简单方便的一种方法,GFP及GFP突变体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生物膜菌群构架、环境生态学和环境检测生物传感器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8.
A panel of international experts was convened in Madison, Wisconsin, in 2005, as part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rcury as a Global Pollutant. Our charge was to address the state of science pertinent to source attribution, specifically our key question was: "For a given location, can we ascertain with confidenc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sources, and of natural versus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to mercury deposition?" The panel synthesized new research pertinent to this question published over the past decade, with emphasis on four major research topics: long-term anthropogenic change, current emission and deposition trends,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and cycling, and modeling and uncertainty. Within each topic, the panel drew a series of conclusions, which a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se conclusions led us to concur that the answer to our question is a "qualified yes," with the qualification being dependent upon the level of uncertainty one is willing to accept. We agreed that the uncertainty is strongly dependent upon scale and that our question as stated is answerable with greater confidence both very near and very far from major point sources, assuming that the "global pool" is a recognizable "source." Many regions of interest from an ecosystem-exposure standpoint lie in between, where source attribution carries the greatest degree of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999.
遗传算法推求瞬时单位线参数并计算流量过程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城市雨水地表径流模型的目的是推求城市雨水地表径流的流量过程线,从而模拟雨水的地表径流过程。瞬时单位线法是解决模型的一种方法。由瞬时单位线推求S曲线和时段单位线,可以得到城市雨水口径流的流量过程线。瞬时单位线是该过程的基础,求解瞬时单位线参数N和K值是十分重要的。与过去用矩法求解这两个参数比较,介绍了用遗传算法来推求瞬时单位线参数的方法和过程,并验证了遗传算法推求参数的可行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000.
土壤中镉的吸附解吸研究进展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宗良纲  徐晓炎 《生态环境》2003,12(3):331-335
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土壤对镉的吸附解吸的基本研究方法与实验条件。用于吸附解吸实验的土样以通过20目筛为宜,而不同形式的支持电解质及其离子浓度的选择对实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应由实验的具体目的和要求确定合适的实验条件。位于土壤颗粒表面的各吸附点位与镉的结合能的能量高低不一,可将土壤对镉的吸附作用区分为专性吸附和非专性吸附。可用传统的或融入新参数的吸附等温线表达土壤对镉的吸附过程,土壤对镉的吸附性能可用综合因子来形容,如吸附势、吸持率、平均分配系数、Langmuir方程的常数k和Freundlich方程的系数k等表达方式,同时寻找这些综合因子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影响吸附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并就土壤pH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