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75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612篇
基础理论   175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58篇
评价与监测   77篇
社会与环境   71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6 毫秒
821.
本文依据《关于报送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有关情况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从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执法监督体系与环境管理基础设施与条件三个方面评估了我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在“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建设情况。分析得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4个方面的问题:①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仍然不足;②环境管理基础条件远远跟不上步伐;③环境监管人员较少,人才短缺;④标准化达标建设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针对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规划后续实施初步提出提出4点建议:①争取资金,落实职能;②全面推进,重点先行;③落实责任,加强培训;④加强环境基础能力建设,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822.
大气对流层臭氧浓度升高下AM真菌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唯一的开放式空气组分增高(free-air component enrichment,FACE)稻麦轮作试验平台,研究大气对流层O3浓度升高条件下接种外源AM真菌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O3浓度升高处理小麦苗期AM真菌侵染率有升高趋势,而从孕穗期起逐渐显示出对小麦生长的不利影响,收获时植株地上部生物量、株产与千粒重均显著下降(p0.05),分别降低22%、29%和9%,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也下降了37%,但籽粒全N含量从2.2%显著提高到2.6%(p0.05).O3浓度升高条件下接种外源AM菌剂对小麦根系AM真菌侵染具有促进作用,孕穗期AM真菌侵染率与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p0.05),收获时植株受灾程度降低了5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也显著升高(p0.05),虽然小麦产量没有提高,但籽粒全N含量下降到与当前O3浓度处理没有显著差异的水平上.结果表明,O3胁迫下小麦通过提高苗期AM真菌侵染来增强其抗胁迫能力,接种外源AM真菌可以促进小麦营养生长,并可通过改善根系分泌物等来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相似文献   
823.
Air-soil exchange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governing the fat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 novel passive air sampler was designed and tested for measuring the vertical concentration profile of 4 low molecular weight PAHs in gaseous phase (PAHLMW4) in near soil surface air. Air at various heights from 5 to 520 mm above the ground was sampled by polyurethane foam disks held in down-faced cartridges. The samplers were tested at three sites: A: an extremely contaminated site, B: a site near A, and C: a background site on a university campus. Vertical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were revealed for PAHLMW4 within a thin layer close to soil surface at the three sites. PAH concentrations either decreased (Site A) or increased (Sites B and C) with height, suggesting either deposition to or evaporation from soils. The sampler is a useful tool for investigating air-soil exchange of gaseous phase semi-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相似文献   
824.
针对破乳剂成分与结构对油田采出水破乳脱稳的影响机制仍不明确的问题,依据新疆油田二元驱实际采出水组成配制模拟二元复合驱采出水,考察有机破乳剂种类和结构及无机电解质对其破乳脱稳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有机破乳剂的起始剂种类对破乳脱稳的影响较大,起始剂含量具有一定影响,而EO/PO比的影响相对较小.PAC和Al2(SO4)3的破乳脱稳效果最好,投加量500 mg/L时均能将剩余含油量降低到10 mg/L以下;而FeSO4和ZnSO4次之,NH4Cl较差.破乳剂通过电性中和及与HPAM形成的协同絮凝作用,促进了油滴的碰撞聚并,达到了较好的破乳脱稳效果.  相似文献   
825.
以厌氧污泥作为初始接种体,构建了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考察了梯度驯化、直接驯化和间接驯化3种不同驯化方式对MFC降解苯酚及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FC在闭路状态下对苯酚的降解速率比MFC在开路状态下的苯酚降解速率加快10%~20%,说明MFC在产电的同时,可加速苯酚的降解。当以600 mg/L的苯酚溶液为单一燃料,反应68 h后,3种驯化方式下的MFC对苯酚降解率都达到90%以上。相对于其他2种驯化方式,梯度驯化条件最有利于MFC产电性能的提高及苯酚的降解,其最大输出功率为31.3 mW/m2,降解速率提高了7%~20%。  相似文献   
826.
电渗析法处理造纸黑液回收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进行了单阳膜电渗析法从造纸黑液中回收碱液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回收吨碱的电渗析电单耗可稳定在3000kWh左右,比氯碱厂生产烧碱和黑液燃烧法回收碱的能耗都低。当回收终点pH为7时,Na^2+回收率为50%,阳极黑液含Na^+为5000 ̄7000mg/L,可直接回用于生产工段。而本试验所采用的钛涂镣电极使用耐久性欠佳,尚有待改进。但该法仍不失为处理造纸黑液的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827.
王斌  朱雷  宫照恒  王戎  陶澍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7):1345-1350
环境样品分析过程中经常遇到包含未检出值的数据集,这在对含有微量金属和微量有机污染物样本的分析研究中更为常见.目前处理未检出数据的方法通常是忽略或者用0、检出下限的1/2或1/3进行简单替代.然而,当未检出数据比例较高时,忽略或简单替代可能给数据表征带来较大偏差,也不利于更深入的统计分析.为改善对包含未检出数据的分析效果,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统计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这些方法,包括总体均值和方差估计的参数和非参数方法以及关于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界的估计方法.此外,本文利用虚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给出了主要方法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28.
在原地浸矿和稀土边坡稳定性关系研究中,往往忽略了矿层厚度的影响,为此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边坡实例,基于Fredlund提出的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构建考虑稀土矿层厚度的采场边坡在不同注液强度下浸矿饱和液面及孔隙水压力与浸矿时间的关系,研究不同全风化稀土矿层厚度对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矿层厚度不变的情况下,注液强度越高,坡体内浸润线和孔隙水压力增加越快,边坡稳定性下降越快;在一定的注液强度条件下,矿层厚度对浸润线的上升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厚度越大,浸润线和孔隙水压力上升速度也越慢,边坡稳定性下降速度则相应减缓。因此,稀土矿层厚度对稀土边坡渗流场及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著的,稀土采场拟定合理注液强度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29.
系统回顾了大气污染沉降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主要面临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现有大气污染沉降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地面监测、遥感反演等,并在全球、区域与局地等不同尺度上取得系列初步成果.然而,大气沉降成因机制复杂、时空异质性规律显著,现有方法均难以兼顾精度与时空代表性等多方面监测需求,发展新一代监测技术以及多技术集成融合是未来大气沉降精准监测的潜在趋势.深刻了解大气污染沉降监测的研究现状与瓶颈问题有助于进一步系统构建大气污染监测体系、精准感知大气污染多维时空演化的本质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30.
环太湖河流水质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卢少勇  焦伟  王强  甘树  任德友 《环境科学研究》2011,24(11):1220-1225
针对太湖流域所划分的5个污染控制区,对各区共29条主要环太湖河流水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旨在为合理预防和治理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北部重污染控制区内河流污染最为严重,并呈现出北部重污染控制区>湖西重污染控制区>浙西污染控制区>东部污染控制区的趋势. 对比10年来历史数据表明,环太湖河流水质呈好转趋势,但现状仍不容乐观. 入湖河流污染问题依然严峻,而削减氮入河量是太湖入湖河流治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