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05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6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41.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阐述了生物流化床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给出了其算法并编制了相关的程序,对实验中的主要条件:填料填充量、水力停留时间及污泥回流比对污水COD、NH3-N去除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回流比>填料填充量。分析结果对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际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2.
在对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洪灾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洪灾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相关因素,证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可加剧洪灾发生的频率与危害程度,对此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43.
北京市车辆管制前后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于2007年8月15日-20日,在北京市车辆管制期间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共检出84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中所占比例以芳香烃为最高,其次是烷烃.VOCs各类物质的平均质量浓度在车辆限流前后有明显变化,8月15日和16日车辆限流前VOCs平均质量浓度的总和为348.9μg·m-3,限流后8月17-20日VOCs平均质量浓度的总和为150.5μg·m-3,交通限行后VOCs减少了近57%,其中芳香烃和醛酮类降低最为显著,降低比例分别达到55%与67%;烷烃、卤代烃分别降低46%与48%.限行前后VOCs呈现类似的日变化趋势.在2点到4点浓度较高,8点和18点左右出现峰值.整个交通管制期间苯和其它苯系物有着良好的相关性,苯系物具有同源性;甲苯/苯(B/T)浓度的比值为0.49-0.55,几无差别,证明汽车尾气是VOCs首要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344.
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相对准确度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HJ/T76—2001《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标准中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相对准确度计算和相对准确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中的重复性或复现性的假设、B类不确定度的忽略、标准分析方法平均值的采用和偏差检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5.
钙钛锆石和榍石基人造岩石固化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天然锆英石(ZrSiO4)、CaCO3、TiO2和UO2(NO3)2·6H2O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包容铀(质量分数4.5 %)的钙钛锆石和榍石基人造岩石固化体.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其矿相组成和微观结构.采用MMC-1静态浸泡法和γ射线辐照方法测定了其抗浸出性能和抗辐照性能.结果表明,制备钙钛锆石和榍石基固化体的最佳合成及烧结温度为1 290 ℃.所得固化体结构致密,有较好的抗浸出性和辐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46.
近50a中国西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12  
利用1961—2011 年中国西南5 省市113 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 蒸散模型计算了各个站点逐月潜在蒸散和干湿指数,研究了近50 a 来西南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气候整体较为湿润,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呈“东湿西干”的空间分布特征。近50 a 来西南区域的气候有“暖干化”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进入21 世纪以后有进一步加剧的迹象。西南地区干湿季特征鲜明,夏季最为湿润,冬季最干燥。近50 a 来,西南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有两次显著的转变过程,第一次时间点在1992 年前后,此时气候开始湿润化,进入相对湿润期;另一次在2002 年前后,变化趋势由湿润化转为干旱化,进入相对干旱期。降水量是西南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决定因素,日照时数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对干湿状况也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47.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婧  郭晓爽  滕曼  姚雅伟  付强 《环境化学》2014,(9):1514-1521
以PM2.5中金属元素为研究对象,综述了2000—2012年我国在PM2.5中金属的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污染来源解析方法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目前我国普遍面临严重的PM2.5污染,作者提出应系统开展我国PM2.5中金属污染研究,特别要加强针对农村及背景地区的研究;开展PM2.5中金属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加快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单;加强区域污染传输特征研究,以便更好地开展PM2.5的来源解析,为环境管理部门制定大气重金属污染控制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8.
晋江金鸡闸断面是泉州市重要饮用水取水口断面,其水质安全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晋江金鸡闸断面水文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借助水文统计及降雨径流与面源污染关系分析,提出确定不同水平年典型污染物质量浓度年际及年内变化的方法,进而确定面源污染负荷和水质敏感期. 结果表明:从枯水年到丰水年,CODMn、NH3-N、TP的面源污染贡献率随降雨径流量的增多而增大,分别为30%~74%、53%~61%、39%~62%;ρ(NH3-N)和ρ(TP)的年均值随降雨径流量的增大而减小,ρ(CODMn)与降雨径流量关系不密切. 在丰水年、偏丰年及平水年ρ(CODMn)、ρ(NH3-N)、ρ(TP)的年均值变化均较小,而在偏枯年和枯水年变化较大;三者年内变化规律相近,ρ(NH3-N)和ρ(TP)的峰值一般出现在3月、4月,并且峰值大小与年降雨径流量呈反势,ρ(CODMn)峰值及与年降雨径流量关系不明显. 除3月、4月外,ρ(CODMn)、ρ(NH3-N)大多达到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限值,而ρ(TP)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349.
晋江流域工业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预防由于工业企业危险物质泄漏引发的环境突发事故,保护流域水环境安全.本研究选用基于Seveso III指令模型的方法进行流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并对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选择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密集的泉州晋江流域进行了示范研究.利用高程、企业分布、危险物质储存量等数据,得到企业内在风险;叠加区域易受损性后得到子区域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南安市是晋江流域环境风险最高的子区域,风险值高达108,安溪县和泉州市区风险水平居中,晋江市为低度危险子区域.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流域环境风险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350.
柔性时间约束突发事件是对疏散时间强制程度较小的突发事件。为有效处理城市中这类突发事件下的人员疏散问题,在分析柔性时间约束突发事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整的突发事件交通疏散规划框架。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以总的疏散时间最少为决策目标,同时面向私人汽车和公共汽车2种方式,综合考虑成本费用、车辆保有量、道路容量等资源约束条件,建立求解突发事件交通疏散方案的整数线性规划(ILP)模型,并给出有效的求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演示应用模型及算法求解交通疏散规划方案的详细过程。结果表明,应用研究成果求解得到疏散交通工具选择及其路线安排方案,可以实现在一定资源约束下总的疏散时间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