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49篇
安全科学   11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711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82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介绍了膜技术应用在电镀漂洗废水处理与回用中的运行效果及成本分析的实例。将连续膜过滤技术(CMF)用于反渗透的预处理,采用微滤膜在线连续反冲洗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中空纤维膜易堵塞,不能连续工作的难题,保证了系统连续稳定运行。采用一级二段式RO(反渗透)系统,产水率65%,制备纯水180 m3/d,既提高了产水率也可满足生产用水要求。将抑菌剂、阻垢剂、在线监测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系统性、集成性引入连续微滤和反渗透装置,为其应用于废水脱盐深度处理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972.
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对分析是一种新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针对关于确定-不确定系统给出了分析背景下的联系度表达式,由于其联系度概念具有鲜明的辨证性、完整性,成为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方法。应用集对分析法对关中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得出:西安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已达Ⅲ级,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值;咸阳、宝鸡、关中平原、渭南等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Ⅱ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仍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投影寻踪法和物元分析法的结果基本相同。本方法具有概念明确、计算简单,结果合理。该方法为水文水资源的分析、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3.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格局改变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状况。陆地生态系统所固定的碳主要通过呼吸作用返回到大气中,而温度和水分是调节生态系统呼吸的重要因素。ChinaFLUX千烟洲中亚热带人工林通量站夏季雨热不同季而造成的季节性干旱为探讨温度和水分对生态系统呼吸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天然的试验条件。研究利用该生态系统2003-2010年涡度相关和常规气象数据,阐述了生态系统呼吸对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响应特征,对比分析了只考虑温度与同时考虑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模式和年呼吸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异主要受土壤温度的控制,呈现指数响应特征。但是,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对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异起到明显的调控作用。参考温度下的生态系统呼吸(Rref)明显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生态系统年呼吸量为1 289.4±73.9 gC·m-2·a-1,两类模型的估算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生态系统的季节变异上,两类模型估算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考虑温度与土壤含水量的模型更适合模拟遭受干旱胁迫的生态系统呼吸。  相似文献   
974.
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2003年对乐安河沿线12个采样点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污染综合指数法(P)、地积累指数法(Igeo)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分别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根据Igeo,污染水平上游段Cu>Pb>Zn,中游段三者相当,下游段Pb>Zn>Cu,根据RI把乐安河沿线分为源头低生态风险型,上游单一金属高生态风险突出型,中下游多金属高生态风险综合型三种,三种评价方法反应的总体趋势一致,但也有不同之处,应用过程中宜将三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75.
以铁屑和活性炭构建的原电池研究不同电极间距下高岭土中的镉在原电池电场下的电动力学迁移.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电压和电流均逐渐减小.反应后,高岭土的pH值从阳极到阴极逐渐增加.高岭土中镉含量从阳极向阴极逐渐增加,镉的去除率随电极间距的增加而降低,高岭土的pH值愈低镉的迁移效果愈明显.10cm的电极间距高岭土中镉的去除率达77.9%,在50cm的电极间距下镉的迁移作用很小.表明利用铁炭原电池产生的电场可以驱动污染高岭土中镉的电动力学迁移.  相似文献   
976.
“十五”期间总站重点建设工作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总站的职责 ,结合总站的现实条件 ,提出了“十五”期间总站的四大重点建设工作 ,一是加快总站现代化建设步伐 ,建成全国环境质量研究中心、全国环境监测数据现代化监控中心、具有国际水平的环境监测分析测试中心、全国生态环境监测遥感应用中心、全国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五个中心 ,建设现代化的总站业务大楼 ;二是强化监测基础技术的系统研究 ;三是培养监测领域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四是提升总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77.
重庆主城大气降尘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张夏  刘斌  肖柏林  王佳  万达 《环境科学》2020,41(12):5288-5294
为了解重庆主城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风险,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逐月监测了郊区、文教区和居住区等6个功能区的大气降尘,用AAS分析了其中Cd、Cr、Ni和Pb的含量,并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对降尘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气降尘中Cd、Cr、Ni和Pb含量(mg·kg-1)和沉降通量[mg·(m2·a)-1]分别为1.59和0.39、72.68和8.04、20.99和2.41、101.17和10.41,各功能区大气降尘秋季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而各功能区的大气这4种重金属降尘通量总体表现为冬季显著低于其他3个季节.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地累积指数显示,Cd有极高的生态危害和较高的污染,Cr、Ni和Pb造成的生态危害低,且污染也较低,工业居住混合区和交通枢纽具有高生态危害及较高的污染,郊区的生态危害和污染都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78.
万远  胡同  贺彪  杨彪 《火灾科学》2021,30(4):192-201
针对约束环境下的行人疏散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三维动态行人疏散路径优化方法。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拓展建立了三维行人疏散网格模型和三维解空间,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行人视域、路径距离、行人空间分布等多条件约束。引入路径寻优方法(Ant Colony Algorithm)、改进的社会力模型、更新的启发函数和信息素,构建了新的行人路径选择与优化机制。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路径优化需求,模型算法平衡了各出口利用率,提高了行人整体疏散效率,为三维空间下的行人疏散路径优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生成的疏散路径信息有望反馈到地标系统中并有效指导突发情况下行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79.
原位采集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典型农户化粪池排口处的表层土壤及化粪池出水,人工模拟研究区域的典型降水(夏季30 mm·次-1、冬季5 mm·次-1)、气温(夏季27℃、冬季5℃)条件以及排污负荷进行室内模拟土柱实验,测算不同季节、不同天气过程(雨前7 d、雨天3 d、雨后7 d)化粪池排口处土壤对农村生活污水氮素污染物的消减率/增加率,并探讨其消减增加规律.结果表明,排污口土壤TN、NH+4-N消减率、NO-3-N增加率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P<0.05);夏季TN消减率、NO-3-N增加率在不同天气过程(雨前、雨天、雨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夏季NH+4-N消减率和冬季TN、NH+4-N消减率、NO-3-N增加率则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TN、NH+4-N消减率和NO-3-N增加率均需按季节进行划分,夏季TN消减率、NO-3-N增加率还需按天气过程进行划分,夏季雨前、雨天、雨后分别为38.5%、-25.0%、46.0%和478.1%、913.8%、382.0%,而夏季NH+4-N消减率和冬季TN、NH+4-N消减率、NO-3-N增加率则无需按天气过程进行划分,分别为91.5%、50.4%、85.5%和276.0%;夏季雨前、雨天及雨后TN消减率与NH+4-N消减率不相关,但与NO-3-N增加率呈显著负相关,冬季土壤中TN的稳定蓄积是冬季雨前、雨天及雨后TN消减率无显著性差异并保持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且其与NH+4-N在土壤中的稳定蓄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0.
王成辉  闫琨  韩新宇  施择  毕丽玫  向峰  宁平  史建武 《环境科学》2017,38(12):4968-4975
为研究高原地区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选取昆明市草海隧道内大气PM_(2.5)为研究对象,并对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多环芳烃、无机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内PM_(2.5)质量浓度为225.65~312.84μg·m~(-3),是同期环境大气中PM_(2.5)浓度的11~14倍,PM_(2.5)中碳组分所占比重最高,约占总质量浓度的35.73%,其次无机元素占21.78%,离子组分在4.79%~5.52%之间,含量最低的是多环芳烃,占0.25%~0.32%;离子组分中Ca~(2+)和SO_4~(2-)含量较高,占总离子浓度的77.78%~80.17%,显示为地壳来源,其次是NH_4~+、NO_3~-的浓度也相对较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源;草海隧道PM_(2.5)中以分子量相对较大、不易挥发的4、6环PAHs为主,机动车尾气对PM_(2.5)中多环芳烃的贡献十分显著,毒性最强的Ba P浓度是国家规定浓度限值的23~29倍,高原草海隧道大气中存在PM_(2.5)暴露健康风险;隧道大气PM_(2.5)中元素由PCA分析显示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来源占比约61.64%,其次机械磨损排放源占比约为17.49%,最后为轮胎磨损排放源,占比为9.11%;云贵高原大气低压低氧条件下,机动车发动机燃料不完全燃烧几率较高,导致机动车尾气PM_(2.5)中的OC以及PAHs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