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71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9篇
综合类   900篇
基础理论   145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4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71.
以北京部分城市道路扬尘为对象,研究了新型环保道路抑尘剂喷洒前后道路扬尘中PM10和PM2.5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喷洒新型环保道路抑尘剂能够有效降低扬尘中PM10的浓度,对PM10的降尘效果为25%,对PM2.5也有一定的降尘效果,同时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说明该新型环保道路抑尘剂可有效抑尘,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972.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污泥堆肥过程中存在养分损失较大和腐熟度差的问题。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开展大型条垛堆肥,研究辅料参数及翻抛工艺对堆肥过程中C和N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利用Topsis分析筛选最优处理,达到当地污泥堆肥过程中减少养分损失和提高腐熟度的目的。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配比为15%时,全氮损失量最小,为3.67%。硝态氮的质量分数在堆肥阶段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在堆肥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小,在堆肥结束时,堆体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质量分数均随着秸秆配比的增加而减小,质量分数分别为0.99 g·kg−1和0.78 g·kg−1。堆体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随着秸秆配比增加而增加,15%秸秆的有机质的质量分数比10%和5%秸秆的分别增加了10.08%和6.61%;堆肥过程中堆体C/N比整体呈现W型变化趋势,结束时堆体C/N比随秸秆配比增加而减小。种子发芽指数 (GI) 随着秸秆配比增大而增加,当玉米秸秆配比为15%时,种子发芽指数均超过100%。Topsis分析表明,最优条垛式堆肥处理为T7 (15%秸秆配比+5 cm秸秆粒径+常规翻抛) ,是一种适合西北干旱地区的条垛式污泥堆肥方法。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生活污泥条垛式堆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3.
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的组分特征对污水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三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 spectra, 3D-EEMs)结合平行因子(parallel factor, PARAFAC)分析,考察了江西5家工业园区污水厂的DOM组分沿程变化特征及其来源特征。结果表明:工业园区污水厂进水COD/DOC在3.74~8.05,进水中有机物芳香化程度比一般城市污水厂的进水高;各工业园区污水厂处理过程中全部水样的荧光物质均呈现类蛋白质>类腐殖质、腐殖化程度较低的特征,DOM来源主要受到生物源的影响;污水厂对类色氨酸芳香蛋白和类腐殖质有机物的削减效果相对较好(21%~43%),对类SMP有机物的削减效果较弱(0%~3%);类色氨酸芳香蛋白(Ex/Em=235 nm/335 nm;Ex/Em=235 nm/340 nm)和类SMP物质(Ex/Em=285 nm/315 nm;Ex/Em=290 nm/320 nm)为江西五家工业园区污水厂出水中持续存在的DOM。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工业园区污水厂的DOM沿程变化特征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74.
受微通道分离介质再生后截滤残留污染物影响,常规微通道分离效率持续衰减,成为抑制微通道分离广泛高效应用的关键瓶颈。通过开发旋流振荡再生单元,研究了旋流振荡再生强度和振荡再生结构对微通道分离装置过滤介质再生效率的影响,由此集成研发沸腾床分离器,考察了装置对实际含油污水的分离效率,并分析了微通道振荡再生对沸腾床分离的强化原理以及装置的分离经济性。结果表明,当再生强度为5.0 L·(s·m2)−1时、再生15 min后采用轴向振荡再生结构,沸腾床分离器达到最佳再生工况。在最佳再生工况下开展10 m3·h−1实际含油污水连续处理实验,针对油质量浓度为30~200 mg·L−1、悬浮物质量浓度为25~200 mg·L−1的来水,装置出水平均油分和悬浮物质量浓度分别降至11.4 mg·L−1和23.5 mg·L−1,并可在来水最高油质量浓度和悬浮物质量浓度接近50 000 mg·L−1的冲击工况下,确保出水平均油分和悬浮物质量浓度降至15.9 mg·L−1和29.8 mg·L−1。利用沸腾床分离器再生结构中旋流诱导的过滤介质表界面污染物振荡运动,分离过程中截滤残留的油分和悬浮物等污染物被及时脱附,实现颗粒介质表界面彻底更新,确保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以200 m3·h−1规模实际含油污水处理为例,沸腾床分离工艺相对涡凹气浮和溶气气浮的组合工艺,可完全取消化学絮凝药剂消耗且不产生化学浮渣,且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975.
面源污染诱导嘉陵江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异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嘉陵江沉积物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变化,揭示面源污染对嘉陵江水环境的影响,为嘉陵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于2020年12月在嘉陵江面源污染型支流的入江口采集非面源污染样品、面源污染样品和面源污染干扰样品这3种类型沉积物.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嘉陵江不同类型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类型.结果表明:嘉陵江不同类型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多样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沉积物细菌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其次为蓝藻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1%),面源污染导致蓝藻菌门显著减少,促进酸杆菌门显著增加(P<0.05).水解氮、总氮、有机碳和pH值为嘉陵江沉积物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沉积物细菌群落主要涉及到了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和新陈代谢4类一级代谢功能,二级功能在全局及概要图、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18类基因功能方面表现活跃,面源污染诱导了脂质代谢、外源生物降解与代谢、折叠、分类和降解和膜运输等主要二级功能发生异变(P<0.05).综上所述,面源污染造成沉积物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76.
为了解我国河流向海洋汞的输送通量,选取我国沿海10条大型河流的河口作为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沉积物,测定水中不同形态汞,包括总汞(THg)、溶解态汞(DHg)、颗粒态汞(PHg)、总氮(TN)、总磷(TP)和溶解有机碳(DOC)等,测定了沉积物THg和甲基汞(MeHg)等.结合河流的径流量,对陆地经河流向海洋汞的输入量进行了粗略的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十条主要入海河流地表水THg含量为2.79~145.15 ng·L-1,DHg含量为0.61~4.44 ng·L-1,PHg含量为1.28~143.54 ng·L-1.PHg约占THg含量的41%~99%,DHg约占THg含量的1%~35%.表层沉积物THg含量为0.02~0.3 mg·kg-1,MeHg含量为0.04~2.00 μg·kg-1.MeHg百分含量为0.1%~1.2%.沉积物THg、MeHg和 TOC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1).我国主要河流经径流输入THg的入海通量为10.01~29.92 t·a-1,长江是我国河流向海洋汞输送通量的贡献量最大,约占到我国主要河流入海汞通量的58%~69%.本研究基于实测数据的估算值与前人的估算结果对比,我国主要河流的入海汞通量仅占全球入海汞通量0.2%~15%;对比前人对中国河流向海洋汞的输送通量实测结果以及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实测结果在同一数量级,且实测结果比模拟结果更可靠.  相似文献   
977.
综述了国内外土壤砷污染现状,探讨了固化/稳定化修复、土壤淋洗修复、电动修复、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在土壤砷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各自优缺点,并指出土壤砷污染修复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一步研究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需开发新技术并应用于土壤砷污染修复,注重多项技术联合修复土壤砷污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978.
长期对农田进行沼肥灌施对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累积、迁移产生何种影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和研究。选取7—10年灌施沼肥的农田为研究对象,分析耕层土壤中Cu、Zn、Cr、Cd、Pb、Ni、Hg和As的全量及Cu、Zn各形态含量,并对污染水平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持续灌施沼肥改变土壤的EC、pH等理化性质,造成P、K等营养元素和重金属Cu、Zn的显著累积。Cu、Zn平均积累速率分别为5.70~6.15、12.13~18.7 mg/(kg·年)。Cu和Zn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它们同源。外源输入的稀释作用及形态转化使原土壤Cu、Zn赋存形态发生改变。综合污染指数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场土壤重金属均处于警戒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场土壤重金属危害程度整体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Cu、Zn年积累通量分别为10.26~11.07、21.83~33.66 kg/(hm2·年)。预测土壤中Cu、Zn浓度超出风险筛选值时间分别为10.19~11.01、9.16~14.14年。连续多年灌施沼肥将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79.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凤县寺沟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为例,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能够较完整地反映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是一种实用且准确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80.
选取漯河市26辆不同类型车辆开展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采样,分析VOCs源成分谱特征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烷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异戊烷、乙醛、2,3-二甲基丁烷和乙烯;柴油车尾气排放以OVOC和烯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乙烯、乙醛、苯甲醛和丙烯醛。随着累计行驶里程的增加,汽油车烷烃排放增加47.3%,芳香烃排放下降122.4%。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的OVOC和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较高,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国Ⅳ、国Ⅵ轻柴车和国Ⅳ重柴车的源活性因子较高,均为应当优先控制的机动车类型。检车场工作人员VOCs暴露存在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应加强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