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204篇
基础理论   80篇
污染及防治   13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从西洋参种植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有机氯农药降解细菌,将该菌制成固体菌剂,应用于田间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对3a生西洋参的1a生长期内BHC总量的降解率达36.27%~49.90%,DDT总量的降解率达25.19%~35.61%。  相似文献   
142.
磨蚀损坏是泥石流排导槽失效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排导槽底面受泥石流冲刷而产生磨蚀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基于摩擦磨损理论分析排导槽的磨蚀系统特征,以期促进泥石流排导槽磨蚀损坏的机理研究及抗磨蚀结构的研发应用.通过泥石流排导槽磨蚀的野外现象考察和理论分析,总结了磨蚀系统构成、磨蚀影响因素、磨蚀形貌和磨蚀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泥石...  相似文献   
143.
2005年暑假,我们一家三人游览了美国西部的死亡谷。死亡谷位于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犹他三州交界的大沙漠中,呈椭圆形,高山环伺,南北长约30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是一个巨大的地理博物馆,各  相似文献   
144.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国外炉内喷钙脱硫技术的最新发展,综述影响脱硫效率的各种因素.简介芬兰Tampella有限公司开发的LIFAC技术和国外有关利用吸收剂再循环等方式提高脱硫率和钙利用率的研究结果,展望了炉内喷钙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5.
苯二甲酸酯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综述国内外有关苯二甲酸酯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微生物对该类物质的降解与转化,指出:①PAEs已在全球范围的大气、水体、土壤中达到了普遍检出的程度;②微生物能够降解利用PAEs;③PAEs的微生物降解反应速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法方程;④混合微生物的联合代谢作用较纯培养降解PAEs效果好;⑤PAEs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先水解生成单酯与苯二甲酸,然后在好气条件下进行代谢与转化,最终可生成CO2和水。  相似文献   
146.
针对菲污染土壤修复建模的问题,通过对电动力学作用下菲污染土壤的迁移现象的室内模拟实验,确定了影响菲迁移的电渗流、电迁移、对流和弥散4个主要过程,建立了电动力学作用下菲在污染土壤中的迁移模型;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 5.3软件结合迁移模型的各项方程和选取的参数对菲的迁移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孔隙率分别为0.33、0.38、0.43和0.48时,菲的最大迁移率分别为31.89%、34.78%、37.97%和41.74%;当电压从0.5 V·cm~(-1)增加至2 V·cm~(-1)的过程中,电渗流通量增大,最大迁移率可达到44.35%;修复区域的浓度均呈"碗状"分布,模拟计算得到在中间靠近阳极区域的菲的浓度达到最小值2.14 mol·m~(-3),迁移率最大为38%。模拟计算的菲迁移分布结果与实验所得结果相吻合,证明该模型用于电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7.
采用无机陶瓷超滤膜和低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处理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考察了废水中SDBS、MB浓度及废水pH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DBS浓度影响MB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当废水中SDBS浓度为1.20 mmol/L(即2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废水中MB浓度为1.00 mmol/L、废水pH为9.0时,超滤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透过液中SDBS浓度和MB浓度分别为0.06 mmoL/L和0.01 mmol/L,MB的截留率为99.2%,膜通量为309.6 L/(m~2·h).SDBS对MB超滤过程的强化机理主要为MB与SDBS形成结合体析出及SDBS胶束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汞胁迫对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庞欣  王东红  彭安 《环境化学》2001,20(4):351-355
通过营养液培养实验,研究了小麦幼苗在遭受汞胁迫后,地上部及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试验表明:小麦幼苗受到汞胁迫后,地上部及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CAT) 的活性也比对照有所增强,但不如SOD酶变化迅速,表明SOD酶活性是小麦幼苗遭受汞胁迫时比较敏感的生物标记物.但是,小麦幼苗地上部及根系的丙二醛(MDA) 含量仍均比对照显著升高,表明小麦幼苗的膜系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试验同时还反映出,汞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的影响强于对地上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城市污水厂污泥化学调理深度脱水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脱水是当前实际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考察了厦门市集美污水厂剩余污泥经FeCl3和CaO,投加量分别为污泥质量分数的0.5%~0.7%和1.0%~1.5%化学调理前后污泥粒度、形态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变化。结果表明,调理后污泥比阻降低86%,污泥颗粒之间细碎紧密,细菌表面变得粗糙,经板框压滤后含水率低于60%。由三维荧光光谱(three-dimensional emission and excitation matrixs,EEM)光谱分析可知,LB-EPS(loosely bound-EPS)同TB-EPS(Tightly bound-EPS)的荧光峰整体发生红移,出现位于IV区域的色氨酸类蛋白质荧光峰Ex/Em=313/380 nm。FeCl3和CaO的加入一方面破坏了污泥颗粒的细胞结构,使EPS大量溶出,细胞结合水变成表面吸附水;另一方面Fe3+和CaO水解,中和污泥负电荷,通过压缩双电层作用破坏污泥胶体颗粒的稳定,去除表面吸附水,大幅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利于进一步板框压滤脱水。  相似文献   
150.
遥感震害快速定量评估方法及其在玉树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伽师地震、汶川地震遥感定量化灾害评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少量现场调查样本进行遥感解译震害与地面实际震害定量评估的方法,以玉树地震为例,建立了遥感解译震害与现场调查结果的定量关系,并进一步得到了玉树县城结古镇街区的等效震害指数和结古镇综合震害指数,结果显示遥感震害快速定量评估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该模型可应用于建筑物结构类型分布与玉树县结古镇相似的城镇遥感震害评估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