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为开发高性能防护服以提升救援效率,基于人体试验,测量受试者穿戴灭火防护服、半封闭防化服、全封闭防化服以及基础服装(对照组)时静态条件下左右手握力值、疲劳度(RPE)和活动受限程度,通过方差分析、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图、相关性分析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灭火防护服对消防员工效性能影响大于防化服,灭火防护服较对照组握力减小32%、RPE增大54%、活动受限程度增大35倍,且RPE和活动受限程度均与握力呈显著负相关(p<0.001)。研究结果可为消防员个体防护服装设计、测试、性能提升等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消防员生命安全保障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2.
基于CTC-流式细胞仪活性细菌总数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怡雯  杨天  李丹  何苗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9):2511-2515
以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5-cyano-2,3-ditolyl tetrazolium chloride(CTC)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CTC-FCM)的方法,以选择性检测水环境中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菌总数.该方法的原理是细菌与具有氧化还原性的染料CTC发生反应,形成红色荧光物质,被流式细胞仪特异性识别进而可选择性检测活性菌.研究结果表明,CTC染色的最佳反应条件为:CTC浓度为2 mmol·L-1、37℃避光孵育3h.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3个·mL-1.通过比较培养法和CTC-FCM方法检测热灭活后的大肠杆菌,结果表明CTC-FCM方法可准确区分活性菌和灭活菌,且与培养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465).应用CTC-FCM方法检测实际样品,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培养法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8121).本研究建立的CTC-FCM方法可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需求,且检测时间比平板培养法缩短20~40 h,可以用于环境水样中活性细菌总数检测.  相似文献   
33.
从生态抑制型贫困的概念与内涵,形成原因以及措施和政策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生态抑制型贫困研究的最新动态。认为生态抑制型贫困治理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若干具有更广普适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扶贫模式和机制,构建实现减贫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的跨区域合作减贫机制和模式,形成政府引导、多元化主体参与、市场运作的扶贫机制,特别需要加强对连片贫困区域进行针对性研究,为全国其他生态抑制型贫困区域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4.
为了克服氧化铁厦粉尘等杂物滞留在直缝焊管缝内,设计并制作了吸附处理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照成、装置特点厘工作流程等+实际应用表明,这套装置吸附分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5.
用外源H2O2处理拟南芥植株,亚硫酸氢盐修饰后测序法分析胁迫生理中NIT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特征变化,RT-PCR检测该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用100#mol·L-1的H2O2处理3 h后,NIT2启动子区胞嘧啶总甲基化水平与对照差异不大,但对照组CHG(H为C、A或T)和CG位点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5.0%和93.3%,H2O2处理组CHG和CG位点甲基化水平分别为50.0%和96.9%;H2O2处理组CHH位点则表现为甲基化水平升高、降低或去甲基化;H2O2胁迫组拟南芥地上组织中NIT2基因转录水平提高.研究结果表明:NIT2基因的转录应答和DNA甲基化修饰参与了植株的逆境生理过程;氧化胁迫与DNA甲基化改变、基因转录上调同时发生,说明胁迫诱发的活性氧增高可能参与胞嘧啶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转录的调节.  相似文献   
36.
粉煤灰的多环芳烃在海水中的溶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浸泡粉煤灰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用反相高效液体色谱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测定海水浸泡前后粉煤灰中多环芳烃。热电厂粉煤灰在海水中2种溶出结果表明,其粉煤灰在海水中的静态溶出和吸附可逆,PAHs的溶出极少。热电厂粉煤灰倾倒于海水中溶出的多环芳烃对海洋环境污染甚微。  相似文献   
37.
为降低深部矿体开采中冒顶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井下安全开采,采用Q系统分级法、RMR岩体分类和BQ分级法对矿区岩体进行质量评价,结合块体理论和三维有限元分析进路开挖后顶板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部分岩体在进路开挖后顶板处出现较大拉应力集中,抗拉稳定性降低,极有可能出现冒顶事故。针对这类不稳定岩体,提出永久巷道采用锚喷支护,临时巷道采用锚杆穿带支护;并运用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屈服强度理论和安全系数法分析支护条件下进路顶板的稳定性,优化支护结构参数。通过振弦式锚杆应力计收集现场未支护巷道与支护巷道轴向力,得出该支护设计对开挖后岩体变形起到了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为了解采暖期大气PM_(1.0)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采集哈尔滨市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采暖期PM_(1.0)和PM_(2.5)的样品,进而分析其中的水溶性离子(F-、Cl-、NO-3、SO2-4、Na+、NH+4、K+、Mg2+、Ca2+)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PM_(1.0)和PM_(2.5)中的水溶性离子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采暖期间PM_(1.0)和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总和分别为25.4~60.7μg/m~3和38.8~78.0μg/m~3。在PM_(1.0)和PM_(2.5)中NH+4、NO-3、SO2-4占比较高,而F-、Mg2+占比较低。PM_(1.0)和PM_(2.5)中9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为夜间大于白天。在PM_(1.0)和PM_(2.5)中,Mg2+和NH+4、F-和Cl-呈显著相关,说明它们来自相似的污染源,在PM_(1.0)中的K+和Ca2+显著相关,故它们受相似的污染源的影响。根据酸度与各离子的相关性,得出SO2-4和NH+4是控制大气颗粒物酸碱性的主要离子。另外,气象因素对PM_(1.0)和PM_(2.5)的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39.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due to its potential to produce 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N-DBPs). This work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fate of DON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DON and formation of N-DBPs were evaluated along the water treatment route (i.e., pre-ozonation and biological-contact oxidation, delivery pipes’ transportation,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sand filtration, post-ozonatio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ultrafiltra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DWTP).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DON was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ation, three-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LC-OCD (Liquid Chromatography-Organic Carbon Detection), total free amino acids. A detailed comparison was made between concentrations and variations of DON and DIN affected by seasons in the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Regardless of seasonal variation in raw water concentration, the DON removal trends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 processes remain constant in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ed to other treatment processes, pre-ozonation and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exhibited the dominant DON removal in different seasons, i.e., 11.13%-14.45% and 14.98%-22.49%, respectively. Contrary, biological-contact oxid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negatively impacted the DON removal, in which DON increased by 1.76%-6.49% i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This may be due to the release of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s (SMPs) from bacterial metabolism, which was further validated by the rise of biopolymers in LC-OCD.  相似文献   
40.
李健  徐艺  刘亦文 《灾害学》2022,(1):147-150+157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提高京津冀应急预案质量,通过构建PMC指数模型来评价该地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预案优化提供建议。选取京津冀5项代表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研究样本,首先,基于对预案文本的挖掘与分析以及借鉴已有研究关于应急预案评价指标的设定,建立了包含9个一级变量和57个二级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测算得出各个预案的PMC指数分值,据此对每项预案进行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5项预案的PMC指数均值为7.89,根据评级划分标准,5项预案总体表现良好,其中2项等级为优秀,3项等级为良好。除了在事件分类分级标准、恢复与重建这两个一级变量上没有失分外,在其他一级变量上都有失分,具体可以依据二级变量在这几个方面实施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