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8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1931篇
安全科学   627篇
废物处理   239篇
环保管理   517篇
综合类   3909篇
基础理论   96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61篇
评价与监测   373篇
社会与环境   316篇
灾害及防治   25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15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介绍了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社会生态化。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内容和对策。  相似文献   
982.
李克斌  罗倩  魏红  张涛  陈经涛 《环境科学学报》2010,30(11):2242-2249
为了明确影响Cu2+/吡啶/H2O2对模拟染料(DR4BE)废水脱色的主要因素,采用动力学分析、正交和Box-Behnken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溶液pH、Cu2+、吡啶、H2O2浓度及Cu2+、吡啶和H2O2组合对初始脱色速率常数和最终脱色率的影响.同时,采用自由基抑制、H2O2催化分解实验探索了Cu2+/吡啶/H2O2对染料的脱色机理.结果发现,Cu2+/吡啶/H2O2能有效使DR4BE快速脱色,脱色效率远高于Cu2+/H2O2;pH是影响初始脱色速率最重要的因素,吡啶、Cu2+及pH是影响最终脱色率最重要的因素;溶液pH在7.0左右时有利于该脱色过程的快速进行.Cu2+与吡啶的交互作用相对较强,吡啶、Cu2+与H2O2的交互作用相对较弱.羟基自由基氧化是Cu2+/吡啶/H2O2对染料DR4BE初始快速脱色的主要机理.研究结果还表明,Cu2+/吡啶/H2O2体系可用于中性条件下染料废水的快速脱色处理.  相似文献   
983.
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类型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东江干流河滨带植物群落类型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其空间分异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野外调查所获90个样地数据资料,结合应用了TWINSPAN、DCA、CCA等数量分析方法。调查中共发现样内植物56科187属271种;TWINSPAN分类将该90个样地归并划分为15个群丛;DCA排序的第一轴的累积变异量为9.3%,前两轴的累积变异量为15.8%;CCA排序前两轴对物种-环境关系的解释量为62.6%;DCA、CCA排序分析揭示了群落在上、中、下游的分布情况,以及这些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温度、人类干扰强度、土壤含水量等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84.
To assess the aquatic ecosystem safety for silica (SiO2) nanoparticles (NPs), the growth inhibition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s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in logarithm growth phase exposed to SiO2 NPs and SiO2 bulk particles (BPs) suspensions were measured. SiO2 NPs with 10-20 nm diameters were found to be toxic. The 20%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20) values for 72 and 96 hr were 388.1 and 216.5 mg/L,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chlorophyl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moderate and high concentratio...  相似文献   
985.
A series of single-phase T-structured NdSrCu 1-x Co x O 4-δ with oxygen vacancies and T -structured Sm 1.8 Ce 0.2 Cu 1-x Co x O 4-δ (x: 0–0.4) with oxygen excess were prepared using ultrasound-assisted citric acid complexing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chniques such a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NO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NO-TPD).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se materials were evaluated for the decomposition of NO. It was found that the NdSrCu 1-x Co x O 4-δ catalysts were of oxygen vacancies whereas the Sm 1.8 Ce 0.2 Cu 1-x Co x O 4-δ ones possessed excessive oxygen (i.e., over-stoichiometric oxygen); with a rise in Co doping level, the oxygen vacancy density of NdSrCu 1-x Co x O 4-δ decreased while the over-stoichiometric oxygen amount of Sm 1.8 Ce 0.2 Cu 1-x Co x O 4-δ increased. The NO-TPD results revealed that NO could be activated much easier over the oxygen-deficient perovskite-like oxides than over the oxygen-excessive perovskite-like oxides, with the NdSrCuO 3.702 catalyst showing the best efficiency in activating NO molecule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1.0% NO/helium, 2800 hr -1 , and 600–900°C,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O decomposition followed the order of NdSrCuO 3.702 NdSrCu 0.8 Co 0.2 O 3.736 NdSrCu 0.6 Co 0.4 O 3.789 Sm 1.8 Ce 0.2 Cu 0.6 Co 0.4 O 4.187 Sm 1.8 Ce 0.2 Cu 0.8 Co 0.2 O 4.104 Sm 1.8 Ce 0.2 CuO 4.045 , in concord with the sequence of decreasing oxygen vacancy or oxygen excess dens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concluded that the higher oxygen vacancy density and the stronger Cu 3+ /Cu 2+ redox ability of NdSrCu 1-x Co x O 4-δ account for the easier activation of NO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O decomposition over the catalysts.  相似文献   
986.
水上溢油鉴别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溢油鉴别是溢油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取证手段,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溢油鉴别体系及最新溢油鉴别方法研究情况,对国内主要鉴别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对比.认为应把这些单一的、孤立的溢油鉴别技术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发展成系统的、快速的、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比对的、支持溢油应急决策的集成化技术.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对测定海水中硫化物的分析方法进行改进和优化处理,解决了一直困扰海水中硫化物测定的回收率偏低和相对标准偏差较大的问题,经过反复实验,硫化物的回收率可提高到9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2.6%.  相似文献   
988.
以武汉加多宝饮料公司王老吉茶饮料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介绍了茶饮料类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要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其他茶饮料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9.
基于批式呼吸计量法的溶解性COD组分划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批式好氧呼吸计量法结合溶解性慢速水解COD(SH)水解动力学拟合提出了溶解性COD(SCOD)的组分划分方案.上海2个污水处理厂进水的SCOD组分划分结果表明,A厂沉砂池出水(典型生活污水)的SCOD中含有43.5%~58.6% SH、 21.8%~35.2%易生物降解COD(SS)和15.4%~30.9%溶解性惰性COD(SI); B厂沉砂池出水(长距离输送的合流制污水)SCOD中含有34.5%~45.2% SH、 29.3%~37.7% SS和25.6%~31.2% SI. 9组不同水样的试验拟合结果表明,一级动力学能够很好地描述SH的水解过程,A厂和B厂进水SH的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8.00~39.77 d-1和26.48~29.52 d-1.该组分划分方案能够实现SS积分区域的理论划分,并消除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对SI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0.
深圳市清水河垃圾焚烧厂周围地区优势植物的汞污染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研究垃圾焚烧厂对周围植物的汞污染状况,分析了深圳市清水河垃圾焚烧厂周围优势植物茎叶以及土壤的总汞浓度.结果表明,该垃圾焚烧厂周围的优势植物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汞污染,叶总汞浓度为0.0309~0.2467 mg.kg-1,平均值为0.0948 mg.kg-1,所选择的6种优势植物叶总汞的浓度:台湾相思豺皮樟马占相思大叶相思木荷梅叶冬青;茎总汞浓度为0.0074~0.1196 mg.kg-1,平均值为0.0417 mg.kg-1.同种植物茎叶总汞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植物茎叶的总汞浓度与土壤总汞浓度并无显著相关性;在该垃圾焚烧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距污染源的距离和地形差异共同对烟气扩散浓度产生影响,而植物茎叶总汞浓度变化则与烟气扩散浓度的空间分异格局基本吻合.上述结果充分证明,本研究区内烟气-叶的交互作用在植物与环境的汞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