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21篇 |
免费 | 1209篇 |
国内免费 | 243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156篇 |
废物处理 | 118篇 |
环保管理 | 633篇 |
综合类 | 5668篇 |
基础理论 | 948篇 |
污染及防治 | 465篇 |
评价与监测 | 414篇 |
社会与环境 | 563篇 |
灾害及防治 | 3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4篇 |
2023年 | 194篇 |
2022年 | 465篇 |
2021年 | 524篇 |
2020年 | 585篇 |
2019年 | 365篇 |
2018年 | 405篇 |
2017年 | 490篇 |
2016年 | 390篇 |
2015年 | 439篇 |
2014年 | 406篇 |
2013年 | 543篇 |
2012年 | 666篇 |
2011年 | 631篇 |
2010年 | 615篇 |
2009年 | 576篇 |
2008年 | 517篇 |
2007年 | 534篇 |
2006年 | 545篇 |
2005年 | 399篇 |
2004年 | 255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37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根据2015年度大鹏湾近岸海域5个海洋环境浮标的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大鹏湾海域海水中叶绿素a(Chl a)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水质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鹏湾Chl a含量在春、夏、秋季较高,而冬季较低,实测最大值为82.23 μg/L;受水动力环境及陆源排放影响,终年沙头角附近海域的Chl 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域。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鹏湾海域Chl a含量与水温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与盐度不存在显著意义的相关关系。总体来看,Chl a含量的时空分布受陆地径流、外源输入和养殖环境状况等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92.
以2015年8月对深圳近岸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毒性及致畸性当量和效应区间低、中值法、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等分别进行PAHs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深圳近岸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干重)范围为(227.51~3897.42)×10-9。PAHs的毒性当量和致畸性当量相对于世界范围内沉积物来说,处于较低的毒性水平和致畸风险状态。深圳湾海域大沙河口附近的表层沉积物对海洋生物可能产生中低毒性,整体生态风险处于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993.
基于GIS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系统本着服务矿山、建设数字化矿山的原则,目的是实现矿山安全信息的收集、管理、可视化分析,针对不同的管理层人员的需求提供相关服务,给决策者提供安全策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显示、分析能力.并结合网络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能很好地实现矿山安全管理系统的各种功能。例如:安全人员人工检测或自动监测仪器检测的数据,经过系统处理后在地图上相关区域标示安全等级和基本安全情况,通过系统的近似分析优化生产区避难所的选址、设置应急路线等。 相似文献
994.
995.
当前在环境规划编制中,存在对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弱化分析的倾向,导致环境规划科学性和逻辑性不足。面对以PM_(2.5)为特征的复合型空气污染,传统的大气容量计算方法具有局限性。以武汉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武汉市"经济-能源-大气环境"的系统动力学多目标规划模型,不去模拟复杂的大气传输扩散的物理化学过程,而是基于统计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建立了系统中不同变量的动态数量关系,预测了武汉市2016—2030年在3种情景下GDP、PM_(2.5)年均浓度和6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出以GDP-PM_(2.5)达标为约束的大气环境容量和大气环境承载力的阈值,可为制定城市大气中PM_(2.5)污染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了对环境容量与环境-经济发展趋势的同步测算。 相似文献
996.
基于熵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水旱灾害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针对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存在的不足,论文构建了评估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的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依据1985-2013年数据资料,运用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重庆包含在四川中计算)的农业水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估,根据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对中国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评估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面临着较大的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压力;中国农业旱灾风险明显大于农业水灾风险;农业水旱灾害空间风险特征明显;农业水灾高中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农业旱灾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南方地区易出现水灾,而北部地区易出现旱灾,东北地区面临水旱灾害重叠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997.
20世纪90年代,青藏高原地区开始推行草地承包到户制度,但因种种原因,草地承包落实并不彻底,出现了单户利用和联户利用共存的局面。两种利用方式产生的原因及各自对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已有众多研究人员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对这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凝练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对单户利用正面影响和对联户利用负面影响的认识不足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出了未来研究应予以加强的几个方面,尤其需加强单户和联户利用的实证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98.
干旱区绿洲城镇扩张对耕地空间影响及预测——以河西走廊区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城镇是干旱地区人类活动最剧烈、人口集聚度最高、"人—地"关系矛盾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区域城镇与绿洲耕地之间的动态变化及利弊权衡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基于1990—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以典型绿洲城镇河西走廊为研究区,引入Markov和ANN-CA模型对河西走廊城镇用地与耕地的时空动态转换特征与规律展开探索,揭示了城镇扩张对耕地的影响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土地总体以未利用土地和草地为主,城镇用地与耕地仅占区域总面积的0.63%、6.35%,且城镇与耕地面积共同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V"型变化趋势。(2)1990—2015年河西走廊城镇面积扩张了1.53倍,其中15.67%的城镇扩张用地来自耕地占用,其他主要来源于草地,沙漠和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另外,区域内5个地市城镇扩张的耕地占用差异较大。(3)结合Markov与ANN-CA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2015—2030年河西走廊79.77%的城镇扩张用地将来源于周边耕地,且城镇空间扩张方式以外延扩展为主,未来耕地被城镇侵占压力较大。研究结果将为干旱区相似区域空间规划... 相似文献
999.
公共安全事件是特定情境下“时—空—人”多要素交互作用时空过程的结果,国土空间公共安全规划和相应的能力建设是应对公共安全事件长期而重要的抓手。在构建公共安全规划中“时—空—人”互动的研究框架基础上,分别对“预防、预警、应急、灾后”四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和工作重点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土空间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技术方法和保障支撑体系。首先,在内容体系方面,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国—省—市—县—镇等多层级规划编制体系和全国一盘棋的应急响应机制相适应,开展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编制,重点解决面向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方面的空间、设施、应急等方面的规划和管理问题;在技术方法体系方面,构建和完善公共安全事件的时空要素识别与分析、时空过程模拟与预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支撑体系;在保障支撑体系方面,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新基建建设,构建和完善时空可达的公共安全设施体系和公共安全导向下的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受到自然、人为双重影响和威胁,生态风险日益加剧。针对生态风险源、脆弱性以及风险管理能力选取30个评估指标,利用生态风险评估优化模型,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的生态风险,并得出如下结论:青藏高原生态风险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以低和极低生态风险为主,共占研究区面积的55.84%;极高风险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山和极高山地区,中等风险主要分布在高原北部以及高原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区,中、高生态风险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一个“C”字形结构;青藏高原生态风险整体受自然主导因子控制,人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协调和降低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区域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今后规避生态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