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60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55篇
环保管理   108篇
综合类   861篇
基础理论   307篇
污染及防治   347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Sulfonamides (SAs) are one class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tibiotics around the world. Their fate and transport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concern. In this study, adsorption of four SAs—sulfadiazine (SD), sulfamethoxazole (SMZ), sulfadimethoxine (SDM) and sulfamethazine (SM2)—in single-solute and multi-solute systems on sediments of Dianchi (DC) Lake and Taihu (TH) Lake, China was investigated with batch experiments. In the single-solute adsorption system, the Langmuir model and the dual-mode model described the adsorption process better than the Freundlich model. Model fitness was better on DC sediment than on TH sediment. The order of adsorption capacity approximately followed a decreasing order of SDM>SD>SM2>SMZ on both sediments, which was likely attributed to the distinctly different water solubility of the four SAs. In the multi-solute system, the order of adsorption capacity was SM2>SDM>SD>SMZ, which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compound speciation caused by the pH values of the experimental solution. In the multi-solute system, both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adsorption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adsorption of sulfonamides on sediments.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小区域因历史灾情数据缺乏,传统统计模型旱灾风险分析准确度不高的缺陷,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评估小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优点是能以最少的样本最佳地求解风险评估问题,并能反映风险评估的模糊不确定性。最后,用该模型评估了山西省阳泉县2001-2010年的农业旱灾风险指数。结果表明,该方法意义清晰,可供当地防旱减灾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63.
基于Copula的鄱阳湖流域水文干旱频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游程理论识别了水文干旱特征变量,运用Mann-Kendall(M-K)方法分析了水文干旱特征的趋势变化,并运用柯尔莫哥洛夫—斯米尔诺夫方法(K-S法)选出了最适合的8个概率分布函数;引入当前多变量分析中较常用的Copula函数,分析了中国最大淡水湿地鄱阳湖流域主要支流"五河"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联合概率特征,并对引起该流域水文干旱特征频率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对数正态分布是用于研究鄱阳湖流域水文干旱特征的最佳概率分布函数。(2)赣江流域和饶河流域发生的干旱次数最少,干旱历时最长;抚河流域发生干旱次数最多,干旱历时最短。(3)抚河流域的李家渡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发生的频率高于其他地区,饶河流域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发生的频率在鄱阳湖流域是最低的。水利设施和森林覆盖率对干旱烈度降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农业用地的变化对干旱烈度的加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4.
乌梁素海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爽  李畅游  史小红  梁文  张俊  计亚丽 《环境化学》2012,31(10):1555-1561
以乌梁素海沉积物中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对9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d、Cr、Hg和As7种重金属总量和各形态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方法对重金属总量和各形态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中Hg在全湖的潜在生态危害参数Eir(Eir=215.04)处于高潜在生态风险,全湖生态风险性综合指数RI为294.60,虽然处于中潜在生态风险,但是其值接近较高潜在生态风险.不同形态重金属中除残渣态(B4)以外,(B1+B2+B3)3种重金属形态之和在全湖的潜在生态风险性综合指数RI为122.34,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其中重金属Hg(Eir=92.20)的污染最为突出,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65.
全球化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生态环境》2012,(6):1184-1188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创新,生态伦理学研究推动了将道德延伸到自然界,通过协调各方利益,规范人类的环境态度和行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保证人类整体事业的繁荣。生态学所描述的仅仅自然界的自然生态,虽然其基本原理为生态伦理学所吸纳,但后者并非生态加伦理如此简单而已,它的研究对象更为广阔,也更为复杂。人始终是伦理学关怀的主体,其出发点是人,最终的对象也必然是包含人在内的整个自然。在伦理学层面上,人首先是社会性的,其次才是生物性的,在这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便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伦理的思想若要深深扎根当前所有人的心中,必须首先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使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以生态伦理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21世纪继往开来的中国的生态伦理学应该具有清晰的价值定位,不仅需要超越生态学的全自然视角,突出人的社会性,而且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构建自己的生态伦理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66.
辽东湾大凌河口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微生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天然湿地的微生物资源及群落结构缺少研究。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辽东湾大凌河口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其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RDA)方法考察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共设定7个站位采集土壤样品,直接提取样品中微生物的总DNA,以巢式PCR扩增细菌16S rDNA-V3区片段,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离片段,研究河口区湿地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辽东湾大凌河口区土壤具有较为丰富的细菌种群,主要包含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几大类门,且同一季节采集的样品在聚类分析图上聚类成簇。RDA分析表明,土壤的温度与盐度2个变量分别解释了6.5%、2.3%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表明大凌河口区土壤的群落结构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温度的影响略大于盐度。  相似文献   
967.
作为水环境容量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参数选值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以珠江三角洲西北江网河区的感潮河道为例,在考虑潮位、污染源概化方式、设计流量、综合衰减系数、本底水质浓度参数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感潮河网一维水动力和水质模型,分析和探究感潮河道不同参数对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从而为感潮河道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参数选值提供一个理论和经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感潮河道的水环境容量与潮位呈现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某些潮位变化时段,水环境容量的相对降低幅度会大于潮位的相对下降幅度,说明水环境容量会受到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对于不同参数变化下的水环境容量,顶点排放远大于均匀和中间排放,而均匀和中间排放比较接近,这主要与不同污染源概化方式所引起的污染物稀释衰减程度有关。在不同的污染源概化方式下,设计流量、综合衰减系数和本底水质浓度的变化对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会不同,当COD综合衰减系数的取值≥0.28 d-1时,设计流量对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会变得很小;当COD本底水质浓度的取值在22 mg·L-1前后,设计流量和综合衰减系数对于水环境容量的影响会产生较大的差别。故在对感潮河道水环境容量的参数进行选值时,要注意参数变化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8.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y for modeling random environmental spatial-temporal fields that allows simulated data (numerical-physical model output) to be combined with measurements made at fixed monitoring sites. That theory involves Bayesian hierarchical models that provide temporal forecasts and spatial predictions along with appropriate credibility intervals. A by-product is a method for re-calibrating the simulated data to bring it into line with the measurements for certain applications. While the approach covers a broad domain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addresses a field of particular importance, ground level ozone concentrations over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USA. A univariate model is developed and illustrated with hourly ozone fields. A multivariate alternative is also provided and illustrated with daily concentration fields. The forecasts and predictions they provid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other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969.
椰壳基活性炭吸附高氯酸盐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高氯酸盐污染物椰壳基活性炭吸附的最佳工艺参数,以高氯酸铵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L25(5)4正交试验考察活性炭投加量、温度、pH值、高氯酸盐初始浓度等参数对活性炭吸附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lO4-的去除率随着活性炭投加量的增加、ClO4-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偏中性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去除率,高温不利于活性炭的吸附反应。最佳工艺参数:活性炭投加量为0.4 g/L,pH为中性,温度为25℃,高氯酸盐初始质量浓度为2 mg/L。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对ClO4-的吸附率为74.87%。  相似文献   
970.
鼓风机房的噪声特性与噪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制药厂鼓风机房现场噪声测量的基础上,对机房的噪声特性和噪声源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噪声特性的吸声和隔声方案。在该方案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提出在电机和鼓风机的基础下面安装弹簧隔振器、使用金属软管进行管道隔振的补充方案。测试表明,补充方案是有效的控制措施,降噪效果明显,能完全满足厂家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