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2篇
  免费   1600篇
  国内免费   374篇
安全科学   383篇
废物处理   244篇
环保管理   379篇
综合类   3077篇
基础理论   1003篇
污染及防治   1480篇
评价与监测   246篇
社会与环境   277篇
灾害及防治   187篇
  2025年   16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37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81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研究了环境空气中汞浓度的直接测定方法。利用金汞齐富集-便携式测汞仪对环境空气中的汞进行直接测定,具有简便、快捷、不使用化学试剂的优点。经测试,该方法在0~180 ng/m^3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浓度为5 ng/m^3。  相似文献   
902.
    
This paper uses a prediction mode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based on the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field .The model, which was tested and calibrated by the field observated data ,satisfactorily simulated the field conditions in land treatment system of wastewater . Particularly , the model can provide the reliable pollution prediction of heavy metals , organisms and nitrogen . The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groundwater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land treatment system in the region of North China . The calibration of the model showed tha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tested and predictive data of Cr6+. As3+, organism and NH4+ could reach 0.990, which proved that the model possessed the realistic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design and use of wastewater land treatment systems .  相似文献   
903.
周庆  陈杏娟  郭俊  孙国萍  许玫英 《环境科学》2013,34(7):2855-2861
以脱色希瓦氏菌(Shewanella decolorationis)S12为实验菌株,研究了零价铁(ZVI)存在条件下微生物的厌氧偶氮还原特性及其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ZVI可显著促进菌株S12的厌氧偶氮还原速率.培养30 h后含有20 mmol.L-1微米级ZVI和S12菌的培养体系中,菌株S12对1 mmol.L-1苋菜红的脱色率达100%,比不含ZVI的S12菌培养体系和只含ZVI的体系的偶氮还原率分别提高了23.16%和94.66%;在额外含20 mmol.L-1甲酸钠的培养体系中,ZVI的存在也使S12菌对苋菜红的脱色率提高了20.54%.此外,ZVI的存在可显著提高培养体系对偶氮染料的耐受能力.在投加ZVI和菌株S12培养体系中,连续批量投加浓度为1 mmol.L-1的苋菜红可在276 h内实现11次有效脱色,而不含ZVI的S12菌培养体系中只能实现3次有效脱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ZVI与菌株S12协同培养体系的最适反应pH为9.0,最适ZVI投加量为60 mmol.L-1.与毫米级和纳米级ZVI颗粒相比,微米级ZVI颗粒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利用ZVI协同促进偶氮染料的生物治理效果提供科学参数.  相似文献   
904.
采用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 Linn.)和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共生培养的实验方法,通过追踪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苦草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大于10 g/L时,苦草对铜绿微囊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苦草质量浓度为10、20和40 g/L时,第15天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分别为63.3%、94.7%和99.8%,培养过程中,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逐渐减少,而SOD、POD活性及MDA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苦草释放的化感物质在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后能够明显抑制铜绿微囊藻SOD和POD的活性,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促进叶绿素的分解,从而导致藻类死亡,这是苦草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5.
抗生素和纳米银因在各自领域的大量应用而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中,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微生物群体构成联合暴露的风险,但是二者对细菌生长和耐药性的联合作用,目前受到的关注较少。本研究测定了两种抗生素(四环素和氯霉素)以及纳米银(10—15 nm)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及对细菌抗性突变的诱导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对细菌的联合毒性呈现协同效应,但是二者联合作用下细菌对利福平的抗性突变频率显著降低。DNA测序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编码利福平靶标蛋白的rpoB基因发生点突变,导致突变后的靶蛋白与利福平的结合能降低。同时,qPCR结果表明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时,细菌胞内rpoSdinBmutS等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可能是抗性突变频率在联合作用下降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揭示了抗生素和纳米银联合作用对细菌抗性突变的影响,有利于全面认识二者联合暴露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906.
为研究饮马河流域长春段水质污染现状和污染负荷演变特征,以饮马河流域长春段的五个国考断面为水质监测点,通过对国考断面水体水质中含有的COD、NH3-N、TP浓度的检测分析,研究区域的水质污染现状和不同水期对污染负荷的影响规律,同时对2020年各考核断面的污染负荷进行估算.经估算,在2020年,计算单元总的COD负荷年排放...  相似文献   
907.
中国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取北京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青岛市、武汉市、深圳市这六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年-2013年六个城市的SO2、NO2和PM10浓度数据,计算出区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六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从优至差排列依次为深圳、青岛、武汉、北京、兰州、乌鲁木齐;六个典型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的污染负荷呈下降趋势,NO2的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好转趋势,表明大气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08.
饮水的化学组分与地氟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法华  张景荣 《环境化学》1996,15(5):457-462
饮水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居民饮用井水中的氟含量与pH,Na+,HCO3-,As,B和矿化度呈正相关关系,与K+,Ca2+,Al3+,Ba2+,Si4+呈负相关关系.地氟病的发病率不仅与饮水的氟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受饮水中其它组份的制约,饮水中Ca2+,Al3+,Sr2+,B,Si4+,K+,Ge4+,等组分的增高可抑制或减缓地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understand 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articles and heavy metals in winter in Chang-Zhu-Tan city clusters, China,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 and PM10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cities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from December 2011 to January 2012, and heavy metals of Cd, Pb, Cr, and As were analyzed. It shows that the average TSP concentration in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were(183 ± 73),(201 ± 84) and(190 ± 66) μg/m3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PM10 were(171 ± 82),(178 ± 65) and(179 ± 55) μg/m3respectively. The lowest TSP and PM10concentrations occurred at the background Shaping site of Changsha. The average ratio of ρ(PM10)/ρ(TSP) was 91.9%, ranging from 81.3% to 98.9%. Concerning heavy metals, in TSP samples, the concentration of Cr, As, Cd and Pb were 28.8–56.5, 18.1–76.3, 3.9–26.1 and 148.0–460.9 ng/m3, respectively, while in PM10samples, were 16.4–42.1, 15.5–67.9, 3.3–22.2 and 127.9–389.3 ng/m3, respectively. The enrichment factor of Cd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Pb and As, while that of Cr was the lowest.  相似文献   
910.
超声波预处理提高污泥好氧消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超声波预处理对提高污泥生物消化的作用,采用超声波预处理与好氧消化衔接,测试了污泥消化的溶解性有机物(SCOD)、TSS及蛋白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污泥超声波预处理效果较好的能量密度与时间分别为12 kW/L和10 min,此时有机物释放与能量输入之比较优;在此条件下,经预处理后的污泥好氧消化性能明显比未处理的高.消化时间为10.5 d时,经超声波预处理的污泥TSS减量42.7%,而未处理的污泥仅减量20.9%.经超声波预处理后,污泥中的蛋白酶活性明显提高;同时,超声波预处理释放出较多的可溶性物质.因此,增加的可溶性物质与蛋白酶活性使得污泥迅速降解,提高了污泥好氧消化效率,缩短了污泥好氧消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