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9篇 |
免费 | 1308篇 |
国内免费 | 42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2篇 |
废物处理 | 244篇 |
环保管理 | 379篇 |
综合类 | 3062篇 |
基础理论 | 1001篇 |
污染及防治 | 1479篇 |
评价与监测 | 244篇 |
社会与环境 | 277篇 |
灾害及防治 | 1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72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267篇 |
2021年 | 247篇 |
2020年 | 236篇 |
2019年 | 188篇 |
2018年 | 181篇 |
2017年 | 267篇 |
2016年 | 254篇 |
2015年 | 341篇 |
2014年 | 385篇 |
2013年 | 437篇 |
2012年 | 411篇 |
2011年 | 403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333篇 |
2008年 | 347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273篇 |
2005年 | 180篇 |
2004年 | 167篇 |
2003年 | 152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57篇 |
2000年 | 142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41篇 |
1997年 | 122篇 |
1996年 | 127篇 |
1995年 | 80篇 |
1994年 | 79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 毫秒
971.
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压力管理系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当前普遍采用的加油站真空辅助式第二阶段油气回收系统中,为了避免回收到地下储油罐中的油气再次通过P/V阀排空,必须对其中气相空间的压力实施有效控制。从国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地下储油罐的压力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基于膜分离技术、基于弹性气囊和基于活性炭吸附三大类,其中膜法油气回收装置在国内已经得到了较多关注。首次系统介绍了气囊式压力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结构设计,具体包括管线布局、钢制压力容器壳体、位于容器顶部封头上的接口组件和全部位于容器内的气囊等;同时对另外一种可行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2.
Andrea L. Clements Yuling Jia Allison Denbleyker Elena McDonald-Buller Matthew P. Fraser David T. Allen Donald R. Collins Edward Michel Jayanth Pudota David Sullivan Yifang Zhu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Oxford, England : 1994)》2009,43(30):4523-4534
Spatial gradients of vehicular emitted air pollutants were measured in the vicinity of three roadways in the Austin, Texas area: (1) State Highway 71 (SH-71), a heavily traveled arterial highway dominated by passenger vehicles; (2) Interstate 35 (I-35), a limited access highway north of Austin in Georgetown; and (3) Farm to Market Road 973 (FM-973), a heavily traveled surface roadway with significant truck traffic. A mobile monitoring platform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gradients of CO and NOx concentrations with increased distance from each roadway, while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yls in the gas-phase an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mass and composition were measured at stationary sites upwind and at one (I-35 and FM-973) or two (SH-71) downwind sites. Regardless of roadway type or wind direction,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monoxide (CO), nitric oxide (NO), and oxides of nitrogen (NOx) returned to background levels within a few hundred meters of the roadway. Under perpendicular wind conditions, CO, NO and NOx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perpendicular to the roadways. The decay rate for NO was more than a factor of two greater than for CO, and it comprised a larger fraction of NOx closer to the roadways than further downwind suggesting the potential significance of near roadway chemical processing as well as atmospheric dilution. Concentrations of most carbonyl species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downwind of SH-71. However, concentrations of acetaldehyde and acrolein increased farther downwind of SH-71, suggesting chemical generation from the oxidation of primary vehicular emissions. The behavior of particle-bound organic species was complex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he size-segregate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PM) at increasing downwind distances from roadways is warranted.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 mass concentration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hopanes, and elemental carbon (EC) concentrations generally exhibited concentrations that decreased with distance downwind of SH-71. Concentrations of organic carbon (OC) increased from upwind concentrations immediately downwind of SH-71 and continued to increase further downwind from the roadway. This behavior may have primarily resulted from condensation of semi-volatile organic species emitted from vehicle sources with transport downwind of the roadway. 相似文献
973.
炭纤维载体固定床厌氧发酵启动运行效果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开发高效率、抗冲击性能强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沼气发酵技术为目的,用传统的 UASB反应器作为对照,研究了以炭纤维为生物膜载体的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效果。反应器进口废水 COD 为 5 000 mg/L, 水力停留时间 (HRT) 由213 h 逐步缩短为35 h,进水有机容积负荷(OLR)由0.56 kg COD/ (m3·d)提到3.45 kg COD/(m3·d)。结果表明,固定床反应器厌氧发酵的效率比对照高,出水 pH 值也比对照稳定;运行到第 50 d 时,固定床厌氧反应器和对照的 COD去除率分别由第 7 d 的36.56%和33.58%上升到87.9%和62.6%;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容积比产气率最高为1.16 m3/(m3·d),累计产气量为415.59 L,而对照的容积比产气率最高值仅为0.31 m3 /(m3·d),累计产气量为 71.66 L,前者最高容积比产气率和累计产气量分别是后者的3.74倍和5.78倍。固定床厌氧反应器的启动速度、COD 去除率和产甲烷效率显著地高于对照反应器。 相似文献
974.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DAT-IAT工艺和A/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常规指标去除和生态毒理指标削减的最优运行条件。结果表明,在正交试验的同一工艺中,COD去除最优运行条件的出水COD值优于生态毒性削减最优运行条件的出水COD值,但前者出水的生态毒性较大。由于厌氧池的水解酸化作用,A/DAT-IAT工艺对COD和生态毒性的处理效果均优于DAT-IAT工艺,并且回流总能耗低于DAT-IAT工艺,但是出水COD仍不达标。为了降低进入工艺的COD的总量,以絮凝沉淀做为预处理工艺,并采用Al残留量最小的絮凝剂投药量以降低出水中残留Al带来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COD去除最优运行条件下,具有絮凝预处理的工艺对COD的去除效果优于没有絮凝预处理的工艺。絮凝-A/DAT-IAT工艺在COD去除最优运行条件下出水COD为104.46 mg/L,满足排放标准。在毒性削减最优运行条件下,具有絮凝预处理的工艺的出水生态毒性有所上升,但是污染物的总量得到了大幅削减。絮凝-A/DAT-IAT工艺与DAT-IAT工艺相比,在污染物去除效率得到大幅增加的同时,生态毒性得到有效控制,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75.
976.
977.
978.
以小鼠微核试验检测上海市有代表性的13个点大气颗粒物的致突变活性,结果表明,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有机提取物能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升高,且有剂量-反应关系,而各采样点的致微核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979.
利用GC955在线气相色谱仪分别于2019年7月和2020年1月在天津市区开展苯系物(BTEX,包括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实时在线观测,对典型污染过程中BTEX的浓度水平、组成及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运用特征物种比值法对BTEX的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运用US EPA的人体暴露分析评价方法对BTEX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臭氧和霾污染过程中BTEX体积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32×10-9和4.83×10-9,其中苯的体积分数占比最大,其次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占比最小.2020年1月BTEX体积分数很大程度上受到西南方向短距离传输的影响,而在2019年7月BTEX浓度受到本地排放的影响.BTEX浓度水平在2019年7月受到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共同影响,而在2020年1月当温度较低时BTEX浓度对相对湿度的变化更敏感.天津市区BTEX在霾污染过程中受生物质燃烧/化石燃料燃烧/燃煤排放的影响较大,而在臭氧污染过程中除了受到燃烧排放源影响,交通源排放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影响.臭氧污染和霾污染过程中BTEX的HI分别为0.072和0.... 相似文献
980.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45%,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的70%;全国农业用水效率较低,单位粮食产量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2.5~3倍。所以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布局,重点分析5大节水农业区在技术、制度、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节水农业现状,总结交流发展节水农业的成功经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从而提出更好的促进节水农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