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50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分析洞庭湖区 8个代表水文站 37年 11× 10 4 个逐日水位数据 ,研究了湖区不同时期滩地出露天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三峡工程建成前后与建成初期典型年逐日水位数据库资料 ,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后 ,湖区各代表水文站水位的变化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 ,预测了三峡工程对湖区滩地出露天数的影响。认为 :三峡工程建成后初期 ,滩地出露天数变化的是低位滩地 ,中位滩地出露天数有一定变化 ,高位滩地基本不变 ;1~ 5月低位滩地和 6月中位滩地的出露天数都减少 ,7~ 9月出露情况不变 ,10~ 11月中低位滩地出露天数增加值大 ,12月出露天数变化小 ;其中东洞庭湖区和南洞庭湖区的横岭湖区滩地变化大。建成后中长期 ,所有高程滩地出露天数将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和加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连续碱提取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特征的腐殖酸级分,考察了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中元素碳、表观分子量以及脂肪碳含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特征都呈增强趋势;相反,随着腐殖酸中元素氧和芳香碳含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都逐渐减弱,这主要与结构中极性官能团所连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14.
为探究人为干扰较多的城市河流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空间变异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嘉陵江(南充段)流域及其城市支流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城市上、中和下游以及流经城区的河流的表层水及其相应底泥,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基于16S rRNA基因的Miseq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支流水体中的总磷、无机氮和溶解性有机碳显著高于嘉陵江干流。(2)荧光定量PCR分析amoA基因的丰度表明干流中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总体高于氨氧化细菌(AOB),在水体和底泥中AOA/AOB的比例分别为086~631和179~6985。仅在城市支流水体中AOB的数量高于AOA。(3)嘉陵江水体中主导AOB类群隶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 cluster 6,而城区支流和靠近排污口的水体和底泥中Nitrosococcus oceani like AOB则为主导AOB类群。(4)水体NH4+-N浓度是影响AOB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P < 005)。(5)该江段中主导AOA类群主要为泉古菌Candidatus Nitrosoarchaeum和Nitrososphaera,且C.Nitrososphaera在城市支流底泥中高度富集。结论综合表明嘉陵江干流和支流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城市支流及生活污水的汇入是影响其群落特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5.
This study aims to 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degrees and risk indexes on different functional structures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risk degrees may not always present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risk indexes. In this way, risk indexes suitable for expert evaluation of working conditions and computed using three different membership functions are determined. Among the membership functions used, one is preferred as linear and the others are preferred as non-linear. Additionally, a new fuzzy risk assessment (RA) algorithm is developed using these three membership functions. With this new fuzzy RA algorithm, a more flexible and precise process becomes available, while information loss dur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isk index of danger sources is prevented. As a result, non-linear increasing membership function is selected as most suitable for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sk degrees and risk indexes.  相似文献   
116.
利用锡林浩特市周边3个时期(2005,2009和2015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及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露天采场、剥离区、排土场、矿山工业场地、农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草地7类,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LUCC)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草原区露天煤矿开发对草原生态系统扰动剧烈,采矿作业区(露天采场、剥离区、排土场、矿山工业场地)的面积及占比呈上升趋势,草地的面积及占比不断减少;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表明,采矿扰动因素中,排土场对LUCC影响较大,对排土场进行有效复垦,可减缓生态环境破坏速度,对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草原露采煤炭区LUCC的遥感监测可以准确反映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过程和发展趋势,为矿区生态重建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17.
利用TEOM1405F型PM_(2.5)测量仪、MARGA水溶性离子在线分析仪和激光雷达对苏州市2016年8月24日—9月6日PM_(2.5)、水溶性离子和气溶胶垂直分布进行了观测,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_(2.5)平均值为43.4μg/m3,与2014和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9%和40.3%。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值为24.18μg/m~3,约占ρ(PM_(2.5))55.7%,其中ρ(SO_4~(2-))、ρ(NH_4~+)和ρ(NO_3~-)分别占ρ(总离子)的46.0%、25.8%、21.0%。夜间边界层降低,大气垂直扩散条件较差,是造成ρ(PM_(2.5))及ρ(水溶性离子)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ρ(NO_3~-)/ρ(SO_4~(2-))为0.056~1.939,平均值为0.432,表明固定源(燃煤源)仍然是PM_(2.5)的主要来源;PCA方法表明苏州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于二次污染和燃烧源、海盐和土壤源以及地面扬尘、建筑尘。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信息(CSERP)系统进行设计,引入了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安全管理深入到作业层次,使定性上升到定量,并分析每个层次的具体组成和功能,为煤矿安全信息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9.
红卵黄鸭蛋生产技术研究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蛋营养丰富,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深受人们喜爱,而其中红卵黄鸭蛋更是鸭蛋中的精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特色配方饲料,加上放牧与补馈相结合的饲养技术,实验组鸭群产蛋率保持在八成以上,并且鸭蛋卵黄呈现鲜明的红色,其钙、磷、锌、碘的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鸭蛋;其中10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83%,对照组为5.28%,表明红卵黄鸭蛋比对照组普通鸭蛋营养更丰富,生产红卵黄鸭蛋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城乡统筹视角,运用GIS空间技术、土地利用动态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武汉市1996~2009年城乡建设用地数量结构变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是土地利用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区域城乡建设统筹规划及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武汉市城乡建设用地整体规模扩大,城镇建设用地比重上升,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下降;城市与建制镇扩张较快,主要源自对农用地的占用及独立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整理。(2)外城区城-乡建设用地数量、结构变化及类型转换特征对武汉市城乡建设用地变化起主导作用。(3)人口变化、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及政策等因素对武汉市内、外城区城-乡建设用地格局的驱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