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11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51.
两级潜流人工湿地在中国东北高寒地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热提  范立维  谢涛  张祺  卓峰  林爱军 《环境科学》2007,28(11):2442-2447
以吉林省四平市郊区的两级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为例,考察了隔离保温、特殊活性人工介质等加强化措施后的两级湿地系统在东北高寒地区运行的适应性及其效能与特征,分析了潜流人工湿地的两级组合工艺在污染物去除方面的优势.结果表明,通过特殊活性人工介质的选用和一定的隔离保温措施,两级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能在高寒地区高效运行,其对COD、BOD5、SS、NH+4-N、TP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整个运行期间,出水COD、BOD5和SS平均浓度分别为16 .01、4 .27和4 .01 mg·L-1,并且可以使出水NH+4-N和TP浓度分别在9 .72和0 .45 mg·L-1以下,均达到中水水质标准;潜流人工湿地的两级组合系统,可以弥补单级人工湿地NH+4-N去除效率不高的缺点,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52.
杨亚提  张一平 《生态环境》2001,10(3):181-184
供试土壤胶体吸附态Cu的解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0~60min时间段为快速反应阶段,对应于静电吸附态Cu的解吸;60min以后为慢速反应阶段,对应于专性吸附态Cu的解吸.解吸遵循两点位一级反应方程;在3种介质下,两点位解吸速率常数及吸附量大小为k1>k2,C2>C1;各土壤胶体的解吸速率大小次序与表面电荷密度的大小相反.草酸、柠檬酸可以增加吸附态Cu的解吸;在NaNO3介质中,第二点位吸附态Cu量与总吸附量的比值(C2/C0)可作为专性吸附的特征值.  相似文献   
153.
保护区脆弱的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在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同时,也因人为活动的不断加剧,使得野骆驼和其他野生动植物必要的、正常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给保护区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分析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保护对策,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改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4.
以哈密市1988—2006年经济增长(GDP)和大气环境质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类典型大气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建立哈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哈密市SO2、NO2、TSP排放浓度与人均GDP增长之间基本符合标准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155.
分析了我国油品储运行业的VOCs排放环节和特点。选取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等VOCs排放末端控制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和适用条件。建立了包括环境性能、技术性能、经济性能3方面共10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分析了油品储运行业VOCs排放末端控制备选技术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冷凝法和膜分离法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油品储运行业VOCs排放的最佳末端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6.
研究了不同浓度氧化铜纳米颗粒(CuO NPs)对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环境中浓度为1 mg/L和10 mg/L的CuO NPs短期暴露时(1 d),其对活性污泥生存能力和周期内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都没有造成急性影响。经过20 d的短期运行,对SBR系统出水COD、氨氮、总磷、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也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活性污泥呼吸抑制实验结果显示,CuO NPs对活性污泥的呼吸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性,浓度越高呼吸抑制现象越明显,低浓度CuO NPs对活性污泥活性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7.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隶属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是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其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尚处于研究探索中,并未形成规范的方法系统.以某城市化工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例,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影响界定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设置以环境影响识别和层次划分为具体内容的环境影响界定的观点.实例研究表明,在规划环境影响界定中,将规划的决策因子与识别出的主要环境议题联系起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行为分析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8.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显提高,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法律层面和现代先进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已形成一种国际大气候,人们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值得注意并应加以解决的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和自然规律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最为突出的是缺乏一盘棋的思想。各行各业和部门之间没有大生态、大环境、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虽然都在呼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但存在互不协调、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从中央和自治区一级早已树立大生态、大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将生态环境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但在县级以下基层的决策和执行层次上还没有完全按照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宣传力度不够大、执法不够严,群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还没有把关注生态、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一个文明的标志和社会行为规范来对待,更没有把它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严谨的科学决策与执行机制。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提出了10个方面的看法和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疆农业持续发展及有关人员研究,为决策、执行等各方提供参考并多层面讨论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9.
螯合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对 Cu、Pb污染塿土的淋洗修复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刘霞  王建涛  张萌  王力  杨亚提 《环境科学》2013,34(4):1590-1597
螯合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螯合、增溶等特征而被广泛用于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修复,为探明其对石灰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效果,选用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柠檬酸(CIT)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二鼠李糖脂(RL2)作为淋洗剂,采用批实验和柱实验方法,研究了3种淋洗剂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与螯合剂复合对塿土中Cu、Pb的淋洗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淋洗剂对塿土中Cu、Pb的淋洗百分率大小表现为EDTA>CIT>RL2,在淋洗剂浓度为0.02mol.L-1时,3种淋洗剂淋洗Cu的百分率分别为62.74%(EDTA)、52.28%(CIT)和15.35%(RL2),淋洗Pb的百分率分别为96.10%(EDTA)、23.08%(CIT)和14.42%(RL2).当RL2浓度在100 CMC时,其对EDTA、CIT淋洗Cu具有协同增溶作用;而当RL2浓度在200 CMC时,对EDTA和CIT淋洗Cu表现为拮抗作用.RL2与EDTA复合对Pb的淋洗影响类似于对Cu的影响;而RL2的存在抑制了CIT对Pb的淋洗作用.EDTA、CIT能有效去除污染塿土中交换态、吸附态、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Cu、Pb;RL2可以去除塿土中交换态、吸附态结合的Cu、Pb.  相似文献   
160.
以某制药厂含有机酸凝结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气质联用(GC-MS)测定有机酸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进样方式及pH条件对离子交换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C-MS检测得到凝结水中含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异丁酸和2-甲基丁酸8种有机酸,GC-MS能将这8种有机酸完全分开;GC-MS检测得到标准曲线线性为:0.999、0.999、0.999、0.999、0.999 8、0.999 8、0.999 7、0.999 2,标准偏差分别为0.05、0.09、0.05、0.02、0.02、0.05、0.06、0.06;调节水样pH值为7且进样0.2 mL时有机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2.55%、83.48%、92.38%、101.4%、93.82%、97.24%、92.87%、9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