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5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近日,冒师傅所在企业工会于年初组织召开了一次安全生产问计问策座谈会,专门邀请基层一线职工代表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献计献策。座谈会后,工会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企业行政。企业领导极为重视工会提交的报告,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其中的有关内容充实于年度安全工作技术措施计划和年度安全工作要点之中。冒师傅介绍,由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72.
综观历年来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都是人为的责任事故.而造成责任事故的根源则是心理认知上的不正确——由心理隐患引发事故隐患,因不正确的行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防止安全生产中的12种不良心理: 一要防止应付心理.安全工作必须实打实、硬碰硬,须臾的疏忽大意,稍微的敷衍塞责都可能酿成事故灾难.因此,对待安全工作必须树立求实、求真、求严、求细的思想,切不可做样子给领导看,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73.
安全工作的科学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抓安全的确需要通过一些新颖的形式和手段,以消除干部职工的疲劳心理和厌战情绪,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无疑是集中精力打好进攻仗,推动整体工作上水平的有效举措之一。"然而,安全工作又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是过日子的长年工作,不能寄希望于一口吃成胖子,必须注重平时抓,抓平时,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稳扎稳打,一件一件抓落实,日积月累方能取得成效。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安全工作的一个抓手,只是起到再动员、再发动、再提高的作用,起到助推器和加油站的作用,起到阶段性总结和…  相似文献   
74.
“要我安全”是一种处于外界约束下的被动的他律行为,“我要安全”则是一种处于自我控制下的主动的自律行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树立“我要安全”的意识,培养“我要安全”的行为,实现“我能安全”的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强化自律,否则,“我要安全”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相似文献   
75.
宋业勇: 班组长要求"四实"戒"四浮" 制定目标求实际,戒虚浮.要以本班组担负的具体任务指标、设备设施现状、班员的综合素质等因素为依据,制定立足班组实际的目标,激励班员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76.
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准绳,缺乏制度约束的安全管理必然无方、无序、无力、无效。要发挥制度在安全工作中的保障效果,就必须把准以下几个"度"。群众参与的广度。也就是在制定安全制度时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其中,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  相似文献   
77.
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外生菌根真菌红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chrysenteron)对DDT的吸附能力,通过测定液体、菌表和胞内DDT及DDD的含量来探讨DDT在培养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模式,并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来确定和修正DDT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红绒盖牛肝菌对DDT有很强的吸附作用,30 min内有97%的DDT吸附到菌丝上,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DDT在红绒盖牛肝菌培养体系中的迁移转化分为3个阶段:从液体到菌表和胞内的迁移存储阶段(0~6 d),降解去除阶段(6~10 d)和稳定迁移阶段(10~25 d).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完全抑制了降解去除阶段DDT的去除,而低糖条件可使培养体系中DDT的去除提前.   相似文献   
78.
前不久到基层安全承包点检查工作,发现露天堆放的防火砂在雨水作用下已经板结。询问安全员为什么没有及时进行翻挖疏松时,这位安全员说,他一个礼拜前就交待过班组了,谁知这么长时间了他们仍然没有落实。  相似文献   
79.
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油污染多见于油田附近的土壤污染和海上油轮泄漏造成的海域污染,自1970s便出现了利用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总结了1970s至今的相关文献发现石油污染生物修复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添加辅助营养物质或辅助乳化剂、石油污染降解过程的生物标记研究、菌株具体降解途径、工程示范研究.而由于石油污染成分复杂,不同微生物可利用的石油底物不同,降解途径也不同,因此传统的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研究存在效率不高、难以维持等问题,而随着1990s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石油污染生物修复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有效地提高了修复效率.其应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在掌握已有石油污染物生物降解途径和降解基因的基础上,研究针对石油污染不同底物的高效降解菌株,构建高效基因工程菌或功能互补的混合菌剂.譬如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一系列的加氧酶/羟化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单加氧酶和双加氧酶等.它们一般作用于降解的加羟基或后续的开环过程.而不同的脱氢酶、脱羧基酶、辅酶A连接酶等,则对底物加氧后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整理了一系列典型石油污染物降解途径中的加氧酶及其参考菌株.(2)由于下游多态性分析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PCR对修复过程中群落的重要降解基因进行扩增,譬如对芳烃开环有重要作用的儿茶酚1,2-双加氧酶(C120)、儿茶酚2,3-双加氧酶(C23O)以及对长链烷烃降解起作用的alkB,alkM等基因,并进而应用rDNA扩增及限制性位点分析、梯度凝胶电泳、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等方法监测研究石油污染的生物降解过程.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石油污染修复中应用上述方法的研究,为今后的石油污染生物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