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生物脱氮除磷活性污泥系统复合模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繁琐的参数校核工作,提出了活性污泥2 d号模型(ASM2d)和人工神经网络(ANNs)相结合的复合模拟方法。考察了复合方法在某污水处理厂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ANNs能够准确地模拟出水实测值与未经校核的ASM2d机理模型的估计值之间的差值。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建立网络结构为5-12-1、5-8-1和5-8-1的ANNs子模型,将这些子模型输出同ASM2d机理模型输出相加便得到复合模型输出。复合模型估计值对前10.4 d(ANNs子模型训练数据时段)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的拟合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267、0.055和0.048;其对后2.6 d(ANNs子模型测试数据时段)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浓度的预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332、0.083和0.069。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等评价指标也表明复合模型能够给出合理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12.
利用Stephen Smith总结和提出的旅游区域研究方法,以2007年江苏省旅游资源普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运用AreGIS空间分析的相关工具,对宁镇扬地区的优良级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扬州、镇江具有较典型的金字塔形旅游资源等级结构;宁镇扬3个城市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都属于集聚型分布,尤以南京的集聚程度最高。在阐述传统通达度计算方法缺陷的基础上,通过权距离修正和扩大网络范围修正之后的通达度分析结果显示,宁镇扬地区是江苏省旅游交通最为发达的区域,尤以南京的通达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213.
利用江苏省旅游局提供的2003年江苏省游客抽样调查资料,选择了目的地南京的来自239个地级市3204份有效游客样本。在优化统计指标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剔除客源地调查来游人数大于一定数值的样本范围外的城市数据和按照距离分段统计平均目的地花费等统计分析方法,将旅游者目的地消费支出的空间分布模式分为3个阶段:递增阶段、停滞阶段、衰减阶段;借用了行为生态学中椋鸟食物运量的觅食行为经济学理论并加以改进,解释了这种空间分布模式的前两个阶段,此外从资金限制的角度解释了第三个阶段衰减阶段。  相似文献   
214.
以池州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例,采用原子荧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了压滤污泥中Hg、Cd、As、Pb、Cr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了污泥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泥中Hg、Cd、As、Pb、Cr均能检出,其含量排序为Cr>Pb>As>Cd>Hg;单因子污染指数最高者为Cd,达到轻度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15.
基于“数字政府”统一框架,设计并建立了基于大数据智能技术的空气质量综合分析系统,集空气质量大数据集成、数据审核、监控报警、综合分析、达标管理、污染溯源功能于一体,建立城市空气质量综合监管数学模型,实现空气质量大数据快速分析及可视化、空气质量预测及评价,可以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监测与分析能力,及时、迅速地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异常状况作出应对,为环境空气污染精准治理及确保空气站监测数据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16.
217.
通过分析酸雨和氮沉降对马尾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探究马尾松林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为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于2017~2021年在浙江省临安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4个酸雨和氮沉降模拟梯度[即pH 5.5和0 kg·(hm2·a)-1,CK; pH 4.5和30 kg·(hm2·a)-1,T1; pH 3.5和60 kg·(hm2·a)-1,T2; pH 2.5和120 kg·(hm2·a)-1,T3].使用Illumina MiSeq PE300二代高通量测序平台对4种处理土壤细菌16S rDNA进行测序,分析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雨和氮沉降显著降低了马尾松林土壤细菌α多样性(P<0.05).马尾松林土壤由36个门类的菌群组成,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  相似文献   
218.
针对2020年5月11~12日华北平原出现的一次沙尘过程,使用云高仪和空中国王-350飞机观测平台观测了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气象要素、黑碳气溶胶(BC)和0.1~3.0μm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垂直结构,并结合FY-4A卫星数据、大气污染物数据(PM2.5、PM10、SO2、NO2、CO和O3)、地面气象数据和探空数据,探究了此次沙尘过程中大气污染物和边界层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由于逆温层的存在,沙尘在石家庄上空维持在>1km的高度,因此对地面污染物的影响较小.沙尘期间石家庄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66.3μg/m3,分别是沙尘前和沙尘后的2.7倍和1.5倍.沙尘过程对边界层结构影响较大.沙尘期间在沙尘层附近形成一层RH较小、风速较大、气溶胶含量较高的“穹顶”结构,阻碍了大气边界层的发展.“穹顶”结构使得贴地逆温消失,有利于近地面污染物的扩散.沙尘层内BC和气溶胶数浓度较高,最大浓度接近地面观测浓度.沙尘过程对不同高度气溶胶数浓度谱谱型影响较小,沙尘层使得0.4~3μm气溶胶数浓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19.
利用2014-2016年南京江北地区PM2.5质量浓度和气象要素的小时数据,并结合HYSPLIT模式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PSCF法分析了PM2.5质量浓度的污染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主要来源特征.结果表明:2014-2016年PM2.5质量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幅度约为17.40%,由2014年的62.1 μg·m-3下降至2016年的51.2 μg·m-3,能见度由2014年的5.8 km上升至2016年6.6 km.PM2.5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1月浓度最高,可达93.0 μg·m-3;8月浓度最低,仅为38.8 μg·m-3;冬季浓度最高,可达76.8 μg·m-3,夏季浓度最低,仅为47.1 μg·m-3.不同季节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分布.气象要素对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较大,不同相对湿度下能见度和PM2.5质量浓度具有较好的拟合关系.霾和非霾天PM2.5质量浓度的阈值为15 μg·m-3.不同季节的主导气团不同,春季主导气团为偏北气流和偏东气流,占比分别为43.50%和30.80%;夏季主导气团以东部气流为主,占比约为68.22%;秋季和冬季主导气团为来自北方的气流,总占比分别为83.52%和100%;偏北内陆气团PM2.5质量浓度较大,偏东海洋性气团PM2.5质量浓度较低.PM2.5质量浓度潜在源区春冬季潜在源区范围较大,夏秋季潜在源区范围较小,季节变化显著.春季潜在来源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北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等地区,夏秋季分布在安徽东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等地区,冬季分布在安徽、河南东部,山东和江苏等地区.  相似文献   
220.
基于PM、10nm~10μm气溶胶数谱、水溶性离子和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2017年5月3日~8日一次沙尘远距离输送过程中长三角地区气溶胶粒径分布及其化学组成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沙尘伴随天气系统由北往南的传输过程中,PM的浓度逐渐降低,但是高浓度PM持续时间逐渐增加.沙尘在呼和浩特市影响时间为38h,而在南京的影响时间超过60h.沙尘期间气溶胶数浓度谱的峰值向大粒径段偏移,沙尘和非沙尘期间峰值分别位于33和26nm.表面积浓度谱在非沙尘期间为三峰型分布,但是在沙尘期间为四峰型分布.在沙尘期间PM2.5和PM10中水溶性离子的排序为Ca2+ > NH4+ > SO42- > NO3- > Mg2+ > Na+ > Cl- > NO2- > K+ > F-,非沙尘期间为NH4+ > SO42- > NO3- > Mg2+ > Ca2+ > Cl- > NO2- > K+ > Na+ > F-.沙尘期间不同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沙尘天PM2.5和PM10中Ca2+浓度分别是非沙尘天的9.5和13.7倍,Na+分别是非沙尘天的4.4倍和4.6倍.沙尘天PM2.5和PM10中Ca2+占总离子的比例分别为24.7%和24.9%,是非沙尘天的4.9和5.7倍.NO3-在PM10中的占总离子的比例为18.7%,高于非沙尘天(13.9%),但是在PM2.5中占总离子的比例仅为7.9%,低于非沙尘天(13.2%).沙尘天F-、Cl-、SO42-、NH4+和K+离子在PM2.5和PM10中所占总离子的比例均低于非沙尘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