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为了探究并优化葎草中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设计实验,最终确定了葎草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回归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2%、料液比(W/V)=1∶28、提取时间=1.2h,实际黄酮/生药提取率为2.64235.该方法优于现有的提取方法,得到的工艺条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2.
李红  郑敏  刘庆梅  昝丽  刘丹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12):7001-7006
以厌氧(AN)-准好氧(SA)联合生物反应器中渗滤液pH、COD、UV254、NH3-N以及铁离子浓度的监测结果为依据,研究了厌氧-准好氧联合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中Fe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渗滤液中Fe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为先上升后下降,在填埋第76天左右,厌氧和准好氧单元中Fe的浓度先后达到最大值73.44和78.71 mg·L-1;在第350天,厌氧和准好氧单元中Fe的浓度分别降至17.84和8.52 mg·L-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渗滤液中铁离子的浓度与COD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pH、NH3-N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UV254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43.
一种选择城市垃圾处理方式的新方法--模糊数学决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平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6-118
对模糊数学决策法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作了简要介绍,并将其应用到成都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中,其决策结果与成都市区目前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相符,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本研究为合理选择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探讨微生物修复不同类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可行性,应用固定化毛霉对多环芳烃污染工业土壤及农田土壤进行微生物修复,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提取模拟评价多环芳烃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并分析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和生物可利用性的相关关系.焦化厂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77.6%,沈抚灌区污染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率为54.2%,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差异明显.焦化厂土壤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30 d降解量和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具有相关性,各环数多环芳烃的环糊精可提取量变化解释了焦化厂和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降解的差异机制,说明可用环糊精提取量预测微生物降解土壤多环芳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5.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中活跃的化学组分,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以苹果枝条为原料,在300~6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在研究生物质炭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制备的生物质炭碳(C)的质量分数增加,而氢(H)和氧(O)质量分数下降,H/C及O/C比下降;生物质炭的脂肪族结构减弱,芳香性增强,稳定性升高;生物质炭输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含量(P0.05),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500℃制备的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低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期间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以及易氧化有机碳(ROC)的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培养360 d后,BC300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38.25%、82.09%和63.53%;BC400处理平均分别增加了26.07%、65.61%和48.09%,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高温(400℃)制备的生物质炭在培养初期(40~60 d)增加了土壤MBC、WSOC及ROC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培养后期则减少了土壤MBC、WSOC、ROC含量,且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培养360 d后,BC500处理平均分别减少了0.27%、13.48%和14.67%,BC600处理平均减少7.80%、14.66%和15.79%,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BC500处理MBC含量除外)(P0.05);生物质炭输入降低了土壤有机碳中ROC的比例,并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以及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从提升土壤有机碳库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考虑,在黄土高原土地区,500℃条件下制备生物质炭,既能保证有机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又不至于引起土壤活性碳库的过度降低,是生物质炭在农田土壤利用的最佳制备温度.  相似文献   
146.
研究了氨氮存在下次氯酸钠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的氧化特性,探讨了苯酚在氨氮体系中的反应途径。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氨氮的苯酚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氨氮将与苯酚发生竞争反应。折点加氯曲线表现为当氯与氨氮质量比由5.35上升到27.67时,氨氮去除率的变化趋势滞后;而余氯量则不断减小,没有折点出现。随着氨氮浓度增加,苯酚的氧化降解受到抑制:一方面,苯酚的去除率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体系中检测到一系列氯酚中间产物,其生成量和种类先增加后减少。HPLC分析结果显示体系中生成的氯酚中间产物至少有2种(2-氯酚和4-氯酚),至多有5种(2-氯酚、4-氯酚、2,6-二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其中,2-氯酚和4-氯酚是导致三卤甲烷产生的最有效前体物质,而2,6-二氯酚、2,4-二氯酚和2,4,6-三氯酚则是生成卤乙酸的高活性物质。实验结果对次氯酸钠处理含氨氮的难生化或有毒有机废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7.
王磊  刘丹  王庆敏 《四川环境》2006,25(6):60-63,70
建立数学模型对矿化垃圾柱的吸附能力进行理论预测。通过改变模型参数得到矿化垃圾柱的不同吸附穿透曲线,分析穿透曲线的变化规律,判定参数的优劣,确定垃圾柱吸附运行最优工况。为矿化垃圾柱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8.
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公路交通环境问题、公路交通的生态学效应、公路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着重介绍了公路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及保护措施.最后指出了当前在公路建设工程中的不足与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促使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9.
利用2001年3月—2017年2月MODIS MOD08M3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数据,结合GIS统计分析方法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EMD),对中国北方京津冀鲁豫晋陕7个省市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人口密度与AOD空间分布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方面,地形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间接的影响AOD空间分布,另一方面地形因素还可以影响气溶胶的水平扩散,这使得AOD的空间变化梯度在平原和山脉交界处急剧增大,形成了AOD空间分布与地形高度契合的分布特征,因此地形因素是中国北方AOD空间分布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②从时变特征来看,将EEMD应用于AOD时间序列变化研究,可以从频率域的角度提取不同尺度变化的规律和特征,AOD时间序列变化是由多个波动规律叠加在一起的最终结果,具体包括:年际间变化情况(IMF5)、季节性波动(IMF3)、时间间隔为12个月的人为事件波动(IMF2)、突发事件和情况(IMF1).这些结果有助于研究AOD时空变化原因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50.
混凝-纳滤集成工艺深度处理脱墨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纳滤工艺对脱墨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100mg/L时,废水中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性能最佳,其中浊度去除率达91%,色度去除率达74%。采用4种相同材质、不同切割分子量的纳滤膜进一步深度处理后,出水达到《再生水质标准(SL368—2006)》中锅炉用水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