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运用Fluent软件对重庆市嘉陵江化龙桥段瑞安新天地江水水源热泵系统尾水排入受纳水域的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选取Fluent中非耦合、隐式求解器对模型内的定常流动进行求解,得出受纳水域受水源热泵系统温排水影响后的温升面积和温度梯度。结果表明:在温排水流量为2.0×103 m3/h、温差为4℃的条件下,计算该水域沿水流方向温升超过1℃的最大影响距离为150.4 m,温升超过1℃的水域面积约为1 525 m2,为模拟江水面积的8.59%。选取1℃温升值作为温升带的边界控制值,并在热泵系统最大负荷工况下,根据W=Q×ΔT计算研究水域热环境容量为19.402 m3.℃/s,剩余热环境容量为17.736 m3.℃/s。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该工程温排水量小于受纳水域的热承载力,不会对受纳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热污染。  相似文献   
52.
蒋旭升  刘杰  李海翔  吴福  朱真  李向敏 《环境工程》2021,39(12):220-226
为探讨铅锌矿尾砂库经植物原位修复的生态恢复效果,以广西阳朔铅锌矿尾砂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2018—2020)对实地观测植被恢复情况、新增植物生长情况及复垦铅锌矿库区尾砂重金属含量、土壤酶活性及理化性质的观测与测定。结果表明:尾砂库经人工种植的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三裂叶葛藤(Pueraria phaseoloides)2种耐性植物对尾砂中重金属存在植物稳定作用;库区植被新增物种逐年升高,且以豆科和菊科植物为主;尾砂的过氧化氢酶、脲酶与磷酸酶活性先增后减,蔗糖酶活性显著性增加;尾砂的肥力和保肥能力均有所提高,其中尾砂的总氮含量从1.14 g/kg增加到2.19 g/kg,有机碳含量从9.50 g/kg增加到21.01 g/kg。由此表明,在相似自然条件的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可考虑从葛属和蒿属的植物中筛选目标植物;植被恢复会加快尾砂库库区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铅锌矿尾砂库经人工植被恢复能加快尾砂基质的演变,使生态系统实现自行恢复并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3.
为获取气固耦合作用下煤层气注热开采过程热量分布规律,探究煤层内气-固体系吸热量的影响因素,采用自行研制的三轴煤层气解吸热量测试验装置,在实验室中对柱状原煤进行了不同轴、围压条件下煤体甲烷解吸过程温度及热量变化测定,利用温度补偿原理获取了解吸热与解吸量关系理论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了煤层气注热开采过程热量迁移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解吸热随解吸量呈指数增长趋势;模拟结果显示井间距为60 m时相较于40 m时煤层吸热量更快达到稳定,吸附气体吸热量升高持续时间为井间距40 m时的1.9倍;解吸热量在注热温度为593 K时较注热温度为493 K时增加15.97%,且达到最终解吸热量稳定时间减少21.4%.对比分析得到,在单井注热开采条件下,增大井间距和提高注热温度均可以不同程度影响热量在煤层中迁移、增大解吸热量并促进解吸作用,进而大幅度提升煤层气井筒累计产量.研究结果可为低渗透储层煤层气高效安全开采及煤层气注热开采工艺方案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4.
CO2驱采油可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并可同时削减注入气量的90%以上。现有烟气控制技术可满足收集燃煤电厂CO2的需求。介绍了CO2减排和驱油效果及烟气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55.
刘杰 《环境保护》2023,(18):77-78
<正>新媒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宣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扩大影响力、提供全方位信息、促进群众动员和参与,同时还能够塑造生态环保品牌形象。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优势,可以更好地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和公众参与。新媒体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宣传中的应用意义新媒体平台具有广泛的传播渠道和使用群体,  相似文献   
56.
通过水培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了秦油1号(QY-1)和三月黄(SYH)2种油菜对Pb的吸收富集能力,并从叶片的亚细胞结构和抗氧化酶活性等角度探究二者对Pb的耐性和解毒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培条件下,2种油菜的生长均未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Pb胁迫的增加,油菜吸收的Pb更倾向于分配在根部,减弱向地上部的转运.同时,在高Pb处理浓度(20mg/L)下,SYH的地上部和根部的Pb含量分别比QY-1提高了17.03%和77.07%.油菜叶片中Pb亚细胞区隔化研究结果表明,将Pb区隔在生物解毒组分(金属富集颗粒组分和热稳定蛋白组分)中是油菜富集Pb的重要耐性机制,其中SYH在该组分中Pb的分布显著高于QY-1.此外,抗氧化系统是这2种油菜应对Pb胁迫的重要解毒机制,Pb胁迫下SYH体内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QY-1,可更有效地应对Pb胁迫对其的毒害效应.大田试验表明,田间条件下2种油菜吸收的Pb更倾向于转运到地上,且SYH的富集系数、地上部和根部Pb含量均显著高于QY-1.综上,SYH具有更高的Pb富集能力,具有修复中轻度Pb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7.
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重点内容解析与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四川汶川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与评价对象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环境制约因素进行了识别与分析,进而分析并确定了其评价要点;结合灾后重建土地规划环评实践工作,对评价重点内容与要点进行了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58.
有机酸对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吸收Cu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表明有机酸的施加对植物吸收重金属的量具有不同的影响.文章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DTA、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对土壤中Cu的活化和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吸收Cu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向土壤中施加质量摩尔浓度为2 mmol·kg-1的EDTA时,土壤中Cu质量分数为220.16 mg·kg-1与空白土壤中500.31 mg·kg-1相比明显减少,说明EDTA可以极显著的降低土壤中的铜质量分数,使其转化成水提取态的Cu浮于土壤表面,并大部分聚集在根部周围,同时向土壤中施加EDTA不但促进了对Cu的活化而且显著提高了李氏禾对Cu的吸收,叶中最高质量分数达到336.54 mg·kg-1是对照中80.34 mg·kg-1的四倍;而柠檬酸、草酸和酒石酸则抑制了Cu的活化,但对李氏禾地上部分的Cu质量分数影响不大.有机酸对Cu的影响相对较弱,除EDTA显著降低了土壤中Cu质量分数外,其他有机酸对Cu的活化和李氏禾吸收Cu的影响与对照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9.
<正>如何让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产生力量、发挥作用?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安全理念体系、制度建设、全员参与缺一不可。"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品牌,百年企业靠文化"。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稳定发展,必须借助安全文化的力量,积淀安全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基业长青、安全发展。如何系统、有效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60.
粉煤灰和煤矸石长期浸水后pH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监测了不同粒径的煤矸石、粉煤灰及其不同配比的基质在水的长时间浸泡下,其pH的变化规律。并寻找出了适宜于作物生长的粉煤灰与煤矸石的最佳pH配比比例为4:1—8:1。为进一步就地取材,以废治废提供新的思路,可以减少煤矿区生态恢复的费用,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