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6篇 |
环保管理 | 9篇 |
综合类 | 100篇 |
基础理论 | 15篇 |
污染及防治 | 11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分析及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乌鲁木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公司产生的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对该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进行了分析,并以新疆地产膨润土对污泥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稳定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污泥中铜、锌、铅、铬、镉、镍的含量(以干基计)分别为700 mg/kg、900 mg/kg、400 mg/kg、198 mg/kg、2.4 mg/kg、22 mg/kg。铜、铬主要分布在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中,且在3种形态中均匀分布;锌主要分布在碳酸盐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残渣态中,其中碳酸盐态及残渣态分布较多;镉在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残渣态中均匀地分布,少量存在于硫化物及有机结合态中;铅在残渣态中分布最多,少量分布在可交换态中。重金属稳定化结果为膨润土投加量与干污泥质量比为1:12.5时,污泥中重金属(Cu、Zn、Pb、Cr)可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82.
为分析典型焦化污染场地不同粒径土壤中PAHs的累积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TOC)、比表面积(SA)等土壤性质的相关性,对北京焦化厂长期受PAHs污染的土壤进行粒度分级[P1(0.5~1.0 mm)、P2(0.25~0.5 mm)、P3(0.15~0.25 mm)、P4(0.106~0.15 mm)、P5(0.075~0.106 mm)、P6(<0.075 mm)],测定了各粒径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中USEPA优先控制的16种PAHs的浓度,探究PAHs在不同粒径土壤中的累积特征,并通过PAHs质量分数及土壤部分理化性质的曲线拟合结果分析PAHs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各粒径土壤中16种PAHs均有检出,其最高质量分数大多出现在P1粒径土样,最低质量分数出现在 P4、P5中。各粒径土壤中2~3(低)环 PAHs、ΣPAHs16质量分数变化趋势相似,均为 P1>P2>P3、P4、P6>P5(P<0.05),4(中)、5~6(高)环PAHs趋势类似,均为P1、P2>P3>P6>P4、P5(P<0.05)。比表面积(SA)、总有机碳(TOC)、可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各类PAHs的质量分数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各类PAHs质量分数随SA的增大呈先增大随后减小趋势,最大质量分数所对应的SA为38~41 m2·g-1,随TOC的增加呈先减小随后增大趋势,最小质量分数所对应的TOC为7.0~8.7 g·kg-1。不同粒径土壤颗粒中,基于污染物毒性当量因子(TEF)的等效质量分数与污染物实际质量分数变化趋势并不相同,ΣPAHs16实际质量分数变化趋势为P1>P2、P3、P4、P6>P5(P<0.05),而其等效质量分数则为P1、P2、P3、P4、P6>P5(P<0.05)。 相似文献
83.
84.
概略介绍了国内外各类安全应用软件,并对安全软件产业化进行了实例分析,总结了安全软件产业发展的特点,并对我国安全软件的产业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采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法,应用AFS-2202a型双道原子荧光仪联合测定水中的硒和汞,方法的检出限为:Se0.31μg/L、Hg0.01μg/L,线性范围为:Se0-20.0μg/L、Hg0~2.00μg/L。 相似文献
89.
以聚丙烯腈纤维为基质,通过化学接枝的方式将羧基引入纤维表面,制备得到含有羧基的螯合纤维,并应用于水溶液中In(Ⅲ)吸附分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间歇吸附试验表明,所制备螯合纤维对In(Ⅲ)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7.5 mg/g,整个吸附过程在120 min以内达到基本平衡,吸附过程复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竞争性吸附试验表明,在含有In(Ⅲ)、Fe(Ⅲ)、Zn(Ⅱ)和Hg(Ⅱ)的混合溶液中,吸附材料对In(Ⅲ)显示出一定的亲和能力.研究依靠路易斯酸碱理论在纤维表面构建了能用于In(Ⅲ)捕捉的吸附位点,为In(Ⅲ)的吸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90.
一种无污染的“绿色”建筑材料──水基丙烯酸系外墙用乳胶漆新近在徐州研制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由于该涂料无毒无味、色彩鲜艳柔和、附着力强、耐光照、耐擦洗、价格低廉、易涂刷、不易变色,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建筑物的外观就如同人的衣饰,反映了建筑物的品味和格调。花岗岩、马赛克、面砖、玻璃幕墙、不锈钢面板等传统硬面装饰材料因其材料价格昂贵、施工费用高,且增加建筑物自重,维修困难,在高层建筑上使用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已淘汰或限制使用硬面装饰材料,普及使用低毒、无毒的“绿色”乳胶漆装饰材料。目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