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环境保护政策框架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政策具有明显的计划体制特征,并正处于向市场体制过渡的阶段,江苏省社会经济发达,增长速度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面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环境形势的变革,环境保护政策面临新的发展和调整,提出江苏省环境保护政策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102.
“市场”是商品交易的空间载体,这是一个广泛运用的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存在着市场及商品货币交换关系,但实际上只是实现计划对物资分配的手段,市场机制、市场操作规则遭到排斥,交易主体不是商品所有者,也不是商品经营者,市场对资源配置不起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确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细胞核,经济再生过程中的正常运转、资源配置,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人民生活的提高,无不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是一种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再生资源行业受国家特行政策的保护,按计划收购、调拨,狡家经营,不少企业,曾经有过辉煌,曾经是各级供销社系统的经济支柱产业、盈利大户,但进入市场经济以后,这个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考验,走过了不少坎坷之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少企业在经历了迷茫之后,开始清醒,他们选择了创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的方向,把创办市场作为定位之举,作为再生资源行业实现二次创业的突破口,走上了一条由单纯经营向经营、管理转变的道路,使企业逐步走出困境,焕发生机和活力,笔者就创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问题谈三点粗浅认识,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阐明了目前大伙房水库上游水系接纳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存在的问题,客观地评价了该地区工业污水排污现状,并对整治该地区工业废水污染源和进一步改善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水质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04.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我国农药的生产,使用状况及其污染环境因子分析   总被引:141,自引:3,他引:141  
农药的环境问题与农药的使用历史、使用品种及用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系统地报导了我国农药生产、使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阐述了三大类农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并从农药的毒性、理化性质、使用状况及相应的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农药污染环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关于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森林生态功能是无形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但是森林生态功能既有营林成本,又是营林收入,需要对其进行正确评价.该文就森林生态功能评价的意义、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做扼要论述,以朱亭小流域为例对森林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纳碳释氧等生态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森林生态功能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为森林资源资产核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有些科技工作者指出,在地球上氮循环过程中,生物量的燃烧是氮和含氨微量元素排放的重要原因。地球上氮的自然固定量以微生物进行的生物过程为主,其向大气中返回的微生物过程也占很大部分,但以热带雨林为中  相似文献   
108.
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的热点而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建立和实施环境安全战略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迫切任务。环境安全教育是实施环境安全战略的根本途径,在维护环境安全、防治环境灾害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环境安全教育的内涵、在分析比较当前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对环境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作了深入探讨,并分析其在环境保护和环境灾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实施环境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针对水和废水中氰化物测定分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实验探讨,为提高水和废水中氰化物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黄泥土进行23 a长期施肥试验,设14种处理:不施肥(C0)、氮肥(CN)、氮钾肥(CNK)、氮磷肥(CNP)、磷钾肥(CPK)、氮磷钾肥(CNPK)、稻草加氮肥(CRN)、有机肥(M0)、有机肥加氮(MN)、有机肥加氮钾(MNK)、有机肥加氮磷(MNP)、有机肥加磷钾(MPK)、有机肥加氮磷钾(MNPK)、有机肥加稻草加氮(MRN)。结果表明:(1)与无磷处理比较,耕层(0—15 cm)全磷(TP)、有效磷(O lsen-P)和无机磷(I-P)含量均显著增加,有机磷(O-P)含量仅在MNP、MPK、MNPK和CPK处理中显著增加;耕层以下O-P无显著增加,MNPK、MNP、MRN和MN处理中I-P下移可达25 cm,而MNPK处理中TP及MNPK、CNP处理中O lsen-P下移可达30 cm;耕层磷素积累量及磷素下移深度与施磷量、施肥模式(化肥磷、有机肥磷;单施、混施)和磷素形态有关。(2)有机肥I-P下移深度比化肥I-P深。(3)不同施肥处理对水体环境存在不同的污染风险,其中以MNPK处理下土壤磷素对水体环境的污染风险最大;地表水的污染风险大于地下水,稻季的污染风险大于麦季,丰水年的污染风险大于平水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