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域洪涝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自然灾害的恢复重建的时间长短与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大小直接相关,因而影响灾害造成的总损失。因此评估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是灾后制定减灾政策的重要内容。投入产出模型是灾害经济影响评估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合湖南省经济状况和救灾政策,以月为时间间隔,模拟了1998年湖南省经济在洪涝灾害后的恢复情况,并用建筑业灾后恢复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在洪涝灾害中湖南省的间接经济损失为17846亿元,占直接经济损失的39%。不同部门灾后恢复模拟结果有利于制定减灾战略、优化救灾和重建资源的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经济系统的冲击。尽管该模拟结果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投入产出模型在模拟灾害间接损失影响及恢复重建期的预估上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风险数值分类的方法,弥补了目前风险分类多从定性角度进行描述,缺少客观性的缺陷.以与当前生活紧密相关的44种风险为样本,基于风险管理过程和大众对风险的认知过程所关注的风险属性要素,采用Hayashi数量化理论Ⅲ的数值分析法,在MATLAB程序的支持下,计算各种风险的得分,进行风险聚类,得到综合风险分类结果.结果表明,44种风险被分成了简单风险、复杂风险、模糊风险/不确定风险.分类结果体现了国际风险管理理事会IRGC注重风险性质认知的理念,符合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土壤湿度与风速对沙尘暴发生的贡献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沙尘暴研究中,大风和下垫面的土壤湿度是影响沙尘暴发生的两个重要因子,它们分别以数值形式定量记录,但这种定量因子与沙尘暴发生的定性特征之间难以建立联系,从而影响了沙尘暴的定量研究。利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等3个观测站点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的土壤湿度、风速及相应的沙尘暴记录资料,采用数量化理论Ⅱ这种可以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沙尘暴发生时风速和土壤湿度对沙尘暴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的自然条件下,风速和土壤湿度对沙尘暴发生的贡献程度相差甚远,乌拉特中旗和二连浩特地区风速的贡献大于土壤湿度的影响,而对乌海地区来说,土壤湿度对沙尘暴的贡献要大于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沙尘暴发生过程中的风速和土壤湿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内蒙古中西部二连浩特、乌拉特中旗和乌海等3个地区2001—2004年的6小时风速风向观测资料和每小时的土壤湿度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沙尘暴观测数据,统计研究了在沙尘暴发生季节,沙尘暴发生过程中风速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中西部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在这个季节,沙尘暴的发生主要受西风影响,沙尘暴发生过程中的风速达到最大,沙尘暴发生前和发生后风速变化较大,统计样本中的最大变幅达12m/s;统计样本中土壤湿度在沙尘暴发生前达到最小值,在沙尘暴发生过程中和发生后则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土壤湿度是制约沙尘暴发生的较为重要的下垫面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浅析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风险管理、科学防灾减灾规划的基础。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间接经济损失是反映灾害影响强度及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重要指标。经济越发达,经济系统关联程度越高,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就越大,灾害间接经济影响也越大。已有研究表明,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往往与直接经济损失为同一量级,甚至是直接经济损失的数倍。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是科学评价灾害影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产业部门间接经济损失和灾后恢复重建期的评估,可以为灾后恢复重建决策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工具。政府决策者、学术界应重视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或巨灾)对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为减轻灾害的影响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6.
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越来越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不断深入,但是,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相对薄弱。为了能综合地对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进行科学的评价,回顾了国内外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内涵及组成(减产停产损失、产业关联损失和投资溢价损失),分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评估方法特点。指出洪水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主要指产业关联损失,投入产出法是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适用方法,但该方法的使用必须作适应性改进,上述观点可供洪灾间接经济损失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综合风险分类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社会日益增加的各种风险,我国必须建立转型期间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增强综合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风险分类是综合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该分类体系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综合风险防范和示范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特别是在风险保险和风险信息共享工程中。从现代风险发展的综合特点出发,对现有的风险分类方法和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回顾,借鉴国内外综合风险分类的方法和体系,构建风险分类的原则,形成现代风险分类的综合性方法。根据此方法,将风险分为8个一级类、50个二级类。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契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及对气候和农业自然灾情的了解,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退耕前后气候背景、自然灾害发生和粮食生产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退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土地利用的优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系统总体的抗灾能力,特别是对缓解成灾率为3-5成的那部分粮食作物的受灾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海岸带湿地变化及存在的威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借助遥感、GIS技术、野外调查及海洋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城市化前后深圳市海岸带湿地的面积及分布的变化,对海岸带湿地存在的威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恢复及重建海岸带湿地的对策.结果表明:⑴深圳市海岸带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与1980年相比,2005年潮间淤泥海滩和红树林沼泽面积减幅超过60%,相反,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了近一倍;⑵城市化前海岸带湿地沿海岸呈带状连续分布,且有相当宽幅的纵深,城市化后受人工影响程度的明显加大,湿地主要呈片状分布,且纵深较窄;⑶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增加,是导致海岸带湿地被占用、破坏及海岸带湿地面积减少的根本原因;⑷海岸带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经济建设需要及围海造陆对湿地的占用和破坏,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导致的近海海域水质污染加剧对湿地水质净化负荷的加重;⑸文章对如何保护深圳市海岸带湿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IO模型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投入产出模型(ARIO),以一个月为时间步长,模拟了汶川地震后四川省各部门产出和需求随重建进程的变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汶川地震的完全恢复重建大致需要近9年的时间,灾后36个月时,四川省的当地总产出能力将超过灾前水平。在重建模拟的基础上,评估了灾后实施不同风险管理策略的潜在效益,若最大生产能力在灾后3个月内能够加速达到灾前的150%,则与无加速重建相比,恢复重建期至少可以缩短3年半,证明了灾后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对于缩短恢复重建期的作用。提出的重建期模拟方法可以为缩短重建期、合理分配抗灾救灾资源的灾害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