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活力-组织-弹性-功能”理论,以网格作为评价单元,评价了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利用Moran指数测度了全局和局部的空间分异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且相对稳定,1993、2011年平原区健康状况平均值分别为0.53和0.51,而丘陵山区则为0.62和0.65,丘陵山区显著优于平原地区。健康状况空间集聚程度增强,1993—2011年间平原区和丘陵山区的Moran指数分别由0.49和0.41升为0.61和0.46,表明平原病态区域集聚程度增加,而丘陵山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当前平谷区土地生态系统管理应着眼于三个重点区域:维持四座楼自然保护区周边生态系统健康,加强生态廊道建设,避免产生保护区“孤岛效应”;对于丘陵山区土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趋坏的区域,应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维护关键性生态用地;对于健康状况较差的中心区域,应限制建设用地拓展,推行生态型土地整治,缓解土地生态系统压力。  相似文献   
42.
利用餐厨垃圾-污泥耦合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具有广泛的经济和应用价值。本实验考察了在1 V电化学预处理条件下,研究餐厨垃圾占比(空白对照,0%,5%,10%,质量分数)对厌氧发酵生成VFAs产量的影响,从而得出产VFAs的最优条件。研究表明:经过60 min 1 V电化学预处理后,随着餐厨垃圾占比从0%增加到10%,水体中溶解性COD浓度随时间变化迅速增加,最高可达到969~1266 mg/L,随着厌氧发酵的进行转化成VFAs。其中,当餐厨垃圾占比为10%时,VFAs在15 d内最高浓度可达到132.2 mg/L。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预处理可改善餐厨垃圾-污泥特性,加快厌氧发酵过程,同时餐厨垃圾可增加污泥中有机质含量,增加VFAs产量,实现餐厨垃圾-污泥产VFAs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3.
本文分析了宁南山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宁南山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宁南山区必将成为我区油料、大豆、畜产品的生产基地,并相应地提出了加速开发宁南山区农业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44.
文章对4-氯酚在非均相零价铁/H2O2体系中的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氯酚能在低pH零价铁/H2O2体系中迅速降解.pH对降解具有重要影响,当pH大于5,4-CP降解效果<10%.同时在低pH(pH3)环境下考察了铁粉和H2O2投加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对溶液中亚铁离子的形成和过氧化氢的分解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最后在对中间产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4-CP降解路径假设.  相似文献   
45.
4-CP在零价铁/H_2O_2体系中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4-氯酚在非均相零价铁/H2O2体系中的降解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氯酚能在低pH零价铁/H2O2体系中迅速降解。pH对降解具有重要影响,当pH大于5,4-CP降解效果<10%。同时在低pH(pH3)环境下考察了铁粉和H2O2投加量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对溶液中亚铁离子的形成和过氧化氢的分解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最后在对中间产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4-CP降解路径假设。  相似文献   
46.
福岛核事故发生之后,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核及反核浪潮。由于公众对核电站的认识有限,对核电站的事故后果异常恐惧,出现谈"核"色变的现象。然而,世界及中国的发展对能源十分急需,发展能持续供电的核能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核电的发展得到公众的支持,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核电站的发展与生产。  相似文献   
47.
在建立“深圳-巴彦浩特”地理样带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了样带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灾情的影响,并探讨了人文因素对旱灾灾情的影响。为了分析不同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空间组合特征对灾情的影响,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因素指标,运用层次聚类方法对样带137个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带的气象灾害以水旱灾害为主,在样带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表现为北方以旱灾为主,南方以水灾为主;降水变异和温度变异是影响气象灾害灾次与持续时间的关键性指标,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人类活动对旱灾的影响明显,其灾次和持续时间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产GDP/总GDP)呈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产GDP及有效灌溉面积的增加,能有效缓解旱灾的灾情;聚类分析表明在南北样带上存在六大自然和人文条件组合区。  相似文献   
48.
国内外农用地膜使用政策、执行标准与回收状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用地膜覆盖技术具有良好的增温、保墒、除草等作用,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上不可或缺的农艺措施,为作物增产增收和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长期重使用、轻回收,随着农用地膜的用量和覆膜年限增加,废旧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逐年增多,残膜污染已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成为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的农用地膜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面临着政策不健全,监管有难度,执行不到位,回收、替代技术不成熟等困难和问题,防治任务依然艰巨。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欧美与日本发达国家农用地膜推广使用方面的相关政策及标准,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农用地膜管理和回收经验,为今后制定出台适应中国国情的农用地膜管理政策提供参考。建议:(1)推进全程监管,出台相关法律规章,明确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建立全程监管体系,从源头上杜绝脱标地膜进入市场、铺进农田;(2)推进源头减量,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价,强化地膜使用控制,对水热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减少地膜覆盖或不再使用地膜,对资源禀赋较差的地区,提高地膜使用效率,降低使用强度;(3)推进回收利用,推动完善政府扶持、市场主导的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探索农膜回收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区域性绿色补贴政策;(4)推进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平台,加大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发力度,加强可降解地膜产品和技术跟踪,制定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49.
通过特征比拟的方法,确立能动与非能动技术结合度研究的基本原则,建立数量比例模型、可利用率模型、功能效用模型及交融集成模型,进行数量、质量及效用计算,并利用以上模型对AP1000安全相关系统和华龙一号凝结水抽取系统进行计算分析。计算表明,设备数量、设备对系统可利用率的贡献度、系统对机组可利用率的贡献度是影响结合度的主要因素,交融集成模型是最佳模型。提出要发展两类型的集成创新技术,并指出能动、非能动技术均衡结合,简化技术是未来集成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0.
为了更精确地求出岩体的等效抗剪强度参数,本文采用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方法获得了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RMR值,通过建立RMR值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数学关系,可计算出岩体的等效内聚力c和等效内摩擦角,并以该等效参数为基础利用3DEC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该方法进行碎裂边坡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具有可行性,且能更精确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