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61篇
综合类   263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张永领  夏保成  吴晓涛 《灾害学》2013,(1):146-149,159
应急预案的外部保障是应急预案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评价应急预案运行保障是优化完善应急预案的运行基础、提高应急预案可行性的重要手段。在分析应急预案对应的灾害情景的基础上,确定在预案适用范围内该灾害情景可能造成的应急需求;构建应急预案运行保障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储备或运行状态;确定应急预案对应的灾害情景对各保障要素的破坏程度;最后建立了应急预案运行保障的评价模型,对应急预案的运行保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2.
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习性、土壤类型、林分立地状况等的差异,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变化。采用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新平县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5种典型森林类型——华山松(Pinusarmandii)林、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滇油杉(Keteleeria evelyniana)林、高山栎(Quercus aquifolioides)林和常绿阔叶林各器官(叶、枝、干、皮和根)碳含量、生物量、碳储量及分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该区域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揭示滇中亚地区各林分植被层的碳源-汇变化和土壤各层碳动态规律。结果表明,(1)5种林分类型各器官碳含量在45.60%~57.60%之间波动,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生物量分别占植被层的56.46%~92.28%、1.12%~13.15%、0.003%~2.19%和6.21%~30.26%。各林分类型植被层碳储量大小表现为:华山松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滇油杉高山栎。(2)5种林分的土壤碳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主要集中在0~30 cm表土层,占总碳储量的52.6%~79.8%;0~60 cm土壤碳储量大小顺序表现为:滇油杉常绿阔叶林华山松高山栎云南松。(3)5种林分的生态系统碳储量表现为:常绿阔叶林华山松滇油杉云南松高山栎,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之和占总碳储量的95.1%~99.2%,林下植被层占比较低。华山松、滇油杉和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储量,云南松林和高山栎林植被碳储潜力较大,应通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森林管理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分碳密度,发挥其更大碳汇功能。  相似文献   
113.
夏明方 《绿叶》2013,(3):6-14
中国的现代化属后发型,其开端始于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遗憾的是,因为对环境代价论的错误认识等原因,现代化道路反而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并有着向生态危机演化的趋势。为此,我们需要纠正错误的环境代价论,认真对待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风险与人口压力,以开放的心态向发达国家和传统智慧学习,探寻中国特色的生态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14.
策划人语:在百度上键入"美丽中国",可以得到两个显目的搜索结果,一是CCTV和BBC联合摄制的一部同名纪录片,其以精美的影像表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自然人文景观,其次就是"十八大"报告中的热点词汇,它承载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总  相似文献   
115.
作者针对涉及在用电梯安全运行的主要故障原因作了一些分析研究。本文分析了电梯安全运行的要素,通过系统的分析、处理,判断出电梯是否有隐患存在以及不安全的类型,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具有预测、预防电梯事故和潜在故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6.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能源建设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滇西北的兰坪县和香格里拉县的能源使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在经济仍处于贫困状态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山区生活能源利用的特点:兰坪县和香格里拉薪柴的使用分别达85%和98%,而以太阳能、沼气、水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仅有7.0%和1.8%,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论文对促进现代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制定农村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健全能源政策体系,争取国际经济和技术支持等。  相似文献   
117.
田间条件下,淹水稻田由于上覆水中溶解氧的扩散作用,使其表层土壤存在约1 cm厚的微氧层,这个特殊层次中碳氮转化的特征尚未明晰.以亚热带典型稻田土壤为对象,采用100 d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结合13C稳定同位素示踪和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术,研究稻田土壤微氧层(0~1 cm)和还原层(1~5 cm)外源新鲜有机碳(13C-水稻秸秆)和原有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氮肥施用[(NH4)2SO4]的响应规律及其微生物过程.结果表明,氮素添加使土壤总CO213C-CO2累积排放量分别提高11.4%和12.3%;培养结束时,氮素添加下还原层比微氧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和13C回收率分别降低2.4%和9.2%.培养前期(5 d),氮素添加提高还原层微生物总PLFAs,且细菌和真菌PLFAs响应一致,但对微氧层微生物丰度无显著影响;氮素添加对微氧层和还原层总13C-PLFAs丰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8.
策划人语: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奉亚当·斯密为圭臬,自由贸易早已成了一个"国际准则"。然而,现实中的自由贸易从来都是加定语的,各种形式的重商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一直在不断改头换面地重现。中国"入世"十周年,其间遭遇的贸易保护主义不计其数,绿色贸易壁垒即是其中之一种。所谓绿色贸易,并非单指绿色商品领域的贸易,更是对自由贸易的绿色限定。它对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采取各种限制性进口措施,这些标准和措施现在已经发展为"绿色贸易壁垒"。但在生态主义已成为一种普世价值的今天,这种对自由贸易的限定却显得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119.
城市土壤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受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且城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人口密度和人类活动等差异显著.因此,城市土壤背景值的确定可能不同于非城市土壤,但目前相关研究短缺.为此,本研究选取北京市土壤中砷、镉、铬、铜、汞、镍、铅和锌等重金属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近30年来北京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表层(0~20 cm)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受人为活动影响外,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粒径较小、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较高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2019年北京市建成区表层土壤中铜和汞含量显著高于非建成区(p<0.05).近10年来,北京市建成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呈下降趋势;但近30年来,非建成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呈上升趋势.尽管采样点都远离了明显的污染源,但建成区和非建成区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需要分别研究建成区和非建成区的土壤背景值,在建成区远离明显污染源采样点所获得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可以作为建成区土壤的背景值,用于评价城市建成区土壤是否受工厂、企业、加油站和交通等明显污染源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获取城市建成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提供了方法参...  相似文献   
120.
以北京市餐饮企业分布密度最大的西城区为案例区,通过对研究区域内餐饮企业进行实地污染物检测及排放活动水平调查,计算得到基于就餐人数、就餐时间、烹饪油用量和灶头数4种核算基准的餐饮业VOCs和PM2.5排放因子,并利用排放因子法分别估算该区域在餐饮废气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前后餐饮企业VOCs和PM2.5年排放量.结果表明:本研究区域餐饮业废气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前VOCs排放量范围为319.03~506.38t/a,改造后为92.14~109.89t/a;改造前PM2.5排放量范围为166.55~211.09t/a,改造后为30.22~36.05t/a,排放量明显减少.餐饮业废气净化设备改造后VOCs和PM2.5减排率分别为71%~82%和80%~86%,餐饮业废气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减排效果良好.计算得到以街道为单元的餐饮源VOCs和PM2.5排放强度范围分别为1.45~4.32t/km2和0.47~1.42t/km2.通过PM2.5实测浓度(小时值)数据分析,餐饮业废气净化设备升级改造前、后PM2.5浓度平均减少了28.9%,最接近于用油量为核算基准的排放因子降低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