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0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34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51.
根据1999年和2010年两期影像数据,在遥感软件EDARS IMAGINE9.1的支持下对图像进行技术处理,通过计算机自动分类方法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将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水域及未利用地,同时利用数学模型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和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9-2010年间耕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变化最大,变化量占到总流域面积的比例分别为3.94%和2.42%;水域、林地、耕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明显,依次为3.06%,1.82%和1.12%;11年间草地、耕地和水域的流转较为剧烈,变化速率较快;11年间石羊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偏离度为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达到0.04,土地利用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干预趋于缓和;景观优势度增大,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均匀度有所减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影响明显;人口、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在短时间尺度上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52.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土壤碳、氮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关键因素.以福州平原稻田为研究区,在早稻和晚稻生长季,对对照、炉渣、生物炭和炉渣与生物炭配施处理下耕层和犁底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包括0.25 mm团聚体含量(DR0.25)、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及土壤碳、氮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不同土层,对照、炉渣、生物炭和配施4种处理团聚体均以0.25 mm粒级为主;0.25 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随土层加深而增强;早稻组中,生物炭施加后MWD、GMD和DR0.25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0.08%、15.12%和21.87%,D值增加了3.67%,炉渣和配施后差异不显著(p0.05);晚稻组中,生物炭施加后MWD、GMD和DR0.25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3.00%、13.82%和16.75%,配施后MWD、GMD和DR0.25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6.77%、9.80%和15.37%,D值分别减少了3.75%和2.59%,炉渣施加后差异不显著(p0.05);炉渣、生物炭和配施3种处理都显著增加了早稻耕层和晚稻耕层土壤的碳含量,生物炭和配施处理都显著增加了早稻耕层和晚稻耕层土壤的氮含量(p0.05),3种处理都显著增大了早稻耕层土壤C/N比(p0.05),同时,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碳、氮含量百分比主要集中在0.25 mm粒级大团聚体.  相似文献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针对放射性废液桶内干燥装置的研制,就装置的加热方式对目前加热结合桶内干燥装置的要求进行了对比筛选,初步选择微波和热风组合加热方式,在此基础上对微波和热风加热方式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虽然热风加热耗时太长,且微波加热存在盲区,但是两种加热方式干燥模拟废液的效果良好,能够相互补充,因此建议采用微波-热风组合加热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