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4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15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11篇 |
废物处理 | 25篇 |
环保管理 | 101篇 |
综合类 | 572篇 |
基础理论 | 79篇 |
污染及防治 | 110篇 |
评价与监测 | 37篇 |
社会与环境 | 16篇 |
灾害及防治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53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9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近年来,纳米零价铁(nZVⅠ)凭借其反应活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污染场地修复研究。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情况,针对氯代烃污染物的修复机理作了阐述,分析了nZVⅠ的制备方式、改性优化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了nZVⅠ在原位修复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应用研究现状。电爆炸法作为一种低成本、可批量 生产的方法,同时通过固体负载、表面修饰等改性手段开发新型nZVⅠ材料,是nZVⅠ工程应用的有效手段。鉴于nZVⅠ及其改性材料具有成本低、扰动小、用途广等特点,该类材料在石油污染场地风险控制及修复治理中有较大的研究潜力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2.
在工程实践中,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导致土体和周围建筑对于支护结构的变形要求较高,因此双排桩支护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双排桩支护结构形式选择以及前后排桩的间距、桩顶点位移的控制、冠梁的大小等仍是设计的难点。结合合肥某基坑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双排桩支护结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开挖深度、排距、结构形式等因素对双排桩受力与变形的影响,并将变形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接近,实测位移量满足相关要求,施工过程证明该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43.
NO与Fe2+反应生成络合物[Fe(NO)]2+易被O2氧化解络形成NO2-和NO3-离子,进而被尿素溶液还原生成N2.基于上述反应原理,本文提出脱除烟气中NOx的新方法,即以FeSO4为吸收液、O2为氧化剂、尿素为还原剂的络合-氧化-还原耦合法.考察了尿素初始浓度、吸收液pH值、NOx初始浓度、烟气流量等因素对NOx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初始浓度越高、吸收液pH值越低、NOx初始浓度越大、烟气流量越小时,NOx脱除率越高;当尿素初始浓度为1.19mol/L,吸收液pH值为3.2,NOx初始浓度为1493mg/m3以及烟气流量为800mL/min时,反应初期(0~6min)NOx脱除率可达92%以上,且反应1h后脱除率仍可保持在69%左右. 相似文献
944.
945.
电极强化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脱氮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电极与人工湿地耦合,创新性地构建了复合电极人工湿地高效反硝化脱氮装置,提高对污水中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为了确定复合电极人工湿地比普通人工湿地脱氮效果更优,研究了碳氮比、进水总氮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电流强度等因素对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和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20~25℃,pH=7.5条件下,引入电极的人工湿地有更好的去除效果,较普通人工湿地总氮脱除效率可高出5.41%。并且确定了复合电极人工湿地的最佳运行条件为碳氮比=0.75,水力停留时间=48 h,进水总氮浓度=75 mg·L-1,电流强度=10 mA。在此条件下,总氮去除率可达53.34%。 相似文献
946.
为了提高堆肥效率以及改进传统的堆肥方式,采用分层的堆置方式,以竹炭作为分隔材料,进行好氧堆肥实验,系统地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常规理化特性的变化以及氮素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木屑处理组(A)和竹炭处理组(B)中温度均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以及降温期3个阶段,满足堆肥3阶段理论;以竹炭作为分层材料使高温期pH值降低至8.23,低于A组(8.98),而pH值的降低有利于控制氨气挥发;堆肥结束时,B组中DOC降解率为75.3%,明显高于A组(60.2%)。B组处理中氨气累积释放量为2 127.8 mg,小于A组的2 522.8 mg,可见竹炭作为堆体分隔材料对堆肥过程有机质的降解利用以及氨气挥发的控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7.
采用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反应器,考察了不同初始Cr(VI)浓度下化学阴极与生物阴极MFC的产电及Cr(VI)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各Cr(VI)浓度梯度 (20、28、32、36、40和44 mg/L)下生物阴极MFC的产电及Cr(VI)去除性能均较化学阴极MFC更优,生物阴极最大输出电压为180.1 mV,是化学阴极的1.3倍。随着初始Cr(VI)浓度的递增,两者对Cr(VI)去除的差异越明显,最终在Cr(VI)浓度为44 mg/L时,生物阴极MFC的Cr(VI)去除率为66.4%,较化学阴极提高了55.1%。进一步由循环伏安扫描、电镜扫描及X-射线能谱分析证实生物阴极MFC较化学阴极MFC产电及去铬性能优越的主要原因除了生物阴极电极上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催化作用外,Cr(VI)还原产生的不导电Cr(III)沉积物在其电极上附着较少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该Cr(III)沉积物中含有Cr2O3。 相似文献
948.
目的 分析不同加筋构型及预制缺陷形式对蜂窝加筋结构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热塑性PLA为基材,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制备含预制缺陷蜂窝加筋结构试件,考虑缺陷的长度、数量、深度、方向等因素,采用三点弯曲实验方式,并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实验得到了结构的位移-荷载关系及破坏情况。线弹性变形阶段,实验与仿真拟合良好,该阶段内,六边构型PLA蜂窝加筋曲板结构承载能力整体优于正六边结构,但后者在后屈曲阶段的残余承载能力更好,且更不易发生断裂。相较于缺陷长度,缺陷深度和缺损肋壁数量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缺陷方向越趋近宽度方向,结构承载能力越低。结论 实际工程中,应尽可能避免结构中间承载位置处横向加筋肋壁出现缺损,并充分利用正六边与内六边构型蜂窝加筋结构各自的承载优点。 相似文献
949.
南京市20种蔬菜氟,硫,氯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1年起连续三年在南京市的四个主要蔬菜基地采集了不同季节的20种常用蔬菜样品,测定了食用部位中氟、硫、氯3种元素的含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元素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清洁对照点,叶菜类蔬菜与对照差异显著,其他大部分蔬菜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三元素中氟污染最重,氯次之,硫最轻,且硫、氯含量有逐年减小趋势;工业大气污染源对蔬菜品质有一定影响,应注意蔬菜基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950.
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SPSⅡ cDNA片段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蔗糖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在蔗糖积累和碳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茎组织中SPSⅡ表达量占SPS转录总量的40%,表明SPSⅡ cDNA的克隆与表达对蔗茎中蔗糖的积累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RT-PCR技术克隆分离SPSⅡ基因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包含1个3 183 bp的开放读码框,可编码1 060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EU269038.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PSⅡ基因在甘蔗糖分积累的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糖分积累初期蔗茎中的SPSⅡ相对表达量最大,在糖分积累中期蔗叶中的SPSⅡ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峰;同组织部位中,糖分积累初期SPSⅡ相对表达量高于糖分积累中期、后期.图6参1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