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按照模糊综合评价中贴近度最小的原则,采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权值。经过实例分析及对模型的验证、比较表明,用该法优化权值并进行水质评价,其结果与实际水质级别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评价方法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52.
为了更好地为水污染应急监测工作服务,利用顶空原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多组分气体分析仪,测定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快速筛查定性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再选用标准方法准确定量污染物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定范围广、仪器携带方便、筛查定性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3.
通过酰胺化一锅法成功制备了三乙烯四胺修饰的磁性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MGO-TETA)吸附剂,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了MGO-TETA吸附剂的成功制备.同时,实验研究了吸附剂用量、亚甲基蓝溶液(MB)的pH值、吸附剂的零电点和离子强度对MGO-TETA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MGO-TETA的循环再生和工业模拟应用.最后,通过拟一级动力学、拟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和液膜扩散4种模型讨论了吸附动力学过程,使用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模型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MGO-TETA对MB的吸附是自发可行且吸热的,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由Langmuir等温线模型计算的最大吸附量为638.90 mg·g-1.经过5次吸附-解吸循环以后,MB的去除率仍然可达87%.经过实验证明在吸附过程中MGO-TETA吸附剂与MB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氢键相互作用、π-π共轭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4.
土法炼锌区废渣重金属固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西北土法炼锌形成大量的废弃地,废渣重金属Zn、Pb和Cd全量分别为:7 521、5365和53.4mg·kg-1,废渣的pH值为8.53,当地的背景土壤的pH值为5.39.重金属污染是当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土地复垦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目前来说防止重金属的迁移扩散显得尤其必要.用优级纯硝酸调控废渣的pH值检验pH值降低时废渣重金属释放程度;用碱石灰、活性炭、粉煤灰和有机质对重金属进行吸附;野外用碱石灰、纯碱和烧碱在土法炼锌区对废渣释放的重金属进行吸附.结果发现废渣重金属Pb、Zn和Cd随pH值降低而释放,Cd和Zn的释放量较大,pH值是影响重金属迁移扩散的重要因子;碱石灰、活性炭、粉煤灰和有机质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比较得出碱石灰的吸附效果最好;野外实验进一步发现碱石灰固定重金属稳定性好、吸附性强.黔西北土法炼锌区有大面积的喀斯特地区分布,碱石灰来源广,用作废渣重金属释放的固定材料相对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55.
甲醇合成塔是甲醇厂的重要压力容器,能否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厂区的人员和设备安全。1997年8月15日我公司甲醇厂甲醇合成塔壳壁上发现裂缝,蒸气从裂缝中喷出,形成2米多长白雾,发现裂缝1小时后停车。  相似文献   
156.
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质量目标管理与风险防控并重转变。本文较为系统地剖析了我国新污染物治理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毒性数据缺失、危害测试与评估技术发展缓慢,环境暴露评估技术相对落后,新污染物环境监测基础能力明显不足,新污染物替代和风险管控技术发展滞后等方面;从科技支撑层面,提出了设立新污染物治理科技专项、集中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国家新污染物研究领域的科技战略力量,构建国家新污染物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工程试点示范和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等建议,以期为我国的新污染物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ABR-生物滴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BR-生物滴滤池组合工艺,研究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 d、滴滤池水力负荷为5 m3/(m2·d)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滴滤池内部污染物浓度变化和微生物的沿程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T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3%、32%、58%和30%;滴滤池内各层污染物浓度除TP在中层略有升高外,其余均沿程逐渐降低。滴滤池底层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均较强,原因是果壳活性炭填料较强的截留吸附能力以及底层微生物优势菌属较好的降解作用。总氮的去除依靠滴滤池内填料的物理化学作用和微生物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其中微生物作用约占60%,成为脱氮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8.
城市应急救援工作应该怎么做? 尤其是今年以来,一系列影响巨大的突发公共事件使人们认识到,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已经是迫在眉睫。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公共突发事件已普遍呈现出类型多、范围广的态势,从自然灾害到恐怖袭击,从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到涉及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9.
160.
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是组成线粒体呼吸链的4种酶复合体之一,对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还是杀真菌剂(Fungicide)、抗原虫(Antiprotozoan)、抗癌药物(Anticancer drugs)以及抗疟疾(Antimalarial)药物——阿托喹酮(Atovaquone)、氯胍(Proguanil)、布帕伐醌(Buparvaquone)的作用靶标,可将它作为昆虫的药靶,设计和开发新型的杀虫剂.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cDNA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GU593056.1).获得的cDNA全长939 bp,其中可读框819 bp,编码272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9.48 ku,等电点为9.19.通过与其它10个物种的细胞色素C还原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东亚飞蝗与家蚕、赤拟谷盗、黒腹果蝇、埃及伊蚊、致乏库蚊、小家鼠、人、丽蝇蛹集金小蜂、蜜蜂和豌豆蚜的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2%、72%、66%、63%、60%、59%、59%、58%、57%和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