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石化企业安全培训管理现状,分析了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企业安全培训水平的工作思路和前提条件,以及提高石化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水平的具体策略,包括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培训矩阵和课程体系建设、内部培训师选拔和能力建设、开展体验式培训、科学应用培训效果评估等。  相似文献   
22.
草甘膦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处理技术,是从自然界中选育菌株来处理废水的原始形式,即利用废水中的有毒污染物作为唯一碳源,微生物利用其进行生长,从而达到使废水降解的效果。以草甘膦废水为唯一碳源,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法、驯化培养法、划线分离和纯化,从湖北宜昌某化工集团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菌株XF150。三次驯化过程中,菌株XF150降解草甘膦废水最高降解率达95.52%。经观察形态特征及培养特征,初步鉴定菌株XF150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由单因子优化法实验法探讨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菌株XF150降解草甘膦废水的影响,得出菌株XF150降解草甘膦废水的最适条件:温度为30℃、pH为7.0、底物浓度为600mL/L,在最适条件下菌株对草甘膦废水降解率可达84.18%,其矿化程度较高,为草甘膦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提供最佳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3.
企业的HSE培训项目由内部培训师和外部培训师合作完成。内部培训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理论和生产实践经验,了解企业战略、安全文化和管理模式,理解学员的HSE培训需求,知晓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满足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1]。外部培训师实战经验丰富,掌握各种培训技巧,为企业带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但外部培训师不太了解企业的培训需求,与企业实际结合的能力较差,对培训后的改进措施无力辅导,成本高,降低了培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4.
1 体验式安全培训概念及特点 体验式安全培训是一种在模拟或真实环境中亲身感受和形体体验,通过"听"、"看"、"研"、"练",再由培训师结合学员的体验感受,将安全技术知识进行讲解,形成对安全的认识,掌握相关的技能,具备相关的能力并使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培训活动,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安全培训方式.  相似文献   
25.
吹扫捕集-GC-MS测定废水中的硝基氯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吹扫捕集-GC-MS测定水样中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考察了吹扫温度、吹扫时间等对吹扫捕集效率和方法检出限的影响.在室温下,当吹扫时间为30 min时,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可达0.002 mg/L,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2×10 -3 ~2 mg/L,相对标准偏差在2%~6%,加标回收率在97.0%~110.0%.与国家标准方法相比,该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且无须使用有毒有机溶剂等优点,可满足工业废水和地表水中硝基氯苯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6.
海洋石油污染处理方法优化配置及具体案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石油污染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类型,对海洋水生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溢油成为石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如何对溢油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成为治理海洋污染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当今处理溢油使用的物理法、化学法、自然降解法、生物处理法、燃烧法等进行了介绍,详细考察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在限制条件下如何对各种选择方法进行优化组合.文章同时对"11.14"重大船舶溢油污染事故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用优化组合后的方法进行处理,处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7.
烟粉虱成虫的昼夜时空动态及空间格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观察了 1d内西葫芦(Cucurbitapepo)植株上烟粉虱成虫数的变化,以早晨 6点最高,中午 12点达到最低点.经统计分析得到 2003年和 2004年 1d内西葫芦单株虫量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温湿度系数的相关系数.对两年的观察结果进行卡方适合性检验, 2003年和 2004年,烟粉虱成虫昼夜在植株上的种群波动趋势一致 (χ2 =0. 82 <χ20. 05, 7 ).空中捕虫试验结果为早晨 6点捕虫量最低,上午 10点捕虫量最高.空中捕虫量与光照强度的相关程度最高,与气温的相关程度次之.阴天空中捕虫量极低.还观察到烟粉虱成虫在早晨、夜间、阴天和雨日多停留在植株的叶背,其反应迟钝、活动能力较差.对烟粉虱成虫空间格局频次分布检验结果显示,所有调查田块的害虫空间格局一致,均属于负二项分布; 6项分布型指数测定结果,烟粉虱成虫在田间皆为聚集分布,其聚集的原因可能系物种本身的聚集行为所致. 图 3表 3参 10  相似文献   
28.
张锐波  张丽萍 《生态环境》2004,13(2):204-206,224
以杭州市区为研究区,利用近卜年的土地利用系列统计资料和遥感解译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区位原理,经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杭州市区扩建过程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重点讨论了耕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时空动态过程。通过区位商数和分离指数的计算分析,揭示了未来土地利用方式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工矿用地和耕地面积的变化最为明显;农作物播种面积的递减速率高于耕地面积的递减速率;蔬菜播种面积的区域不平衡性最大,集中程度高。萧山区是未来主要的菜篮子工程发展区。  相似文献   
29.
以隔河岩水电工程建筑废弃地初始生态恢复中人工构建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废弃地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恢复对种植植物种类的生态响应。通过与周围未治理废弃地及自然次生林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研究了该废弃地植被的生态恢复进程。结果显示,苗木种植促进了本地植物种类在废弃地的扩散和定居,初步形成了具一定组成与结构的群落类型,是一种及时有效的生态恢复技术。但不同的苗木种类对废弃地植被初始生态恢复的效果不同,通过比较圆柏(Sabinachinensis)和湿地松(Pinuselliottii)2种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与结构,认为圆柏林的初始生态恢复效果比湿地松林好。  相似文献   
30.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全球性有机污染物。由于其环境持久性、毒性和潜在的生物蓄积性而备受关注,如何处理环境中的PBDEs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对PBDEs不同处理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生物降解和光降解两大方面进展,并对目前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