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罗会龙  陈娟  张云慧  袁贝  杨宾  张昊  杜平 《环境科学》2022,43(6):3315-3327
研究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DOM)的化学组成和特征差异对理解改良剂对Cd的稳定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改良剂被广泛应用于受污染农田以缓解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累积,但改良剂调控下土壤DOM的光谱特征却鲜见报道.采集南方典型Cd污染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三大类改良剂(有机类、无机类和石灰类,共11种)进行水稻种植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改良剂对土壤DOM的影响.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对比分析了不同改良剂调控下根际土壤DOM的光谱特征.结果表明,石灰类改良剂提高土壤pH,促进土壤固相中有机质的溶解,从而显著提高了土壤DOM的质量分数.与对照相比,有机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相对分子量和新生自生源贡献率,无机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芳香性和疏水性组分,石灰类改良剂提高了土壤DOM的显色组分和腐殖化程度.通过PARAFAC分析和OpenFluor数据库验证,解析出了4个荧光组分C1(255/465)、 C2(325/400)、 C3(275/390)和C4(240/460),均为类腐殖质.两种光谱相互印证,表明土壤DOM来源以陆源输入的类腐殖质为主.相关...  相似文献   
43.
黑夜案发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十),春节喜庆的气氛尚未散去,家家户户还处在节日的喜气中。当晚9时18分,永定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漳下线"抚市路段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行人被车撞得面目全非,当场死亡,肇事车不见踪影。公安局交管大队火速勘查现场,肇事车虽然碰撞的是行人,但现场碰撞的  相似文献   
44.
通过建立蓝藻细胞内部营养状态磷份额模型和水体磷浓度对蓝藻聚集体垂直迁移影响模型,模拟计算了水体中不同磷浓度对蓝藻聚集体垂直迁移速度及迁移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细胞内磷份额与水体中的磷浓度密切相关.当水体磷浓度为0.075 mg·L-1时,水华暴发压力不大;当水体中磷浓度达到0.090 mg·L-1时,最大迁移距离已...  相似文献   
45.
总结特强沙尘暴天气的研究进展,梳理分析特强沙尘暴天气的基本特征以及动力学触发机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问题,以期加深对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机理的认识.分析结果表明特强沙尘暴天气事件的季节性分布特征显著,春季居多,且多发生在下午到傍晚时段,其典型特征为突发性、局地性,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对局地的大气环境质量短时产生重大影响.旺盛的地面混合层热对流胞运动和中尺度(反)气旋性涡旋过境是特强沙尘暴天气出现的必要条件.在沙尘源区,由于午后近地层温度升高,热对流加剧,近地层热层结极不稳定,易形成地面混合层热对流胞运动;沙尘源区的热对流胞与混合层上部的中尺度(反)气旋性涡旋耦合作用,涡量通过热对流胞下传促使近地层层结内的热对流胞发展成群发性旋转对流胞,特强沙尘暴天气出现.进一步理解特强沙尘暴的风沙流特征及能量快速耗散机制,提高预测预警能力,需要加强特沙尘暴的气象观测数据积累和多尺度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46.
Hull-less barley is a special food crop rich in various nutrients in Qinghai-Tibet Plateau. Six-pearling is often used to produce commercial hull-less barley rice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rough taste and inferior cooking quality.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nutritional, cooking, sensory, and storage qualities of hull-less barley rice with different pearling times to obtain suitable processing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quality hull-less barley rice. With increasing pearling time, the contents of vitamin B6, vitamin E, dietary fiber, iron, zinc, phenols, and flavonoid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o a large extent, protein and vitamin B3 decreased slightly, the contents of total starch and β-gluca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initial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The peak, trough, and final viscosity of whole grain barley were 1 860.50 cP, 914.50 cP, and 2 150.00 cP, respectively, and increased after six-pearling to 4 219.00 cP, 2 628.00 cP, and 5 074.00 cP,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water absorption and volume expansion of the pearled hull-less barle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hardness of pearled hull-less barley reduced from 4 708.50 g to 2 282.00 g, its adhesiveness increased from 0.00 to -7.33, and its taste and sensory quality exhibited better. The activities of α-amylase, polyphenol oxidase, lipase, and catalase in pearled hull-less barley slightly decreased. Hull-less bran flour is rich in a variety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could be a potential resource with great developmental value. In general, hull-less barley rice obtained from three-pearling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high cooking quality, low enzyme activity, and low energy consumption;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to produce high-quality barley rice.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high-quality pearled hull-less barley and further utilization of barley bran flour. © 2022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47.
武丕显  张云裳 《安全》2000,21(3):7-8
北京四中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名校,它不仅源源不断地为高等院校输送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众多的四中毕业生均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48.
拜泉县以坡耕地为主的特殊土地情况加之人们的乱垦乱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拜泉人民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上治理了水土流失,使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了-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9.
我国虽然提出了减排目标,但缺乏对建筑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目标效率水平的对比分析。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对建筑业碳排放投入指标影响的基础上,以2005年建筑业碳排放强度降低45%为减排目标单元,构建建筑业碳排放效率评价的广义DEA模型,从八大区域分析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水平。以2003—2014年我国建筑业碳排放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建筑业碳排放效率逐年提升,投入指标冗余逐年降低;建筑业碳排放技术效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北部沿海、东部沿海为高效区,大西北为低效区,其他区域为中效区;建筑业投入指标冗余现状表现为资本存量和碳排放冗余较高,机械设备冗余居中,劳动力冗余较低。从提升区域建筑业碳排放效率和降低区域建筑业投入指标冗余两方面提出减排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化建筑业减排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0.
通过对氯、二氧化氯、紫外线等常见消毒工艺以及去除已生成消毒副产物的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各种消毒工艺的消毒性能和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效果以及各种深度处理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性能,为实际水处理中消毒以及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