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对新型区域γ辐射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介绍,详细分析剂量仪、数据收发器和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将该系统用于涉核场所核辐射的监测,运行测试结果正常,表明该系统具有功耗低和自组网的特点,能适用于区域γ辐射监测。  相似文献   
122.
针对宁夏电力通信系统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ASON) 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结合宁夏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规划,网络传输业务量、业务等级、光缆资源及网络节点分布情况,提出了 ASON 网络的改进及优化措施,应用结果表明:ASON 网络优化措施,有效解决了网络生存性差、负载失衡等问题,具有投资少、施工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3.
124.
汉江中下游流域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协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和优先控制区分别指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时段和区域。基于月尺度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识别,对水土资源保护具有实践意义。基于USLE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月份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协同分析方法,先基于侵蚀量-时间曲线定量识别流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期,再基于侵蚀量-面积曲线识别高风险期内的优先控制区。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年土壤侵蚀具有集中分布特点,严重侵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北和东南地区,占流域面积的11.70%;轻度及以下侵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部和南部坡度较低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88.30%。流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期为4月和7月,侵蚀量占全年的69.12%,其中,7月土壤侵蚀量最高,占全年的41.83%,4月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27.29%。汉江中下游流域高风险期内优先控制区占流域面积的12.22%,其侵蚀量达82.01%,优先控制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西部及东南部分县市。通过优先控制高风险期内的优先控制区域可以大大提高土壤侵蚀的控制效率。  相似文献   
125.
为了再生利用高碳铬铁合金渣,在检测高碳铬铁合金渣浸出毒性及作为混凝土骨料可行性的基础上,将其作为骨料替代天然石用于透水混凝土的制作。试验结果表明:高碳铬铁合金渣的性能满足混凝土用骨料要求,高碳铬铁合金渣作为骨料时的性能优于天然石作为骨料时的性能,水灰比为0.42,胶骨比为0.28时,配制的透水混凝土可达到相关规范规定的C20混凝土的要求,连通孔隙率可达18%。  相似文献   
126.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杭州市某年处理10万t的典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进行技术过程的碳减排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破碎分选、高值外售、再生利用、除尘系统和最终处置5个工艺单元.结果显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的技术过程具有明显的碳减排效益,处理1.00 t建筑垃圾的碳排放量为-423.85 kg(以CO2当量计),主要得益...  相似文献   
127.
快速城市化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城市生态建设可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原最大城市西宁市为例,基于2000—2019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对城区夏季的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依据城区林地、草地的植被覆盖度、水域面积的变化和反演的地表温度,修订了高原城市林地、草地和水域的降温效应模型,估算了西宁市城市生态建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减缓效应,结果显示:2000—2019年,西宁城市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城市热岛面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区林地和草地的区域平均降温效应分别为2.12℃和4.29℃,水域的区域平均降温效应为2.19℃,高原城市的生态建设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8.
臭氧(O3)已成为我国环境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控制O3污染是我国“十四五”期间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常用的O3催化剂成本较高、制备工艺复杂。本文采用沉淀聚合法研制了一种高分子聚合物O3催化剂,动态分解实验表明,其O3分解效果要优于商品Mn催化剂。本文还对形成O3的前体物NH3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表明,未优化的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聚合物对NH3的吸附量仅为0.30 mg/g。而EGDMA聚合物经酸优化后,对NH3的吸附量大幅上升。经1 mol/L硫酸优化后,其对NH3吸附量上升了275倍。本研究研制的高分子聚合物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对O3去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9.
本实验室前期获得了一株假单胞菌MBR(Pseudomonas sp.MBR),能够在好氧环境以有机碳源为电子供体,将可溶性强、毒性高的亚碲酸盐还原为无毒的不溶性碲单质.本文主要报道对该菌好氧还原亚碲酸盐为碲单质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对高浓度的亚碲酸钠具有抗性并还原为单质,由于碳源提供的电子供体不同,该菌对亚碲酸盐的最小抑制浓度(MIC)有较大差异,其中以丙酮酸为碳源的MIC最高,达到2 mmol/L.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亚碲酸钠的毒性使细胞的形态发生了严重变形,细胞膜有裂解的迹象,还原的Te单质大量积累在细胞质内.  相似文献   
130.
入河排污口是连接陆域污染源和受纳环境水体的枢纽,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关键环节。实施排污许可制,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环境管理效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系统梳理了排污许可制改革有关入河排污口监管的制度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衔接排污许可制、做好入河排污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理顺体制机制、完善技术支撑、摸清底数关系、实施分类整治、建立长效机制、深化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结合排污许可制改革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切实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