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废物处理   4篇
综合类   2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41.
排污申报登记信息系统的研制和推广,对江苏省环境管理和规划的现代化、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进程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环境管理不断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需求,促使申报系统更加完善,功能更加丰富。详细介绍申报系统的开发背景、开发环境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2.
关于建立我国环境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参与国际化分工的深入,建立环境会计显得越来越为迫切。探讨了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的客观必要性及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43.
电镀重金属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冯彬  张利民 《环境科技》2004,17(3):38-40
介绍了电镀重金属废水各种治理技术——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电解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生物处理技术等的现状,并提出了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而农药污染问题以废水最为严峻和突出。现有农药废水防治技术各有优缺点,需要对于不同的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才能筛选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药废水处理技术体系。在此研究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出发,研究建立了农药废水治理技术筛选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5.
环境激素是指有可能干扰人与脊椎动物内分泌的外因性化学物质。在已知的67 种(或类)环境激素有机物中,化学农药(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及其代谢产物共占44 种,几近三分之二。在已进行环境调查的47 种环境激素中,已检出的有24 种,占二分之一。列举了环境激素对人类和动物生育、生理功能的影响,并指出研制开发“安全化学农药”的思路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6.
高效混凝-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制的高效廉价混凝剂,结合仿生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试验得到:混凝后CODcr的去除率平均达75.1%,色度分别从1250倍和390倍降为30倍和12倍.透过率达到84.6%和86.2%,浊度在10度以下。再经仿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出水CODcr低于50mg/L,CODcr、,去除率为96.2%,出水无色无味,达到部分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4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莱州湾水体沉积物对氨基脲的吸附特性及机制.结果表明,沉积物对莱州湾水中氨基脲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和Langmuir等温式,是表面吸附作用和分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定量描述了表面吸附作用和分配作用对沉积物吸附氨基脲的相对贡献,它们均为浓度的函数,氨基脲的吸附以表面吸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8.
江苏沿江优先控制有机毒物污染预警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江苏段)的有机毒物污染控制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江(江苏段)有机毒物污染和沿岸污染源现状的分析,提出并举例说明筛选优先控制有机毒物的方法,并对建设江苏沿江优先控制有机毒物污染的预警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9.
饮用水源有机毒物污染及其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饮用水源中的有机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 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综述国内外饮用水源有机毒物 污染现状,介绍活性炭吸附、臭氧-活性炭、膜分离及光 催化氧化等饮用水源有机毒物处理技术的典型应用及 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50.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泥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基于中试规模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系统考察污泥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泥龄10 d时,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24.1%、36.1%和39.8%;泥龄20 d时, 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43.9%、32%和24.1%;泥龄40 d时, 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50.6%、27.3%和22.1%。随着泥龄的增加,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所形成的阻力之和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但仍为膜污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