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155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69篇
综合类   357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63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对粤西深大断裂(即信宜-廉江深大断裂带区域)温泉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揭示其水化学组分主要为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控制,Na-K-Mg图解显示研究区内热泉水岩作用处于不平衡状态,另外还估算了地热水的热储温度为63.2—122.5℃及循环深度为1453—3430 m.该成果可为进一步探讨地热水与深大断裂之间的联系及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及地热资源开发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2.
为了解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养分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对增温的响应情况,基于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模拟增温研究平台,选取混交林中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木荷(Schima superba)4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沿海拔梯度垂直移位模拟增温的方法,研究了4个树种叶、枝和根中主要元素含量及计量比对增温的响应情况。结果显示,增温降低了各树种各器官的C和N含量,升高了P含量。增温条件下,各树种C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叶的N和P含量大于枝和根,不同树种对增温的响应有所差异,红锥和木荷的C、N和P含量对增温的响应大于红枝蒲桃。增温显著降低了各树种各器官的C/P和N/P,各树种在化学计量比上对增温的响应表现为红锥木荷马尾松红枝蒲桃。增温升高了各树种叶的Ca含量,其他养分在不同器官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研究结果揭示了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发现增温对南亚热带主要乡土树种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性,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不同树种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群落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3.
广州市农业环境污染及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慨述了广州市农业环境污染状况,指出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污水等外源污染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养殖业废水直接排放和频繁使用农用化学品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提出了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控管理体系、推行农业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面源污染控制、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等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4.
铝离子与聚硅酸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44  
高宝玉  李翠平 《环境化学》1993,12(4):268-273
本文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铝离子与聚硅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借助于微电泳技术测定了含铝离子的聚硅酸絮凝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水解沉淀物的表面ζ电位变化情况;借助于透射电镜手段及静置观察方法考察了铝离子含量对聚硅酸胶凝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硅酸对铝离子具有一定的螯合(络合)和吸附作用,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定量的作用关系,而是聚硅酸对铝离子的作用量随着铝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铝离子影响聚硅酸的胶凝时间,适量的铝离子的存在可延长聚硅酸的胶凝时间。聚硅酸的存在影响铝离子在不同pH值下的水解沉淀物的ζ电位值,使得达到零电位状态时的pH值向低pH值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5.
煤飞灰环境标准参考中PAHs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学丽  习志群 《环境化学》1996,15(2):127-137
本文采用不同提取方法以及不同溶剂对煤飞灰环境标准参考物质样中PAHs的提取效率进行了考察,采用HPLC,毛细管GC以及GC-MS对飞灰样品中的PAHs进行了分析表生对前两种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性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6.
SO2和O3动态胁迫烟草致病的暴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_2和O_3动态胁迫烟草致病的暴露试验陈锦云,兰志斌,苏珍山,曾军,王阳青(福建龙岩地区烟科所龙岩364000)关键词S)_2和O_3;烟草;气候斑点病,动态胁迫暴露THEDYNAMICSTRESSEXPOSURETESTONTOBACCOBLADE...  相似文献   
117.
广州城郊环境梯度下马尾松针叶元素质量分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加剧给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前所未有的干扰和压力。植物冠层是植物与大气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界面,冠层叶组织化学分析已成为评价环境污染对森林树木健康的影响,指示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广州黄埔工业区(丹水坑风景区)、城郊接壤区(华南植物园)和近郊(帽峰山森林公园)这一环境梯度为对象,在各研究点上选定自然生长的、成熟健康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5株,分别采集树冠中部向阳枝条上的当年生(Current,C)和一年生(Current 1,C 1)针叶,然后将每组针叶区分为带叶鞘针叶、去叶鞘针叶和叶鞘3个组分进行样本制备,测定N、Al、Cu、Cd、Pb、Zn、Cr、Ni元素质量分数,旨在探讨利用马尾松针叶不同组分的元素质量分数用于指示城郊梯度环境质量变化的适宜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当年生带叶鞘针叶中Al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当年生去叶鞘针叶(p<0.05),其余元素在当年生和一年生的去叶鞘针叶与带叶鞘的完整针叶间均无显著差异;②Ni在当年生针叶及其叶鞘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被测定的金属元素无论在当年生还是一年生针叶中,均表现为叶鞘中的元素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去叶鞘针叶(p<0.05),体现了针叶与叶鞘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引起重金属积累的差异;而非金属元素N质量分数则针叶显著高于叶鞘;③一年生针叶中Ni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当年生针叶,但Al、Pb、Zn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当年生针叶,一年生叶鞘中所有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都显著高于当年生叶鞘,表现出随暴露时间和针叶寿命的延长而持续累积的特征;而营养元素N质量分数在当年生针叶和一年生针叶以及当年生叶鞘和一年生叶鞘间无显著差异;④城乡环境梯度下生长的马尾松为研究环境质量演变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室,受人类活动干扰大的城区马尾松一年生针叶的Cd和N质量分数及其叶鞘中的Cu、Cr、Ni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受人为干扰较少的郊区,表明植物组织中元素化学特征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的足迹。在城市环境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中,成熟的一年生叶鞘更具指示意义,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8.
N2O的环境效应及其防逸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N2O的环境效应,重点阐述了N2O的温室效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列举了各国政府为控制包括N2O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所采取的政策。概括了N2O防逸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固定化细胞技术有望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9.
不同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农田水稻产量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探讨了石灰、过磷酸钙和有机物等改良剂的应用对水稻(oryzasativa)产量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实验共四种处理:T1,对照;T2,石灰(0.25kg·m-2);T3,石灰 过磷酸钙(0.40kg·m-2);T4,石灰 过磷酸钙 有机物(0.90kg·m-2)。叶面喷施的处理方法研究不多,因此结合在水稻的孕穗期喷施KH2PO4(0.3%)溶液研究喷施途径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T3处理即石灰 过磷酸钙(0.40kg·m-2),对于降低水稻体内的重金属含量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米中的Pb、Zn和Cd分别下降了61.8%、14.1%和45.1%,同时也使水稻茎叶中的Pb和Zn分别比对照下降8.1%和4.3%。另外,在水稻的叶面喷施KH2PO4溶液将水稻的产量从0.61kg·m-2提高到0.68kg·m-2,并且这种喷施措施也能有效地降低水稻中的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120.
中国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地气候异常现象突显,使得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已跃升为国际政治、经济等议题的榜首。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到“G8+5”领导人对话会议等,都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核心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