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5篇 |
废物处理 | 7篇 |
环保管理 | 15篇 |
综合类 | 63篇 |
基础理论 | 1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篇 |
评价与监测 | 4篇 |
社会与环境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探究在水体营养盐浓度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卵孢金孢藻(Chrysosporum ovalisporum)的生长趋势和其它藻类的生长响应,在上海滴水湖畔采用39个大桶(100 L)进行不同浓度N、P添加的原位中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营养盐添加可促进卵孢金孢藻和绿藻生物量的增加,加P组二者生物量的增加趋势高于加N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加NP组二者生物量的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加N组和加P组(P0.001).在加N组和加NP组,卵孢金孢藻相对丰度随营养盐添加量的增加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而在加P组其相对丰度随着P浓度的增加略有上升,但不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所有处理组中卵孢金孢藻的生物量不占优势,而小粒径藻类[色球藻属(Chroococcus spp.)、空星藻属(Coelastrum spp.)、小球藻属(Chlorella spp.)、四角藻属(Tetraedron spp.)、栅藻属(Scenedesmus spp.)]的生物量随营养盐浓度升高的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卵孢金孢藻(P0.05),小型绿藻占据绝对优势,表明在高温和相对静止的条件下,随着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持续增加,小粒径藻类易替代卵孢金孢藻而占据竞争优势;这与小粒径藻类在高营养条件下代谢速率较高有关,也与绿藻喜静止、高光强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小型绿藻占据优势可能成为小型超富营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在高温季节的演替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钙、氯对磷酸盐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促进磷酸盐稳定污染土壤中铅的方法,在全铅含量为517 mg·kg-1的铅冶炼污染土壤中加入5 mmol·kg-1磷酸盐,同时加入10mmol·kg-1硝酸钙或5 mmol·kg-1氯化钾,在15%或30%的含水率下培养40 d,之后种植黑麦草.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磷酸盐相比,采用磷酸盐与钙、氯结合或增加培养期间的土壤含水率后,土壤DTPA-Pb含量下降3.92%~26.1%;对于同一添加剂处理,培养期间土壤含水率从15%增加到30%,土壤有效铅(DTPA-Pb)含量下降8.83%~24.4%.增加土壤含水率后,土壤有效磷(Olsen-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土壤铅的EXAFS分析表明,与未施用磷酸盐的对照相比,土壤中加入磷酸盐后矿物态铅的比例由57%上升至81%,加施钙、氯或增加土壤含水率后,多数处理矿物态铅的比例有所下降,而有机结合态铅比例上升.与对照相比,污染土壤中施用磷酸盐后,植物产量大幅增加,但施用钙、氯或增加培养期间含水率后,部分处理植物产量有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铅冶炼污染土壤中加入磷酸盐时,加入钙、氯或者增加土壤含水率均有利于铅的稳定,但以上措施可能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结合物联网等技术,本文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层建筑融合现代高新科技的消防设备用途,分析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和高层建筑逃生策略,从点到面地阐述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若干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在我国消防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下,全国民用高层建筑的火灾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人们的消防知识薄弱,难以应对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火灾险情的现实状况。本文在分析我国消防安全教育的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