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79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38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从碱性土样中分离到数十株产碱性β-聚糖酶类的细菌经摇瓶反复筛选后,得到一株碱性β-聚产产量较高的耐碱细菌经初步鉴定,属短小芽孢杆菌,其纤维素酶作用的最适PH为7.6,最适θ为60℃,木聚糖酶的作用最适PHJ为9.0,最适θ为55℃,该菌的最适生长PH为8.0,最适产酶θ为28-32℃,木聚糖与山梨糖分别是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良好诱导物,以麸皮为碳源,产酶的最适浓度为5%,添加尿素和(NH4)2SO  相似文献   
522.
具脂肪酶和酯酶活性酵母菌的选育和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济南市区得到的含油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酵母S9 菌株,它可以同时产生较高酶活的脂肪酶和酯酶.对影响S9 产脂肪酶和酯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2 % 的黄豆粉为最佳氮源,1 % 的可溶性淀粉为最佳碳源,最适的初始培养pH和温度分别为pH6 .5 和28℃,另外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产酶也有不同的影响.对S9脂肪酶和酯酶的各种酶学性质进行的研究表明,脂肪酶和酯酶的最适作用温度都为30℃,最适作用pH 分别为7 .0 和8.0,两者都属于常温酶,在30℃~40 ℃范围内比较稳定,前者在中性偏碱的pH 环境中比较稳定,后者属于碱性酶,在pH7 .5~10 .5 范围内相当稳定.  相似文献   
523.
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发区在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存在功能定位不清、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开发区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浪费与低效利用现象仍然存在。采用统计模型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量化评价,并试图探讨集约度的合理水平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政策和用地结构是影响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几大因素。因此,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根据各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相对集约综合指数值和绝对集约综合指数值的大小以及资源的消耗情况,加快产业政策及用地结构的调整,并制定相应的土地集约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524.
为了对电镀废水中的间硝基苯磺酸钠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条件进行模拟及优化,建立了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过程BP神经网络模型.经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81%,相关系数r和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NSC分别为0.992 5和0.983 9.相对灵敏度分析表明,影响间硝基苯磺酸钠去除率(以TOC表示)的顺序从大到小为: 反应温度、间硝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pH值、H2O2用量、反应时间、初始氧分压、催化剂用量.结合遗传算法以TOC去除率最高作为优化目标,分别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经对比,带成本约束的优化降解结果(99.36%)比试验中的TOC去除率平均值(85.51%)提高了10%以上,同时,优化后的降解成本(2.03元)相比无成本约束条件下的降解成本(2.38元)降低了近15%(0.35元).  相似文献   
525.
不同粮食分区问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安定,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是协调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方法.将耕地保护的外部性补偿界定在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的经济补偿,旨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补偿途径机制,实现粮食产销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①粮食主销区的±地产出效率高于粮食主产区,因而具有对主产区进行经济补偿的现实条件和意愿;②通过GDP增长提成、机会成本税及市场调节的途径,可能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主产区所接受,从而实现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外部性的有效补偿;③在补偿机制运作上,要合理界定税费收交主体与额度,制定可行的征收办法.由于粮食主产区在补偿博奕中的弱势地位.要强化基于市场途径的产销区补偿中政府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26.
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湖南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内陆省份,选择14项指标,使用因分子分析法对湖南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介。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105个评价单元(县,市)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初等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和落后地区。为实现湖南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区域协调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1)实行“适度非均衡-均衡”发展战略;(2)以“点-轴系统”开  相似文献   
527.
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仅次于化石能源燃烧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本文在界定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作用机制及内涵的基础上,从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换、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以及非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三个方面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农用地向非农用地的转换会增加碳排放量.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农田转换为森林或草地能够使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增加,但是土壤碳汇集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农田、森林和草地管理措施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目前还存在争议,但基本观点是合理的管理措施能够减少碳排放置.非农用地内部土地利用变化方面,从能源消耗角度考虑,二产用地向三产用地转换会减少碳排放量.因此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对帮助我国实现碳减排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8.
529.
530.
1.实验部分仪器:用带有1.0cm石英皿的Varian674—S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测定.试剂:采用纯度为98.1%的对氨基苯琉基醋酸.其它药品都是分析纯的.标准亚硝酸盐溶液,1mg/ml.在250ml蒸馏水中,溶解0.3750g干燥亚硝酸钠,以制备贮备液.加人氢氧化用粉末以防止放出亚硝酸,加入1ml光谱纯氯仿以防止生长细菌.把此溶液冲稀用于绘制校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